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12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51.
应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10株分泌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利用单抗2H4,通过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牙鲆血清中抗淋巴囊肿病毒(LCDV)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无外观症状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很低(平均OD值为0.092),个别鱼体偏高,证明已感染LCDV,处于潜伏期;患淋巴囊肿病且症状显现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平均OD值为0.165),患淋巴囊肿病后处于恢复期的牙鲆抗体水平最高(平均OD值为0.231);健康牙鲆接种LCDV灭活疫苗后,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2.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中的小顺反子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晓波  徐洵  杨丰 《海洋学报》2001,23(1):73-78
通过对虾白斑杆状病毒DNA文库和cDNA文库的碱基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的一个开放阅读框的前导序列中含有一个小顺反子,这个小顺反子较多使用对虾基因和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的稀有密码子.试验表明在该基因的前导序列中存在或不存在小顺反子时,该基因都可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但两者的表达量不同.小顺反子可能对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3.
对福建省连江县养殖对虾的虾病流行情况和发病规律及流行过程中水环境化学、浮游植物、微生物等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对虾疾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以及病原与各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对虾种类发病症状基本一致,典型症状为甲壳白斑,甲壳下水肿。该疾病的流行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发病前期(1-7d);发病中期(持续时间约10—15d);发病晚期(对虾暴发性死亡时间仅为2—5d)。该流行病是杆状病毒引起并发细菌性传染病,可借海水和病虾尸体为媒介,通过消化道和体表面在不同种虾体间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154.
应用RT-PCR技术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建立了一种快速、简易而可靠的dsRNA模板的制备方法。应用该方法制备模板进行RT-PCR扩增,可以有效地检测出病鱼组织及病毒感染的培养细胞裂解液中的草鱼出血病病毒,且全过程只需3~4h,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55.
对新疆和田地区7个县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的JC病毒IG区域基因型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178个40岁以上的男性尿样提供者中分离出了JC病毒,并且对它们进行了DNA提取,对JC病毒IG区域进行了PCR扩增和DNA序列测定,得到了117人的JC病毒DNA IG区域的碱基序列。多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7人中的基因型分别由B1-b,B1-c和EU组成,各基因型所占比率为:88.9%,3.4%和7.7%。研究发现,在各基因型中B1-b所占的比率高,其次是B1-c和EU基因型。通过NJ法进行了聚类分析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该人群JC病毒基因型中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心的B1-b型占优势。这个结果与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生居过的丁零民族的后裔这个历史事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6.
网络的空前应用,使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信息业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对威胁网络安全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列举出近几年威胁网络安全的种类和常用工具,以及各种威胁可能会给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醒地震科技工作者积极防范。  相似文献   
157.
化学农药的使用带来了致使人畜直接中毒、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由于长期使用某些化学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针对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国内外已研制出一系列选择性强、效率高、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的生物衣药。广义的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细菌、真菌、病毒)以及生物工程植物两大类。当前生物农药的开发和使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前景十分美好。  相似文献   
158.
159.
从实验室保存的pBS-Trx重组质粒中克隆球石藻病毒EhV-Trx基因,构建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PIC9K-EhV-Trx,将重组质粒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诱导分泌表达并对重组蛋白进行二硫键还原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EhV-Trx基因开放阅读框为591bp,编码197个氨基酸;在毕赤酵母GS115中成功诱导表达重组EhV-Trx,经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7.8kDa;重组EhV-Trx具有二硫键还原酶的活性,能有效打开胰岛素A、B两条链的二硫键,有望开发成一种新型的硫氧还蛋白脱敏制剂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相似文献   
160.
The authors have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a novel serine palmitoyltransferase(SPT)-like gene in marine Emiliania huxleyi virus(EhV-99B1).The open-reading frame(ORF) of EhV99B1-SPT encoded a protein of 496 amino acids with a calculated molecular mass of 96 kDa and Ip 6.01.The results of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bout 31%-45% identity in amino acid sequence with other organisms.The maximum likelihood phylogenetic tree suggested that the EhV99B1-SPT gene possibly horizontally transferred from the eukaryote.Hydrophobic profiles of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suggested a hydrophobic,globular and membrane-associated protein with five transmembrane domains(TMDs) motifs.Several potential N-linked glycosylation sites were presented in SPT.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hV99B1-SPT was an integral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 protein.Despite lower sequence identity,the secondary an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predicted showed that the "pocket" structure element composed of 2α-helices and 4βsheets was the catalytic center of this enzyme,with a typical conserved "TFTKSFG" active site in the N-terminal region and was very close to those of prokaryotic organisms.However,the N-terminal domain of EhV99B1-SPT most closely resembled the LCB2 catalysis subunit and the C-terminal domain most closely resembled the LCB1 regulatory subunit of other organisms which together formed a spherical molecule.This "chimera" was highly similar to the prokaryotic homologous SPT.For a 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the EhV99B1-LCB2 subunit gene was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which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 of new sphingolipid in E.coli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