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海洋学   87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虹彩病毒在海水鱼类间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振荣  野中健 《台湾海峡》2003,22(3):308-310,T002
本研究通过对人工养殖的真鲷、石鲷进行虹彩病毒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随感染时间的推移,被感染鱼的脾脏中病毒感染细胞和吞噬细胞群数量增多;利用虹彩病毒感染的真鲷脾脏分离提纯的病毒悬液,可在真鲷、石鲷等鱼种间交叉感染;病毒悬液由尾柄血管注射比由腹腔注射,感染快、程度严重;较小鱼体有易被病毒感染的趋势;病毒悬液注射量增多,被病毒感染趋强;脾脏、肾脏和肝脏提取的病毒悬液,具较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2.
真鲷幼鱼摄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体重为15~31g的真鲷日摄食量为1.5g,摄食率为5.43%。白天(6:00~18:00)日摄食量大于夜间(18:00~6:00),占日摄食量76.3%。特别是早晨(6:00~8:00)为摄食高峰期,占全日摄食量22.4%。真鲷摄食最适水温为26~28℃,盐度25~30,溶解氧5~6mg/L,光照强度50~500lX。真鲷幼鱼每天投饵6次比2次和4次生长效果好。  相似文献   
73.
王重刚  陈品健 《台湾海峡》1998,17(2):121-123
本文研究了pH对真鲷仔、稚、幼鱼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仔鱼期α-淀粉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活性曲线呈“倒钟”形,最适pH为4.5 ̄5.0;稚鱼期α-淀粉酶的最适pH为4.0,在pH为2.5和5.0 ̄6.0时出现小的活性峰值;幼鱼期α-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为3.0,在pH为2.5、5.5、7.5时也出现小峰值。真鲷仔、稚、幼鱼α-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下降,是消化系统不断发育完善的结果,也说明  相似文献   
74.
光照对真鲷仔、稚、幼鱼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光照对真鲷(Pagrosomusmojor)仔、稚、幼鱼的摄食有重要影响。摄食的适宜光照度范围为100~102lx,最适光照度范围为101~102lx。103lx强光对仔鱼摄食的影响大于稚、幼鱼;100lx弱光对9d以前的仔鱼和稚、幼鱼的摄食影响较小,对9d以后的仔鱼影响较大。此结果和鱼的感觉器官发育及鱼所摄食的饵料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75.
真鲷能量收支和氮与碳收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真鲷 (起始体重 :1 1 .5~ 1 4.8g)为实验对象 ,在平均水温 2 4.5 7℃下 ,进行饱食状态下的真鲷幼鱼摄食 -生长实验 ,饵料为玉筋鱼 ;对其摄食量、生长及粪便进行直接测定 ,对能量收支、氮和碳收支各组份进行估计和计算。结果表明 ,真鲷幼鱼的能量分配对策是 ,需较多的能量维持其代谢需求 ,同时 ,有较多的氮和碳随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从而导致较低的能量生长及物质生长。  相似文献   
76.
从血液提取总DNA并构建基因组文库,克隆海水鱼真鲷(Pagrosomusmajor)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5′侧翼区序列,再通过竞争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定量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饱和度脂肪酸对其肝脏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真鲷LPL基因5′侧翼区序列中存在顺式元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反应元件,其序列为TGAAGA TGACAT,与TATA(CATAA)盒序列相隔211bp;与喂饲料对照组比较,添加10%油酸可增加真鲷肝脏LPL基因表达水平,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用亚油酸或n 3高不饱和脂肪酸混合物取代添加油酸的一半(占饲料添加量的5%)后,导致真鲷肝脏LPL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并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对真鲷肝脏LPL基因诱导表达随饲料中的脂肪酸不饱和度增加而增加,表明在活体条件下脂肪酸对真鲷肝脏LPL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可能与脂肪酸的氧化代谢有关。n 3高不饱和脂肪酸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诱导真鲷肝脏LPL基因表达,使真鲷食物脂质供应水平与其肝脏脂肪酸氧化代谢强度调控偶联起来,可能是真鲷对高脂食物(特别是富含n 3高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77.
大亚湾真鲷资源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在大亚湾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真鲷群体的分析表明,真鲷生殖群体约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入湾产卵,主要分布于湾口至湾中岛礁的周围水域,群体的优势体长为450-600mm(56.9%)、优势体重为1500-3500g(59.8%),年龄组成以3—6龄鱼为主(66.7%);成鱼和鱼苗产量自1986年以来急剧减少,至1999年鱼苗年产量仅为1986年的0.9%,表明大亚湾的真鲷资源严重衰竭。  相似文献   
78.
在日本,已开发近40种重要经济鱼类的种苗大批量生产技术。在公立和私立的孵化场,几个主要的种类:真鲷、牙鲆、黄尾Shi的养殖数量达几千万尾。本文就日本栽培渔业协会鱼类钟苗生产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真鲷精子的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纯  李军  薛钦昭 《海洋科学》2001,25(12):6-8
真鲷精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液氮中保存真鲷(Pagrosomus major)精子时发生冷冻伤害的温域为-30-60℃,适宜的降温速率为20℃/min;使用抗冻剂DMSO的适宜浓度为20%;采用低盐度或高pH值的溶液激活冻精的效果不如自然海水。真鲷冻精的复苏率和存活率最高可达到50.73%和62.5%;以20℃/min和20%DMSO处理真鲷精子,保存在液氮中46d徨冻精复苏率和存活率为50.63%和61.02%。  相似文献   
80.
采用竞争性PCR方法 ,进行 4种营养状况对真鲷脂蛋白脂肪酶 (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内脏脂肪蓄积影响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真鲷LPL基因在肝脏存在营养诱导性表达 ,饥饿、高脂食物均是其表达诱导因子 ;在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存在组成性表达 ,其表达水平受摄食状态的影响 ,但饲料脂肪水平却不起作用。当真鲷喂食高脂食物时 ,诱导产生的大量肝脏LPL将为肝脏提供更多的来源于食物的游离脂肪酸 ,使肝脏有可能出现营养诱导性脂肪蓄积 ,但真鲷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LPL基因表达水平未出现适应性变化 ,其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将不可能作为营养诱导性蓄脂器官。由于上述营养状况对真鲷体重、腹脂指数、肝指数均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 ,说明真鲷具有在不同营养状况下与哺乳类相似的维持其内脏脂肪蓄积稳定的代谢机制 ,推测真鲷应存在某种在功能上与哺乳类相似的肥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