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118篇
综合类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Several papers have reported that part or whole leafy thallus seemingly consisting of zygotospores can give rise to both blades and conchocelis in the same culture ofPorphyra. Study on samples of wild and cultivatedPorphyra yezoensis andP. oligospermatangia were conducted to clarify the origination of the young blades in the culture. It is confirmed that single cells on the blade of both species, which normally intermixed with zygotospores, germinated into young blades. TEM and SEM observation has shown that the single cells ofPorphyra yezoensis had typical features of female gamete (carpogonia) but archeospore. Therefore, the female gametes are responsible in developing leafy thalli. This project was sponsored by the NSFC (No. C-0205-05-39770593)  相似文献   
102.
The new spreading conchospores ot Porphyra yezoensis, P. haitanensis and P. katadai var. hemiphylla are induced by N-Methy-N‘-Nitro-N-Nitrosoguanidine (NG), a strong mutagen to induce the mutant of chromatophore. It is showed that (1) no mutan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all control group. (2)The conchospores of all the three species of Porphyra are easy to be induced by NG for they are in the stage of breeding, In the lowest dose (10 μ g/mL) of this experiment, the mutant rate of P. yezoensis is up to 57.9%, that of P. haitanensis 30.7% and that of P. katadai var. hemiphylla 51.7%. (3)The mutant rate can not increase obviously by increasing the reagent concentration or prolonging the induction time. Within the scope of experiment, the inducement effects of three species of Porphyra ar e much similar, and the mutant rate is near 50%. The optimum induction concentration of NG is 10 μ g/mL, and the optimum induction time is 30 minutes.  相似文献   
103.
紫菜的减数分裂是紫菜育种和遗传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文中综述了紫菜减数分裂的研究现状,对前人在减数分裂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色素突变体和性别决定的遗传分析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减数分裂这一遗传现象进行了重新认识,提出紫菜减数分裂可能发生在壳孢子形成至壳孢子萌发的第一次细胞分裂时期。根据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及初步研究,认为紫菜减数分裂的争论问题,还未得到满意的解决,因此仍有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4.
紫菜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紫菜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颇具研究价值。近年来,紫菜遗传学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从分子标记技术在紫菜遗传学中的应用以及紫菜基因组的研究两方面对紫菜的分子遗传学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条斑紫菜的R-藻红蛋白在pH:5.8—8.4的几种缓冲液中保存,经过大约4个星期,其吸收光谱由原有的双峰型转变为三峰型;在pH=8.4的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后或在微量四甲基乙二胺作用下发生了同样的变化。但在变性剂SDS或尿素存在下,吸收光谱中540nm和565nm的峰强度比逐渐改变,直至565nm吸收峰消失,始终没有从双峰型转变为三峰型的迹象。显然,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吸收光谱类型的转变不是变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电子查询的方法,借助Blast软件从条斑紫菜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的20979条序列中筛选微卫星位点,共发现非冗余微卫星位点211个,占整个条斑紫菜EST数据库的1.01%。其中双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共有35个,占查找微卫星序列总数的16.6%;三碱基微卫星有176个,占83.4%。双碱基重复微卫星中AG/CT形式最多,而三碱基中GGC/GCC最多。从筛选出的微卫星位点中选取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在坛紫菜上进行引物种间转移扩增研究。在总共15对引物中有13对引物在两个种间都有扩增产物。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在这两种紫菜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获得的微卫星引物可用来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谱系鉴定和遗传图谱的构建。而微卫星标记的共显性可用来进行紫菜二倍体丝状体纯合性检验,为纯系紫菜品系的鉴定提供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7.
条斑紫菜丝状孢子体cDNA文库构建及抗病相关基因鉴定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经过微量总 RNA抽提、c DNA合成、c DNA扩增和克隆等步骤 ,构建了微量条斑紫菜丝状孢子体 c DNA文库 ,并进行了小规模表达序列标签分析。从 1 70条标签序列中鉴定出 6条抗病相关基因序列。这些序列可用于研制抗病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辅助紫菜抗性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08.
用于紫菜无性系种质鉴定的计算机化DNA指纹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用RAPD技术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坛紫菜(P.Haitanensis)、半叶紫菜(P.Katadai var.Hemiphylla)和少精紫菜(P.Oligospermatangia)的15个无性系丝状体进行了遗传多样分析,用120个Operon引物进行了筛选,从中选用来自OPJ-18和OPN-02扩增出的8条多态性条带构建了这15个紫菜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在该图谱中每个紫菜无性系均有各自特异的DNA指纹.用1和0分别表示DNA带的出现和缺失,将各个无性系的DNA指纹用计算机语言表示,建立了15个紫菜无性系的计算机化DNA指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紫菜无性系种质鉴定的计算机软件PhGI.  相似文献   
109.
本实验利用酶解技术得到单个体细胞,较详细地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对体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从而确定出体细胞培养的最佳条件,为进一步利用条斑紫菜体细胞育苗这一新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纳豆菌(Bacillus natto)发酵后的条斑紫菜经稀释、离心后上清液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处理获得醇沉物和醇溶液。将醇沉物去蛋白得到粗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将醇溶液旋转蒸发得到浸膏,将浸膏按极性大小分相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浸膏,探讨分相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四联微球菌的抑菌效果。通过测定多糖和分相浸膏对羟自由基(·OH)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醇溶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各相浸膏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之升高,其中,正丁醇相浸膏在质量浓度为0.5 mg/m L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1.6%,说明条斑紫菜经纳豆菌发酵可能产生了活性化合物;与对照组相比,利用纳豆菌发酵紫菜发酵物中多糖提取率增加了0.24%,发酵得到的多糖在质量浓度为5.0 mg/m L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了9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