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Epigenetic gorges form when channels that have been laterally displaced during episodes of river blockage or aggradation incise down into bedrock spurs or side‐walls of the former valley rather than excavating unconsolidated fills and reinhabiting the buried paleovalley. Valley‐filling events that promote epigenetic gorges can be localized, such as a landslide dam or an alluvial/debris flow fan deposit at a tributary junction, or widespread, such as fluvial aggradation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or fluctuating base‐level. The formation of epigenetic gorges depends up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resistance to transport, strength and roughness of valley‐filling sediments and a river's ability to sculpt and incise bedrock. The former affects the location and lateral mobility of a channel incising into valley‐filling deposits; the latter determines rates of bedrock incision should the path of the incising channel intersect with bedrock that is not the paleovalley bottom. Epigenetic gorge incision, by definition, post‐dates the incision that originally cut the valley. Strath terraces and sculpted bedrock walls that form in relation to epigenetic gorges should not be used to directly infer river incision induced by tectonic activity or climate variability. Rather, they are indicative of the variability of short‐term bedrock river incision and autogenic dynamics of actively incising fluvial landscapes. The rate of bedrock incision associated with an epigenetic gorge can be very high (>1 cm/yr), typically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both short‐ and long‐term landscape denudation rates. In the context of bedrock river incision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epigenetic gorges force rivers to incise more bedrock, slowing long‐term incision and delaying the adjustment of rivers to regional tectonic and climatic forcing.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2.
近岸海域的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对海洋健康进行综合的评估以及对人工调控进行科学的指导,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了定量化方法,用于评估当前的和近期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海洋健康。以莱州湾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的海洋健康指数分值为0.7856(总分为1.0);通过对负面压力进行不同强度的人工调控,得到近期海洋健康预计的变化范围为0.5551到0.8041。具体地说,本文评估得到当前的海洋健康主要表现为文化服务和供给服务基本优秀,而支持服务和调节服务不够良好。若不对持续增长的压力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该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会在近期丧失部分支持服务和调节服务;若负面压力被完全控制,该近岸海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等级会得到小幅提升。另外,应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系统服务尤其是文化服务和调节服务的宣传教育。本文的分析过程和量化结果,为进一步指导人工调控提供了灵活的工具,有助于海岸带区域的生态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63.
凡炳文  陈文  李计生 《地下水》2010,32(3):118-120,123
以洮河红旗站1956~2005年水文监测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泥沙分布特征、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和水沙匹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洮河泥沙具有含量高、输沙总量大、产沙的区域性、年际的波动性、年内的不均匀性和时间的集中性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塔东低凸起带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特征、锶同位素比值特征、有序度等的分析,认为塔东地区带寒武系-奥陶系准同生阶段的泥-粉晶白云岩由受潮汐作用的海水泵汲作用形成;成岩阶段的细-中晶白云岩、粗-巨晶白云岩是在埋藏成岩环境中经过调整白云岩化以及成岩后期的外来热液作用引起的埋藏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65.
青海东北部木里煤田控煤构造样式与找煤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代勇  孙红波  孙军飞 《地质通报》2010,29(11):1696-1703
在系统分析木里煤田构造格局和构造控煤特征的基础上,将本区控煤构造样式划分为压缩、剪切、滑动3大类和8种类型。揭示了控煤构造样式与煤系赋存之间的关系,木里煤田控煤构造样式以压缩为主,分布广泛,部分矿区构造样式表现为剪切和层滑,各矿区煤系赋存状态受煤田构造格局的控制,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的特征。煤田边缘构造复杂,控煤构造样式以逆冲前锋型、逆冲断夹块型、逆冲-褶皱型和对冲型为主,含煤向斜形态多不完整;煤田中部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控煤构造样式以褶皱-断裂型为特征,含煤岩系赋存稳定,是有利的勘查开发区段。  相似文献   
66.
全域综合整治背景下的宅基地复垦项目审查是保证复垦项目合法性合规性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宅基地复垦项目审查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农村宅基地复垦项目立项真实性审查方法。首先以重庆市农村宅基地复垦项目为例,建立宅基地复垦项目立项真实性审查模型,利用改进的U-Net模型准确提取建筑物,然后与复垦红线叠加实现复垦项目真实性的智能审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审查复垦项目真实性,对优化土地结构、促进土地流转、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全域综合整治背景下宅基地复垦项目真实性审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7.
生延超  徐珊  周垚 《干旱区地理》2023,46(1):139-148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在环境约束下要素效能充分发挥就显得至关重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素效能由要素质量与要素效率有机构成,前者是要素效能发挥的必然前提,后者是要素效能发挥的内在要求。基于环境规制影响要素质量与要素效率的作用机理,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2008—2019年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对要素效能发挥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通过人口集聚实现要素质量升级,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要素效率提高,并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促进要素效能发挥。(2)环境规制与要素质量升级、要素效率提高、要素效能发挥均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3)环境规制对要素效能发挥的促进作用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规模异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环境规制显著促进要素效能发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城市规模较小的地区,环境规制先抑制后促进要素效能发挥,二者呈“U”型关系;在城市规模较大的地区,二者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黄河流域从微观要素层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对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8.
基于2005—2019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BM-DEA模型评价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刻画城市绿色创新的空间演变格局,最后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视角下城市绿色创新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时序发展上,研究期内城市绿色创新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依次减弱的态势,总体上表现为“双M”型波动上升趋势,未来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2)空间演化上,城市绿色创新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整体表现为东部地区主导发展的特征;(3)城市绿色创新在正式环境规制视角下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在非正式环境规制视角下未产生显著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9.
The preproposal stage of the rulemaking process is notoriously understudied, but enormously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regulatory outputs. Recently, Rinfret (2011c Rinfret , S. R. 2011c . Frames of influence: U.S. environmental rulemaking case studies . Rev. Policy Res. 28 ( 3 ): 231245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analyzed the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USFWS) rulemaking process and developed a frame analysis model to interpret stakeholder influence during the preproposal stage. Rinfret argues that stakeholders use three frames to influence agency rulemaking, including an expertise, a fiscal feasibility, and an information frame. This article tests this model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applicable to other federal agencies such as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stakeholder framing within the 2012 NPS Yellowstone Winter Use Rule, this research confirms that Rinfret's model is indeed applicable to the NPS proces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is theoretical model examining stakeholder influence is applicable to other public land agencies, and arguably can be applied across the bureaucracy.  相似文献   
70.
"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煤化工行业的产业规制力度,要求产业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保护并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区域煤化工产业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选取新疆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关联度矩阵和耦合度曲线均表明,区域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及配套条件等制约因素的关联程度十分紧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在配备必需的资金、交通和市场条件的同时必须重视资源和环境对产业的制约作用,并将其纳入到产业项目的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