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88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本文研究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nsis)体长(L)与体重(W)的关系,经回归分析得其关系式。根据此关系式计算得体长和体重换算表,对指导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鉴于舟山沿海日本囊对虾秋苗养殖成活率显著低于春季和夏季人工养殖苗种之实际,深入开展适合于本地沿海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秋苗的优质亲体的选种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为此,作者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舟山近海日本囊对虾野生群体和露天池塘越冬养成群体间的形质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两者在本研究所涉18项形质评价指标中的相似性指数仅为11.11%,欧氏距离为4.243(P0.01);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27%,其中第1主成分为以营养生理状况指数、额剑上缘锯齿数以及腹部肌肉发达程度为主导的体质强壮因子,第2主成分为以寻食视野与胸腔空间大小为主导的捕食运动功能因子,后3个主成分为以尾节肌肉发达程度为主导的避敌运动功能因子;采用逐步判别法,以判别贡献率较大的9项形质评价指标为自变量,所建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清晰区分日本囊对虾野生群体和越冬养成群体,其中野生群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99.33%和96.13%,越冬养成群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96%和99.31%,两者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7.67%。因此,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形质特征的选择,应以秋苗越冬养成群体为参照。  相似文献   
23.
实验于1996年5月~9月对3种规格养殖中国对虾在不同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有显著影响。耗氧率(QO)和排氨率(QN)与温度正相关,lnQO=0.058T-2.894;lnQN=0.076T+1.116;而与体重呈负相关,QO=0.515W-0.126;QN=25.05W-0.199。在盐度5~35范围内,中国对虾(3.025g±0.088g)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在盐度28时最小。中国对虾(3.13g±0.072g)摄食沙蚕和配合饲料,在饱食状态下耗氧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83.9%和29.3%,排泄率增加了113.8%和93.6%,表明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4.
动物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前两者在体内可以完全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氨、尿素和其它含氮化合物,它们是含能物质。鱼类蛋白质的含氮代谢物质主要通过鳃排出,少量通过尿液排出(Beamish et al.,1984),这种排泄物的能量损失也称为非粪便失能。 鱼类非粪便失能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直接测定鱼的氨及尿素排泄量,然后通过氨及尿素的含能量来计算;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氮收支方程来间接估计排泄物的能量损失(Gerking,1955;Savitz,1971; Savitz et al.,1977;Lwata,1970;Porter et al.,1987),Braaten(1979),Bower等(1980),Cameron等(1983), Brafield(1985)和Knights(1985)对鱼类排泄量的各种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和综述。本研究是应用氮收支方法来间接估算黑鲷的排泄能损失。这对于探讨鱼类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及代谢产物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张小谷  熊邦喜 《湖泊科学》2007,19(4):457-464
实测和回归分析鄱阳湖鲌属(Culter)的翘嘴鲌(C.alburnus)、蒙古鲌(C. mongolicus)、达氏鲌(C.dabryi)和原鲌属(Culterichthys)的红鳍原鲌(C. erythropterus)体重与体维关系.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方程能全面地反映不同体维对鱼类体重的影响,体重与体侧面积体厚的回归方程较适宜.其体重(W)与体侧面积(A)及体厚(T)的幂函数关系式分别是,翘嘴鲌:W=4.05051×10-3A0.66260T1.41994;蒙古鲌:W=3.18603×10-3A0.66845 T1.44376;达氏鲌:W=1.99310×10-3A0.70982T1.47305;红鳍原鲌:W=3.58823×10-3A0.63253T1.49465.  相似文献   
26.
利用7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引进群体,通过双列杂交和巢式交配设计构建家系,建立育种基础群体,估计体重、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notyp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G×E)。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基础群体体重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范围分别在(0.19±0.09)—(0.43±0.09),(0.27±0.04)—(0.45±0.06),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水平,并且统计检验显著(P<0.05)。Z-score检验表明,体重和存活性状遗传力估计值在河北黄骅(HBHH)和青岛鳌山(QBAS)两个测试场间差异均不显著。体重和存活性状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007和0.008,表现为低度线性负相关。对于体重和存活性状,HBHH和QBAS场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83±0.04和0.40±0.11。体重性状的G×E效应不显著(K<0.5),但存活性状存在显著的G×E效应(K>0.5)。上述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基础群体体重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多代选择可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27.
范廷宾  王明 《江苏地质》2017,41(3):409-414
运用Excel“数据分析”的“回归”功能模块建立了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区小体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其质量进行拟合优度、误差分析、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检验),证明在火烧云铅锌矿资源量估算中,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小体重值是快捷便利、精确、科学的方法,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贱金属矿床的资源量估算。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不同体重注射不同对比剂量在主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临床可疑主动脉病变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不同体重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体重在75kg以上注射75mL对比剂+25mL生理盐水;B组:体重在60~75kg之间注射60mL对比剂+40 mL生理盐水;C组:体重在60k...  相似文献   
29.
据Brett等1979年报道 ,食物的消化率是指被消化道吸收而进入体内的营养物或能量占摄入食物中的含量的百分比。另据Beamish1972年、Brocksen等1974年、Elliott1976年、Allen1980年、Cui等1988年、谢小军1993年的研究报道,对于同一种鱼类或摄食相同饵料的不同种鱼类而言 ,消化率是影响其生长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而消化率本身受许多生态因子的影响 ,但研究最多的是摄食水平、水温、体重等[3]。台湾红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 ,为杂食性鱼类 ,它适合在淡水、咸淡水…  相似文献   
30.
鱼类体长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鱼类生长的内容之一。在渔业资源及渔捞统计上,大量测量体长较之测量体重简易得多。因此,了解了某一鱼群体长-体重的关系,就可以根据体长组成,估计其渔获的重量组成状况,反之亦然。体长-体重关系还被用来作为判断数量变动状况的生物学征象之一。对我国烟台外海鲐鱼的研究也表明,在鲐鱼不同世代、不同年份的生长速度变化中,很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同一体长组的体重(纯体重)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与该海区鲐鱼生殖鱼群的数量变动表现出一定的相关征象。 本文利用过去积累的资料,分析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种内10个生殖鱼群的体长-体重关系的特点和种内变异。 由于大黄鱼属于卵子分次成熟排出的类型,生殖季节较长,同时性腺很重一一已发现雌鱼性腺最大者可达426克(占体重的29.9 %),所以文中均采用除去性腺和消化道重量的纯体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