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3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1339篇
测绘学   312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984篇
地质学   3728篇
海洋学   714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213篇
自然地理   43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3篇
  1905年   3篇
  1900年   3篇
  1897年   7篇
  1877年   7篇
  18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NTRODUCTIONProvenanceofmarinesedimentshasalwaysbeenafocusedprobleminmarinesedimentge ology.Recognitionofendmembersandestimationoftheirrelativeproportionsfrommixedsedimentshavebeenakeycontentinthestudyofprovenance .Forthisaim ,itisnecessarytoselectendme…  相似文献   
62.
张莉 《海洋与湖沼》2007,38(1):62-68
采用凝胶过滤层析、SDS-PAGE电泳、Bradford法和苯酚-硫酸法等生物化学方法对菲律宾蛤仔中的蛋白聚糖(PG1和PG2)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其理化性质。采用MTT方法研究蛋白聚糖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生长的影响。通过小鼠体内实验研究蛋白聚糖的抗肿瘤活性和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G1分子量大约为20kDa,多糖含量为70.09%,蛋白质含量为15.4%。PG2的多糖含量为82.53%,蛋白质含量为7.26%。PG1在200μg/ml浓度时对SMMC-7721的生长抑制率为73.30%,随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并未发生明显改变。PG2对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500μg/ml的浓度下,其抑制效果与PG1的抑制效果相当。在同样浓度下,PG1对人正常肝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没有明显影响。PG1呈剂量-效应关系明显增加荷瘤小鼠脾指数,促进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且没有降低体重及其他毒副作用。PG1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提高小鼠细胞免疫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63.
海浪日最大波高序列的一种标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重标度分析方法研究小麦岛海洋观测站1961-1980年二十年海浪日最大波高序列时发现,该序列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记忆性和持久性,详细的论证表明分式布朗运动模型是描述海浪日最大波高序列的一个较好的模型,同时,应用分式布朗运动模型我们找到了存在于海浪日最大波高序列中的一种标度性质-累积离差(t)的统计自仿射性。  相似文献   
6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dox reactions and other transformations of mercury (Hg) species in surface waters, and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rates of these reactions. For the redox studies completed at the Chesapeake Biological Laboratory (CBL), two isotopes (199HgII and 202Hg0) were ad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of filtered water (fresh to seawater) to examine the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reactions. Further studies of both the redox reactions and methylation/demethylation reactions of Hg were conducted with unfiltered water on board research vessels during cruises in May and July 2005 on the Chesapeake Bay and shelf. While CH3199HgII was added to allow the examination of demethylation, 201HgII was used to examine both reduction and methylation, and 202Hg0 was used to examine oxidation. Over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Hg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were simultaneously occurring and were photochemically mediated in the waters investigated. In contrast to the previously assumed “unreactive” nature of Hg0, the studies found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rate constant for Hg0 oxidation was greater than that for reduction, indicating its importance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 In addition, both experiments at CBL and on board ship showed that HgII reduction was similar in magnitude, suggesting that biotic processes were relatively unimportant. While no measurable methyl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during the on board studies, concentration of CH3199HgII decreased over the time during the experiments. It appeared that the demethylation processes were not dominantly photochemically driven, but could be microbially mediated.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in order to help better understand Hg redox and transformations in natural water systems.  相似文献   
65.
用16S rRNA基因的内切酶图谱快速鉴别几种对虾病原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坎普氏弧菌是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实验室于1989-1990年自对虾养殖场中国对虾红腿病心脏及血淋巴中分离并鉴定的菌株,副溶血菌和溶藻胶弧菌两菌株于1994年9月得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为建立快速、准确的中国对虾病原菌的诊断技术,根据几种细菌的16SrRNA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该基因的多聚酶反应的引物PL1和PL2。并用该对引物分别从坎普氏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胶弧菌的DNA要品中扩增出分  相似文献   
66.
对7株赤潮原甲藻28S rDNA 5'端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eBank上获取14个原甲藻28S rDNA序列,用NJ法和ME法构建了原甲藻属的系统树,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株原甲藻28S rDNA扩增序列长度为950~958 bp,通过NJ法和ME法构建的系统树完全一致.大部分分离自不同海域的同种原甲藻的序列高度保守,而不同种间在序列高变区却有较大的差异.但来自南海海域的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与分离自其他海域的株系序列差异较大,甚至超出了有些种间的差异.由28S rDNA高变区获得的序列,有望成为浮游植物特异性分子探针设计的良好靶区域.  相似文献   
67.
ComparativeresearchonkaryotypeinthreespeciesofArcidaeZhengJiasheng;WangMeilin;GuoDanhong;XuXimindandGaoQinglanAbstract:Byair-...  相似文献   
68.
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南海不同海区的两个地理群体耳鲍(Haliotis asinina)18S rRNA基因全长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将耳鲍18S rRNA基因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收录鲍的18SrRNA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南海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与耳鲍H.asinina isolate H11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的相同率高达98%;同一地理群体内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不同地理群体间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在碱基组成上的相似率为99%,仅在某些位点处发生了碱基替换,即腺嘌呤(T)被鸟嘌呤(G)替换;同时,将这两个不同群体中耳鲍的18S rRNA基因与泰国耳鲍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之间也只是发生了碱基替换。  相似文献   
69.
ENSO对天目山柳杉树轮同位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Nin↑~o3,4区SST序列和Jones等的SOI序列基础上,通过主分量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ENSO指数序列。并与根据天目山柳杉树轮碳,氢同位素组成比所建立的树轮指数序列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天目山树轮指数与ENSO指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尤其与前2年的ENSO指数相关显著。说明ENSO对该地区树木的生长和同位素的分馏有影响,也说明天目山地区的树木年轮对于ENSO事件具有一定的记录能力。  相似文献   
70.
无舵翼水下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舵翼水下机器人的各种不同任务要求下的路径跟踪控制进行研究。通过模拟人的运动行为,建立了虚拟避碰声纳模型。根据地形跟踪的方法提出基于虚拟声纳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并通过考虑纵向速度对于其他各个自由度运动的影响设计了运动控制器。通过海上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对于无舵翼水下机器人是可以满足实际需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