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1篇
地球物理   4篇
海洋学   300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日本对虾野生种群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标记研究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于1997年4月在福建和山东青岛分别采集地虾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样品,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其遗传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用20个随机引物在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中分别扩增出157和153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段数分别为85和58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分别为54.14%和37.91%,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517和0.1343。  相似文献   
42.
于1997年9月在青岛红鸟养殖场采集中国对虾,给对虾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海藻多糖和北虫草我糖后,用生化法测定其血清中的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注射1.0%北虫草多糖及1.0%海藻多糖48h后,对虾血清中的LSZ活性由对照组的0.25U/ml分别增至0.88U/ml和0.75U/mlPOD活性由对照组的0.11U/mg分别增至2.2U/mg和1.96U/m  相似文献   
43.
滤食性贝类在对虾综合养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混养虾池中滤食性贝类如何影响虾池整个生态系统这个问题,综合了国内外这方面的文献,从滤食性贝类对混养虾池的水质、底质和其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影响,以及混养对养殖效益的影响这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SRID)和免疫酥斑点法(Dot-ELISA)对日本虾(Penaeus japonicus)血清中类IgM,IgG,IgA样物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发现,虾血清中存在能与羊抗人IgM,IgG,IgA发生结合且能被特异性阻断试验确证的物质。文中还对12例对虾血清类IgM,IgG,IgA样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虾血清中确实存在与人免疫球蛋白(Ig)特异性抗原决定簇极为相似的物质,它的存在对研究虾的抗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南海北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形态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南海北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发育的形态结构及组织学。以卵巢的组织学、性腺成熟指数(GSI)、卵巢的颜色和大小、卵细胞的直径、卵核的大小、形状、核仁的形态分布、不同发育阶段卵细胞数量比例等为参数,对南海北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6个时期(卵原细胞期、染色质核仁期、周边核仁期、卵黄囊期、成熟期和恢复期)的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菲律宾野生斑节对虾种群的卵巢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发现2个地理种群的斑节对虾繁殖力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6.
17β-雌二醇对长毛对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仲庆 《海洋科学》1990,14(2):53-56
  相似文献   
47.
养殖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中国对虾肝胰腺坏死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我国沿海各省市养殖对虾发生了暴发性流行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报导我们在浙江省舟山市调查和研究的结果,发现肝胰腺坏死杆状病毒和弧菌并发感染是引起对虾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取体长为11mm的斑节对虾苗和刀额新对虾苗体长为6.1mm,经暂养数天后,分别在不同盐度的水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虾苗适应低盐度十分广泛。刀额新对虾苗可比斑节对虾苗适应更低的盐度。斑节对虾苗在从盐度23.18直接降至盐度6.21时,成活率仍可达70%。当虾苗饲养在盐度18.54时,直接放水至海水盐度5.1,成活率为85%。当虾苗在从盐度25.13逐渐淡化到盐度1时,成活率仍有20%~40%。但是,考虑到体重的增重率,虾苗最佳饲养盐度为13.8。刀额新对虾苗从盐度23.18的海水直接放入盐度2以下的海水中,成活率仍有56.7%~63.3%。如果逐渐淡化海水,可在盐度<2时正常生长。在盐度8.96左右饲养,其体重增重率最佳。上述这两种虾适于河口低盐度地区养殖。在有条件的养成场适当降低盐度,有利其生长。  相似文献   
49.
对凡纳滨对虾几种常见养殖模式后期的浮游植物及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因养殖模式、养殖时间、不同的环境条件等原因变化很大,其群落组成由最少的11种到最多的28种不等;其优势种与次优势种中以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为主,甲藻门、裸藻门偶有出现,主要优势种有小环藻、波吉卵囊藻、中肋骨条藻、颤藻、林氏藻、裸甲藻、胶球藻、小席藻、腔球藻等,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由高至低依次为高位池分级精养模式、海水土池粗养模式、低盐度养殖模式、咸淡水半精养模式、工厂化集约养殖模式、高位池集约养殖模式,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均匀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细胞密度485.9×104~35459.8×104L-1,在高密度精养模式中,浮游植物的密度与无机氮、硫化氢含量的变化在早期呈负相关,在后期则几乎同步增长;在低密度养殖模式中,浮游植物的密度与无机氮、硫化氢含量的变化始终呈负相关。各养殖模式pH值的变化与浮游植物的密度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高密度养殖宜采用高位池分级精养模式,低密度养殖宜采用海水土池粗养模式。  相似文献   
50.
用6.0×104拷贝、1.2×104拷贝和6.0×103拷贝3种剂量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进行人工注射感染,比较了两种对虾对WSSV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死亡时间随病毒剂量降低而延长,斑节对虾死亡时间没有明显差异;随病毒剂量的降低,凡纳滨对虾人工注射感染后病毒复制高峰时间显著延长,斑节对虾感染后病毒复制高峰时间相同,WSSV在凡纳滨对虾体内比在斑节对虾体内复制慢。对虾携带WSSV数量最低为3.3×107拷贝.g-1,最高为4.3×108拷贝.g-1。凡纳滨对虾比斑节对虾对WSSV的抵抗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