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81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91.
皱肋文蛤胚胎、幼虫及稚贝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8.5~30℃、盐度23.6~25.4 条件下, 观察了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胚胎、幼虫和稚贝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皱肋文蛤的胚胎经历桑椹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等阶段, 形成担轮幼虫。根据行为方式和形态特征, 其幼虫阶段可分为D 形幼虫、壳顶初期幼虫、壳顶中期幼虫、壳顶后期幼虫、变态期幼虫、附着期幼虫。稚贝发育可分为无管期稚贝、单管期稚贝和双管期稚贝。皱肋文蛤幼虫在不同阶段的生活习性逐渐改变, 从担轮幼虫至壳顶后期幼虫营浮游生活, 变态期和附着期幼虫分别营匍匐生活和附着生活。壳顶初期幼虫出现足原基, 壳顶中期和壳顶后期幼虫分别形成平衡囊和鳃丝。稚贝阶段开始从附着生活向埋栖生活过渡。稚贝出现明显的次生壳, 无管期稚贝和单管期稚贝的次生壳为红褐色, 而双管期稚贝的次生壳为白色。皱肋文蛤从D 形幼虫发育到附着期幼虫, 后者的壳长和壳高分别增至前者的1.77 倍和2.10 倍; 稚贝阶段从无管期发育到双管期, 后者的壳长和壳高分别增至前者的3.13 倍和3.28 倍, 显示皱肋文蛤幼虫阶段缓慢生长, 稚贝阶段快速生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292.
文章探讨了网纹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幼虫处于12°C、18°C、24°C、30°C和36°C环境中的发育和附着状况。结果表明, 网纹纹藤壶无节幼虫经历96h的发育后, 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99.0%±1.2% (12°C)、95.0%±4.8% (18°C)、92.0%±2.8% (24°C)、80.0%±10.6% (30°C)和0 (36°C); 在12~30°C的范围内, 温度升高能显著促进幼虫的发育。网纹纹藤壶金星幼虫在96h的培养过程中, 其存活率在所有温度条件下始终维持在100%; 在18°C至36°C的温度范围内金星幼虫均可附着, 其中30°C条件下附着率最高, 可达84.5%±12.1%, 而在12°C则始终无金星幼虫附着。综合幼虫的存活率、发育进程和附着状况来看, 网纹纹藤壶幼虫发育及附着的适宜温度为18~30°C。  相似文献   
293.
海洋养殖鱼类仔稚鱼摄食和营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洋鱼类人工育苗常出现仔稚鱼死亡率高的情况,它涉及到亲鱼培育、卵子质量、仔稚鱼营养需求、生物饵料供应和配合饲料取代等问题.本文就海洋鱼类仔稚鱼培育的饵料系列、亲鱼和早期发育中的脂类代谢和氨基酸作用、生物饵料的营养强化以及微粒、微囊饲料等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94.
斜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试验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周仁杰  林涛 《台湾海峡》2002,21(1):57-62
试验获得初步成功:用50万粒受精卵孵得34.8万尾仔鱼,经60日龄培育,获全长20.5-48.5mm(平均全长26.5mm)的斜带石斑鱼鱼苗0.4万尾,育苗成活率达1.2%。试验期间育苗池水温、盐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7.3-30.5℃和31.5-32.0。试验采用如下铒料系列:牡蛎担轮幼虫-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卤虫无节幼体 冰冻桡足类、海水技角类。试验经历了3个死亡高峰期,它们分别出现在育苗初期仔鱼开口阶段、稚鱼期30-38日龄阶段和进入幼鱼期以后,本文讨论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295.
研究了2个育苗场不同发育期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幼体的异养菌和弧菌种群变化的动态过程。以典型特征法、BIOLOGGN法和数值分类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虾幼体样品中所分离的细菌,大多是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弧菌属(Vibrio)。弧菌属主要为溶藻弧菌(Vibrioal-ginoz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在对虾幼体发育早期,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气单胞菌(Aeromonas)占优势,随着对虾幼体的发育,弧菌(Vibrio)渐成为优势,其中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优势明显。二者的消长与苗期病害的发生相关,溶藻弧菌总是在虾幼体健康时出现或成为优势,而哈维氏弧菌成为优势时,苗期病害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296.
分别用pH6.32~9.76和盐度16.7~40.9共8个梯度的海水进行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 Lamarck)卵囊的孵化试验。结果表明,卵囊孵化最适pH范围在8.23~9.35之间,孵化率均在80%以上,pH8.81时高达93.7%;卵囊孵化适宜盐度范围为30.3~37.0,盐度40.9时仍有67.0%的孵化率,表现出耐高盐的特性,盐度低于27.6,孵化率明显下降。幼虫在15d的培育过程中,通过投喂不同的饵料,结果显示投喂单胞藻比投喂人工配合饵料、酵母效果好,单独投喂扁藻(Platymonas subcondiformis (Wille)Hazen)幼虫生长发育最快,体长增长倍数达1.90倍;投喂扁藻、小球藻(Chdorella spp.)、扁藻 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Palbana)、扁藻 小球藻幼虫的成活率相差不明显,分别为58.5%、54.3%、63.3%和50.3%,而投喂人工配合饵料虾片、螺旋藻粉幼虫成活率则较低,只有3.6%和12.8%,投喂酵母第9天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297.
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大珠母贝幼虫群体的死亡是以暴发性方式发生,从胚胎发育前期至变态期,幼虫存在两个死亡高峰,分别位于壳顶期之前或壳顶期和壳顶后期.大珠母贝幼虫群体的死亡率与RLO感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RLO感染的高峰之后均相应伴随幼虫群体死亡率的高峰,随着RLO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的降低,幼虫群体死亡率也明显降低.在TEM下未发现未受精卵母细胞、受精卵和胚胎早期幼虫感染RLO,最先出现RLO包涵体阳性感染的时期为24h尚未摄食的D形期幼虫,故认为RLO可能不是通过垂直传播,而是通过外界接触感染的方式感染宿主,贝体感染至发病死亡存在潜伏期.  相似文献   
298.
于2007年和2008年6月、8月,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对莱州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进行了4个航次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11271粒鱼卵,隶属于4目、15科、22种(不包括2个未定名物种);仔稚鱼2942尾,隶属于4目、9科、12种(不包括2个未定名物种)。6月份是莱州湾大部分鱼类主要产卵期,鱼卵、仔稚鱼种类达25种,鱼卵优势种以斑(Clupanodon punctatus)和凤鲚(Coilia mystus)为主;仔稚鱼优势种以凤鲚、梭鱼(Mugil soiuy)和斑为主。8月份产卵的鱼类较少,仅采集到15种鱼卵、仔稚鱼,优势种均以凤鲚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主。鱼卵、仔稚鱼平面分布极不均匀,黄河、广利河和老弥河口附近海域数量较多,莱州湾中部海域数量较少。通过SPSS软件分析发现,鱼卵数量与仔稚鱼、表层铵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38,0.604,P0.01),与盐度、透明度呈负相关(r=-0.343,-0.329,P0.05);仔稚鱼数量仅与鱼卵数量和表层铵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38,0.536,P0.01),与其它环境因子没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299.
研究了温度22、25、28、31和34℃下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仔稚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对奥尼罗非鱼仔稚鱼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为31℃时,仔稚鱼生长速度和绝对增重率最高,分别为0.08cm/d和0.035g/d;温度为22℃时最低,仅0.06cm/d和0.020g/d。2)饲料系数在28℃时最低,仅1.90;22和34℃时较高,达2.14和2.17,各组差异显著(P<0.05)。3)在仔稚鱼发育和存活率上,当温度在22~34℃时,温度越高,仔稚鱼发育越好;各组仔稚鱼的存活率介于93.7%~94.7%,差异不显著(P>0.05)。4)在消化酶活力上,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均在34℃时活力最高;脂肪酶活力在31℃时达到最高,22℃时活力最低。  相似文献   
300.
2005年5月~8月在雷州市覃斗镇海威水产种苗基地的室内水池进行方斑东风螺亲螺培育.对亲螺不同批次产出的卵囊、卵、及其幼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亲螺产卵批次的增加,亲螺产卵囊数、卵囊含卵数、产卵量逐次减少;卵囊长、宽逐次变小.厚逐次增加,形状由葵花子片状的比例大变为棒状的比例大;幼虫浮游期逐次延长;变态期幼虫壳长逐次变小;各批次之间的变态率逐次降低;卵径、孵化率、出囊幼虫大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