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630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DNA条形码技术辅以传统形态分类方法,对雷州半岛马尾藻属(Sargassum)6常见种进行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测得6种马尾藻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该序列与Gen Bank和BOLD数据库中马尾藻序列同源性均大于或等于99%,该结果与形态分类学鉴定结果一致。COI基因序列特征分析表明,6种马尾藻保守位点421个,变异位点58个,简约信息位点21个,单一突变位点37个,变异率7.7%,T、C、A、G平均含量分别为39.1%、18.9%、19.1%、22.9%,A+T含量(58.2%)高于C+G含量(41.8%),UUU所编码的苯丙氨酸(F)使用频率最高,达12.5%,最大似然法估算的转换颠换比值为2.42,种间遗传距离多在0.030±0.013~0.100±0.016之间。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鉴定、同源性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继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后.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6国科学家2月12日共同宣布,经过初步测定和分析,人类基因组共有32亿个碱基对,包含了大约3万到4万个蛋白编码基因。题为《人类基因组的初步测定和分析》的学术论,发表在权威科学刊物《自然》上。据悉,这篇论长达60多页,是人类首次全面介绍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36.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Ⅱ (COⅡ) gene of Penaeinae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The gene is 688 bp in length and codes for 229 amino acids. It shows 83.2%, 87.0% and 83.8% sequence similarity to Marsupenaeus Japonicus, Penaeus monodon and Farfantepenaeus notialis, respectively. The A+T content of the whole gene and that at the third position of codons are 64.7% and 78.2%, respectively.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F. chinensis and three other species representing genera Farfanatepenaeus, Marsupenaeus and Penaeus was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stances among the four taxa ranged from 0.144 0 to 0.200 5, exceeding those estimated with COⅠ and partial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among Marsupenaeus, Litopenaeus and Melicertus, and being therefore larger than the value among subgenera.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COⅡ gene has a faster evolutionary rate than that of the COⅠ gene and partial 16S rRNA gene and could be used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at genus or species level.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Farfantepenaeus, Fenneropenaeus, Marsupenaeus and Penaeus are at a higher phylogenetic level than subgenus, which supports the opinion of the elevation of phylogenetic status of the four subgenera to genus level.  相似文献   
37.
《海洋世界》2008,(6):9-9
看见面包上长了霉菌,大多数人会立刻将其扔掉;然而,有些人却可以从这些小型真菌中看到诸多可能性,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帕特里克·许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霉菌生殖过程中的一种新机制——该机制通过在减数分裂中“关闭”不匹配基因(“关闭”后该基因将无法表达),避免了非正常的遗传突变。许说:“对霉菌的这种‘定位不匹配基因并关闭之’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海洋世界》2007,(4):6-6
在一支美国科研小组的领导下,各国科学家利用2年的时间完成了至今最为彻底的海洋微生物普查,记录下了600多万种新蛋白质的基因编码,使全球基因数据库的总量增加了一倍。  相似文献   
39.
根据榧螺螺旋部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类型,类型Ⅰ(MorphotypeⅠ)的个体螺旋部陷入体螺层中,其壳顶与前部数螺层愈合;类型Ⅱ(MorphotypeⅡ)的个体螺旋部高出壳顶,缝合线明显,此类型可明确鉴定为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本研究通过线粒体COⅠ和16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对两种形态类型的榧螺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种形态类型的榧螺含有共享的单倍型;不同形态类型间的遗传距离和同一形态类型内的遗传距离重叠;两者的单系性在系统发育分析中没有得到显现,而是共同构成一个单系。因此,两种形态类型的个体均为伶鼬榧螺。类型Ⅰ可能是伶鼬榧螺中一种少见的有别于典型个体的形态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40.
根据GenBank中已知的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SSU和LSU r RN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分别以混合个体和单个个体的基因组DNA以及c 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后推测SSU r RNA基因中的内含子转录后加工可能仍被保留,而在LSU r RNA基因上游序列中没有发现内含子。长511bp的内含子位于SSU r RNA基因序列的上游,其插入位点为TCTGGTG-CCAGCAGCC,内含子5′和3′端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AAC-和-ATGG。该内含子的剪接位点以及保守区P,Q,R,S与I型内含子是不同的。研究发现,在同种紫菜中,不同个体SSU基因中内含子的有无、分布及结构特征是不同的,说明内含子对于分类是不太适合的。但是内含子的长度以及核苷酸序列在种间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为红藻种间以及种内亲缘关系较远的亚种和不同地理群的区分和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