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31.
河道DEM的建立是河道整治、河床演变的基础。以长江江苏段河道为例,对DEM建立过程中涉及到的高程数据提取、粗差检验、DEM生成等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为相关河道DEM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动态定位解算中测量粗差的探测与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Kalman滤波的动态定位中,动态观测量可能存在粗差,若数据处理不考虑对这些粗差的特别处理,则所提供的动态信息将极不可靠。文中计算了粗差对滤波结果的影响,并由此建立了动态定位中粗差的探测和修复算法。最后以一数字仿真(模拟)实验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
生物质炭对于土壤中不同形态氮库的含量影响已有较多研究,但对西南喀斯特区石灰性土壤氮素形态,尤其是控制氮素形态的转化过程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设置土壤中添加1%(C1)和3%(C2)蔗渣生物质炭2个用量水平,并以不施用蔗渣生物质炭作为对照(CK),共3个处理,通过 15 NH 4 NO 3 和NH^15 4 NO 3 成对标记技术,结合MCMC氮素转化模型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蔗渣生物质炭对石灰性土壤氮转化过程的短期影响,为该地区蔗渣资源化利用和土壤氮保持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与CK相比,添加蔗渣生物质炭能够快速提高土壤pH和有机碳含量。添加生物质炭并没有显著改变土壤氮的矿化、铵态氮(NH^+ 4 )和硝态氮(NO^- 3 )的微生物同化和异养硝化速率,但NH^+ 4 吸附速率随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以添加量最高的C2处理最大。添加生物质炭同样提高了土壤NH^+ 4 释放速率,但C1和C2处理的土壤NH^+ 4 释放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与CK和C1处理相比,施用高量蔗渣生物质炭通过抑制自养硝化速率而显著降低了硝态氮净产生速率。这些结果表明,施用高量蔗渣生物质炭于石灰性土壤中可快速实现对NH^+ 4 吸附,降低自养硝化速率,减少NO^- 3 产生,从而降低了其损耗和淋失风险。  相似文献   
34.
Terrestrial ecosystem water use efficiency(WU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coupling plant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and is also a key factor linking the carbon and water cycles between the land and atmosphere. However,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intervention, the change in WUE is still unclear, especially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 Therefor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process-based terrestrial biosphere models(TBMs) are used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  相似文献   
35.
从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对空间数据产品特点的理解,针对空间数据产品的抽样检验,从抽样方案、检验内容、质量评价等方面对现行的抽样检验标准GB/T 18316-2008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标准存在的缺陷对客观、科学、公正评价空间数据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法,对GB/T18316-2008的修订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在运用组合导航技术进行车辆定位导航过程中,由于环境、导航设备等因素的干扰,导航数据中会包含有较大误差的野值数据,使得导航结果与实际车辆的行驶轨迹发生较大偏差,从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一方面,错误的导航信息会给用户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组合导航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此,本文提出了对车辆低速和车辆停止时的定位数据进行剔除,利用粗差剔除和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对定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导航定位的准确性。跑车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定位精度,满足车载导航的需求。  相似文献   
37.
针对GNSS高程坐标时间序列中含有粗差、高程坐标时间序列不平稳、非线性变化导致异常值探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奇异谱分析SSA与Sn估计量相结合的粗差探测方法。利用实验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分别对该方法的探测效果同常规3σ法和MAD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SA-Sn粗差探测方法的总体探测效果更好,能够满足GNSS坐标时间序列高可靠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38.
针对GNSS高程时间序列中不可避免地含有粗差,以及在非线性、不平稳性的高程时间序列中粗差难以探测的问题,在传统MAD方法基础上,构建一种引入小波分析的WT-MAD粗差探测方法.利用模拟数据和LHAZ、BJFS、TWTF三个IGS站的实测高程数据进行实验,将WT-MAD法与基于最小二乘的3σ法、IQR法和MAD法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9.
北方农牧交错区地处半湿润/半干旱生态脆弱过渡带,干旱是影响该区植被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探究干旱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对深刻理解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响应特征及优化区域碳水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分限制区不同干旱特征对GPP影响,本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区为例,基于长时间序列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3,1900—2020年)和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1982—2018年)等数据,首先采用小波分析明确SPEI3与GPP强相关周期,在此基础上利用游程理论识别干旱特征,进而分析了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特征与GPP的变化趋势,最后厘定了不同干旱特征对GPP的影响。结果表明:(1) 1982—2018年北方农牧交错区SPEI3与GPP在半年周期和年周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滞后效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年际分析能够减弱滞后效应对SPEI3与GPP相关性的影响;(2) 19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干旱烈度随着干旱历时和烈度峰值的增加而加剧,干旱特征高值区往往具有更强的增加趋势;(3) 1982—2018年北方农牧交错区GPP总体呈...  相似文献   
40.
基于多普勒频移的单频载波相位周跳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多普勒探测周跳的原理,利用了静态和车载动态高频数据的L1上的载波和多普勒观测值,试验探测了其周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