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229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170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80篇
自然地理   98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社会服务最基本的承载体,公共服务设施分配的公平与否,事关城市健康发展和社会公正运行.目前由于城市微观尺度人口数据的缺失,鲜有研究将供给侧(公共服务设施)与需求侧(人口)统一起来.鉴于此,论文以互联网地图API为支撑,建立了5min、10 min、15min三个层级的社区生活圈,并模拟了高分辨率、高精度...  相似文献   
82.
曾玮 《地理教学》2006,(1):38-40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五省(自治区)开始实施,新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83.
"泛珠三角"产业、人口分布空间变动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铁立  徐建华 《地理科学》2006,26(4):402-408
随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格地理局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当前“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处于中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产业和人口向“珠三角”集中。今后随着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和人口将具有集中与扩散同时发生的特征,各地区形成特定产业和人口集中的专门化生产的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84.
在实际调查数据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农民工流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对流出地的影响。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固始县外出务工人数逐年递增;农民工以男性为主,但妇女所占比例在逐年提高;农民工务工收入逐年提高。农民工教育程度越高,收入也越多。农民工务工半径随时间逐渐扩大,基本扩展到全国所有省份,但农民工的收入省际变化不大。农民工不仅给流出地带来经济上的变化,而且对文化教育、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人口数据空间化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主要采用夜间灯光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鲜有涉及关注点(POI)数据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构建土地利用分类数据、POI数据与人口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到人口模型进而实现建成区人口数据空间化.并以武汉市建成区为例,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尺度格网下反映出的...  相似文献   
86.
从环境资源的价值论出发,介绍了环境资源的界定,陈述了环境资源的内容与性质;阐释了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势必要产生正、负价值,进而构成环境资源的本身价值、增加价值和损失价值;论证了环境资源的整体价值是其本身价值、增加价值、损失价值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耦合价值;探讨了环境资源耦合价值与环境资源利用模式的关系;提出只有环境资源耦合价值大于0才是环境资源可利用的经济发展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87.
浙江省人口健康脆弱性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磊  郑珂  苏飞  汤青  曹轶蓉  郑艳艳 《地理科学》2020,40(8):1293-1299
运用集对分析法从敏感性和应对性2个方面对浙江省11个地市的人口健康脆弱性进行评估。研究表明:① 从敏感性和应对性2个维度对城市人口健康脆弱性进行评估的方法具有一定可靠性,但在突发大型流行性病毒感染疫情的情境下仍需进一步完善;② 各地市脆弱性指数排名与敏感性指数保持较高一致性,而与应对性指数则表现出异质性和随机性,认为降低敏感性是降低城市人口健康脆弱性指数的关键;③ 城市人口健康脆弱性评价还应该增加城市对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的考量,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模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8.
长江三角洲人口分布演变、偏移增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闫东升  孙伟  王玥  徐诗瑶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2):2068-2082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论文运用核密度、重心、集中指数和偏移—分享等方法,研究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人口时空演变规律,并采用定量方法探讨人口偏移增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部分城市主导下的人口集散趋势转变,并未显著改变区域人口不均衡格局,且集中度呈现稳步增长态势。② 基于偏移—分享法的研究发现,人口增长格局转变主要表现为部分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速加快,如三省一市上安徽省转变为正偏移增长、城市尺度上核心发达城市为主的正偏移增长向部分欠发达城市为主的正偏移增长转变、县域尺度上正偏移市辖区由核心区向边缘区的转移,但人口向少数大城市、市辖区集聚的态势显著,而多样化的人口偏移增长态势表征了未来城市发展策略的差异化需求。③ 经济因素、社会发展和财政水平等是长江三角洲人口偏移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变表明,未来人口均衡化政策的制定不仅要因地制宜,更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9.
吕敏娟  曹小曙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1884-1897
论文基于黄土高原地区乡镇1980、1990、2000、2010、2016年5期截面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异速标度律,分析了乡镇尺度人口和可达性规模结构、等级体系及异速标度演化关系。结果表明:① 人口规模以中小等级乡镇为主,60%的乡镇人口规模正增长,总体呈“南北高、中间低”分布格局;可达性水平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河谷平原区人口规模和可达性均最大。② 人口和可达性均呈位次型分布,人口位序—规模具有明显双分形结构,由均衡向极化转变;可达性位序—规模以2000年为转折点由双分形演变为单分形,由低水平均衡转向更高水平均衡。③ 3006个乡镇整体以正异速生长为主,负异速生长为辅,黄土高塬沟壑区、河谷平原区内乡镇异速生长类型以人口增长正异速生长为主,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沙地和沙漠区内乡镇以人口下降正异速生长为主,农灌区内乡镇异速生长以人口增长正异速一级和人口下降负异速一级为主。最后根据人口和可达性异速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各分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杨水根  王露 《地理科学》2020,40(11):1909-1920
运用协同度模型、空间ESDA、趋势面分析和面板计量回归模型,分析湖南省武陵山片区2001—2017年人口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协同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减贫效应。研究发现: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人口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协同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水平偏低,不同板块间协同水平差异显著且有扩大倾向;具有“集聚–分散–集聚”空间循环过程,局部空间极化效应明显,形成邵阳板块的显著热点区和湘西自治州板块的显著冷点区;协同发展“东高西低”空间分布格局更趋明显,“北高南低”分布态势减弱;两者协同发展对农民收入提升、贫困减缓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空间效应分解发现协同减贫的空间正外溢性显著;实施人口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双轮”协同驱动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高质量脱贫方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