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78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提供的5个气候模式,并结合基于地面气象站的CN05.1气象资料,评估了CMIP6模式对黄河上游地区1961—2014年气温变化的模拟能力。基于7个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及代表性浓度路径(SSP-RCP)组合情景,结合多模式集合平均预估了2015—2100年黄河上游地区年均气温和季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模式集合平均能较好地模拟黄河上游地区历史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年变化。7个未来情景一致表明,2015—2100年黄河上游地区年平均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0.03~0.82 ℃?(10a)-1]。其中,低辐射强迫情景下(SSP1-1.9、SSP1-2.6及SSP4-3.4)气温先呈现增加趋势,21世纪中期到达增幅峰值,之后增温呈现放缓趋势;而中、高辐射强迫情景下(SSP2-4.5、SSP3-7.0、SSP4-6.0及SSP5-8.5)气温表现为持续上升态势。空间上,未来气温增幅显著的区域位于黄河上游西部地区;时间上,呈现夏季增温快,春季增温慢。四季增温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致特征,表现为西部增温强于东部,北部增温强于南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The Working Group I report of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AR6)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was released in August 2021. Base on updated and expanding data, AR6 presented the improved assessment of past changes and processes of cryosphere. AR6 also predicted the future changes us⁃ ing the models in CMIP6. The components of cryosphere were rapid shrinking under climate warming in the last decade. There were decreasing trends in Arctic sea-ice area and thickness. Sea-ice loss was significant.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and all glaciers lost more mass than in any other decade. Global warming over the last decades had led to widespread permafrost warming, active layer thickness increasing and subsea permafrost extent reducing. Snow cover exten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variations of snow depth and snow water equivalent showed great spatial heterogeneity. The rapid shrinking of the cryosphere accelerated the global mean sea level ris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ryo⁃ sphere will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future. The Arctic sea-ice area will decrease, and the Arctic Ocean will likely become practically sea ice-free.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and glaciers will continue to lose mass throughout this century. Permafrost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snow cover extent will con⁃ tinue to decrease as global climate continues to warm. In addition, there are still uncertainties in the prediction of cryosphere due to the absence of observations, the poor sensitivity of models to the components and processes of cryosphere, and the inexplicit represent of the mechanism of light-absorbing impurities.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on these issues in the future. © 2022 Science Pres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53.
<正>这是第一次对黑土地的把脉。仿佛是一次黑土地发展历程的整理,也是对未来前景的梳理。这一次测绘人将站在黑龙江边看大江奔流,也将深入大兴安岭深处探访棵棵红松,他们会出没在绿油油的稻田间,也会在车来车往的城市里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辛苦将告诉世人,我们拥有怎样的一个黑龙江。——题记  相似文献   
54.
郭明强  谢忠  黄颖 《测绘通报》2015,(9):131-134
"Intel未来教育"将海量的计算机资源、人力资源、网络等信息资源有机地利用起来,强调以学为主,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在对"Intel未来教育"的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网络安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融入网络GIS的网络安全"未来课堂"教学模式;重点对网络安全"未来课堂"中的跨学科融合、协作式学习、翻转课堂、企业联合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实际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5.
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及其模拟和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是开展多学科、多圈层集成研究的重要平台,其发展是国际地学领域特别是全球变化领域竞争的前沿。中国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10年得到快速发展。研发格局上已经形成中国科学院、有关部委和高校三足鼎立的局面。文中在简要回顾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早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参加第6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9个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技术特点,初步评估了中国4个模式对全球和东亚气候模拟的基本性能,分析了其在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下对全球降水与温度的预估变化及其与平衡态气候敏感度的联系。最后,结合国际态势,从发展的角度提出未来中国气候模式研发工作需要加强的8个方向。   相似文献   
56.
主编手记     
《海洋世界》2009,(12):10-10
哥本哈根在哪儿?通向哥本哈根的路在哪儿?到那里去,我们要走多远?到了年末,当我们准备回望和总结这又将过去的一年的时候,却不得不睁大眼睛注视着地球上的这个角落——哥本哈根。在这里,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也许将决定人类未来的去向。  相似文献   
57.
言论微博     
《西部资源》2012,(5):63-63
思考矛盾的人弟子问大师:"我想知道人类最古怪的地方是哪儿?"大师答说:"他们的想法总是很矛盾。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时,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相似文献   
58.
Preface     
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issues faced by human beings. Although many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there is still a tremendous amount of uncertainty in  相似文献   
59.
珠江流域1961-2007年气候变化及2011-2060年预估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珠江流域1961-2007年气温、降水量观测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2011-2060年预估结果,分析了流域过去47 a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并预估未来50 a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过去47 a温度呈上升趋势,约升高1.8℃。冬季增温最明显,夏季最弱。未来50 a流域温度仍呈上升趋势,A1B情景下升幅约1.9℃,并且年际变化增强。A2和B1两种排放情景下秋季升温最显著,冬季最弱,A1B排放情景与此相反。过去47 a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春、夏、冬季和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未来50 a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A1B排放情景降水增加最多,约为230 mm。A2、A1B和B1情景下降水季节分配未发生显著变化。年降水和冬季降水的年际变率增强,秋季减弱。  相似文献   
60.
 利用1971-2005年中国591个气象台站的雾日资料以及逐日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资料,分析了35 a来中国各区域年雾日数与这些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利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所提供的模式数据资料,针对3种不同的排放情景,对21世纪上半叶各区域年平均雾日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对划分的9个雾区的年雾日数的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来进行预估;未来50 a中国大部分地区雾日呈明显减少的变化趋势,在A1B,A2和B1情景下,雾日减少的平均幅度分别为16.2%,13.4%和12.9%。未来50 a中国雾日预估结果的空间分布显示:3种情景下未来中国大部分雾区雾日数都将减少,个别地区雾日数有增加趋势,其中A1B情景下雾日减少区的减少趋势最明显,而B1情景下雾日增加区的增加趋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