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测绘学   426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188篇
地质学   570篇
海洋学   677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SVLBI (space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has some importan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for which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tasks is to precisely determine the orbit of an SVLBI satellite. This work studies several technologies that will possibly be able to determine the orbit of a space VLBI satellite. Then, according to the types and charac- teristics of the satellite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geodetic study and the geometry of the GNSS (GPS, GALILEO) satellite to track the space VLBI satellite, the six Keplerian elements of the SVLBI satellite (TEST-SVLBI) are determined. A program is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coverage area of space of different altitudes by the stations of the network, with which the tracking network of TEST-SVLBI is designed. The efficiency of tracking TEST-SVLBI by the network is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52.
基于MSA特征的遥感图像多目标关联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图像中多目标关联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低时间分辨率观测使得目标状态信息无法准确估计,基于Kalman滤波的多目标关联算法不再适用;二是基于图像特征的目标关联算法又无法处理大场景观测中多个目标关联引起的模糊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自卷积特征匹配和关联代价矩阵最优化的多目标关联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对遥感图像中多目标关联问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3.
基于IGS超级跟踪站的近实时GPS气象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开始将CORS综合应用网服务于气象部门,为给地基GPS气象研究人员提供一个真实的研究环境,本文基于IGS超级跟踪站网络搭建了一个近实时GPS气象系统,并结合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基于该平台可以系统地研究GPS遥感水汽、层析水汽三维分布、数值天气预报同化GPS水汽以及利用电离层分布进行空间天气预报等理论。  相似文献   
54.
华北安鹤煤田煤储层特征与煤层气有利区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安鹤煤田采集煤样的煤质、显微组分、煤相、显微裂隙分析,等温吸附、低温氮比表面及孔隙结构和压汞孔隙结构测试,研究了该区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煤层气生气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物性特征。并采用基于G 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计算了该区的煤层气资源量,预测了煤层气有利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 115.73×108m3,煤层气资源丰度平均为1.18×108m3/km2,具有很好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在煤田中部的四矿到八矿之间的地区以及北部的水冶镇附近地区,煤层累计有效厚度大、煤层气资源丰度高、煤层埋深适中、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发育、渗透性高,是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55.
甘肃两河口地区水系沉积物异常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河口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资料处理,圈定了大量元素异常。应用R型因子分析结果,划分元素组合。从元素组合特征方面分析,评价异常找矿意义,确定了7个找矿远景区,其中1号异常为最佳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56.
长江全流域性的Cd异常是被中国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长江流域安徽段为研究对象,对沿江镉异常源追踪与定量评估的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悬浮物中元素含量的测量查明:悬浮物是流域内重金属元素大跨度迁移的主要载体;Cd在悬浮物中的富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重金属元素,这或许正是Cd可以形成沿江流域性异常的主要原因;长江干流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受到沿江支流的影响。安徽段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秋蒲河是安徽段重金属元素输出通量最大的支流,每年在安徽段长江两岸土壤中沉积下约4.45t的Cd。利用悬浮物加密测量、1∶5万土壤测量和岩石测量对顺安河流域Cd异常源追踪结果显示:内生金属矿床特别是铅锌矿是悬浮物中Cd的最大的供应源。采用河漫滩沉积物分层采样技术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初步恢复了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沉积和污染的地球化学历史,对研究区Cd等重金属元素异常的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预警预测。  相似文献   
57.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的一个老油区,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勘探和开发,但仍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主要勘探新领域有:寻找非构造油气藏(隐蔽油气藏)、老油田内部滚动勘探、钻探古中生界深层。费尔干纳盆地此前的钻探目标均是围绕大构造背景上的背斜圈闭进行,非背斜构造的研究和钻探很少。笔者研究认为费尔干纳盆地寻找非背斜圈闭油藏前景广阔;在对老油田内部钻采、试油资料的详细分析后,认为老油田内部主力逆断层的下盘和背斜构造的侧翼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盆地的古中生界不仅可以新生古储,而且其本身也可以生油,在盆地局部隆起及边部都存在古中生界成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58.
南黄海北部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气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黄海北部盆地是我国近海海域中唯一由中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陆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1)前造山期大陆边缘盆地阶段(Z—T2);(2)苏鲁造山带晚期前陆盆地阶段(J3—K);(3)造山期后陆内断陷盆地阶段(K2t—E);(4)区域沉降覆盖阶段(N—Q)。对其中陆内断陷盆地的详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内晚白垩世泰州组烃源岩发育,具有4套储盖组合,圈闭构造多,成藏配套条件好,计算其石油资源量约20×108t,是当前在南黄海获取油气重要突破的首选区域。  相似文献   
59.
张维正 《探矿工程》2006,33(10):60-62
以某杂货码头和集装箱重力式码头水下地基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其地基处理的爆夯试验过程,得出了一次性爆破夯实厚层块石抛石基床的爆夯参数,并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监测。总结了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60.
Low-low 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 (ll-SST) range-rate observations have been predicted by two methods: one based on a linear perturbation theor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ill equations, and one based on solving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of two low-flying satellites by numerical integration. The two methods produce almost equivalent Fourier spectra of the range-rate observations after properly taking into account a few resonant terms. For a typical GRACE-type configuration, where the two satellites trail each other at a distance of 300 km at an altitude of 460 km,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EGM96 gravity field model, complete to spherical harmonic degree and order 70,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Fourier spectra is about 1 mm/s compared to a root-mean-square (RMS) value of more than 220 mm/s for the range-rate signal. The discrepancy of 1 mm/s can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when not taking into account perturbations caused by the J2 term. Excluding the J2 term,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improves to 0.4 mm/s compared to a RMS value of 6 mm/s for the range-rate signal. These values are 0.01 and 2.3 mm/s when ignoring the spectrum for frequencies below two cycles per orbital revolution, reducing the discrepancy even further to about 0.5% of the signal. The selected linear perturbation theory is thus capable of modeling gravity field induced range-rate observations with very high precision for a large part of the spect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