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715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71.
治岭头金银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之后,主成矿期年龄为100×106a。锶同位素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对该金银矿床成矿物质源岩的限定,表明变质岩和火山岩作为成矿物源都参加了成矿过程,其成矿源岩约40%为前寒武纪变质岩,60%为晚侏罗世的火山岩。  相似文献   
772.
本文探讨了开放构造系中锶矿床成矿流体的低温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成分、盐度、温度、压力、氢氧同位素及流体性质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开放构造系中低温矿床形成于浅成环境,成矿流体为下渗大气降水和盆地建造水的混合流体。这两种流体的混合不仅导致了低温条件下成矿流体中矿质的沉淀,同时也造成了成矿流体物化性质在垂向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773.
张国辉  孙敏 《岩石学报》1998,14(2):190-197
系统研究了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二辉麻粒岩和辉石岩捕体的Sr、Nd、Pb同位素特征。虽然未确定捕虏体的形成时代,但同位素特征显示它们可能为较近期(中生代以来)形成。低的Rb/Sr与高的^87Sr/^86Sr比值的解耦表明捕虏体的形成经历了较强的混合作用。在二元同位素相关图上,三类具不同矿物组成的辉石岩与二辉麻粒岩有密切关系,即二辉麻粒岩投点位置是三类辉石岩的共同端点。综合考虑捕虏体的空间分布及其在Sr  相似文献   
774.
营俊龙 《铀矿地质》1998,14(5):282-286
本文简要介绍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获得的代表性成果,以及如何运用Sr-Nd同位素演化示踪技术探讨:区域基底和含矿层的供矿能力;水-岩交换性质和沉积环境;阐明成岩、成矿时水体介入和基岩参与程度;水源、岩源特征以及同位素交换平衡条件。为研究成矿环境和溶浸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5.
营俊龙 《铀矿地质》1998,14(2):96-101
本文应用Sr,Nd,Pb同位素演化示踪获得:华南各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同位素演化受区域古陆(基底)变质岩、早期改造衍生体和再循环陆壳制约;铀成矿同位素组成具有地壳来源性。燕山期大陆边缘增生作用,导致陆内下地壳岩浆活动及拉张裂陷等地壳运动,促成铀的迁移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76.
西藏晚白垩世锶同位素曲线的全球对比及海相地层的定年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样品成岩蚀变检测的基础上, 本文测试了西藏岗巴地区晚白垩世海相碳酸盐的87Sr/86Sr比值. 样品对海水代表性的评估说明, 这些数据较好地反映了原始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 建立的晚白垩世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国际上已公布的同时代曲线有较好的可对比性, 说明全球事件是海水锶同位素组成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 曲线的建立为该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大范围洲际盆间对比提供了新的途径, 弥补了生物地层对比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 笔者尝试利用测试的锶同位素数据, 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原理确定了西藏南部岗巴地区白垩系剖面坎潘/三冬阶和马斯特里赫特/坎潘阶的界线, 按83.5 Ma和71.3 Ma分别作为这两个界线的年龄, 它们分别位于剖面的217 m和291 m处.  相似文献   
777.
报道了大别山北缘中生代(早白垩世)不同成因系列火山-侵入岩的14个Rb-Sr,Sm-Nd同位素分析数据,其中正长岩类ISr值为0.70943-0.71014,εNd值为-14.7-15.8,亏损地幔两阶段模式年龄TDM为2.12-2.20Ga;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ISr值为0.70750-0.71054,εNd值为-17.2--19.1,TDM为2.32-2.48Ga,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ISr值为0.70873-0.70912,εNd值为-20.7-21.7,TDM为2.60-2.68Ga。通过与基底变质岩Sm-Nd同位素组成对比,认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主要由类似于大别群的地壳岩石衍生而成,正长岩类是由大别群和少量较年轻地壳岩石(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衍生而成的,而橄榄安粗岩系列则来源于富集地幔并可能混入少量更古老的类似于泰山群的地壳组分。  相似文献   
778.
滇西富碱斑岩带的Nd、Sr、Pb同位素特征及其挤压走滑背景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滇西富碱斑岩带形成于新生代(年龄为23.18-62Ma),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分布。对其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其总体处于剪切挤压为主,局部引张的构造环境中,苍山等地元古宙基底变质岩的穿刺(翘起)就是挤压环境下的产物之一;富碱斑岩是深部交代的富集地幔(EMⅡ)流体上侵经地壳物质不同程度混染的产物,扬子陆块和冈瓦纳大陆的组分对新生代岩浆活动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79.
赣东北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的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东北早白垩世处于陆内造山环境向陆内拉张环境过渡的过渡性构造环境,形成了一套富碱的火山岩组合。Nd,Sr同位素特征显示,酸性岩石具有较高的εSr(T)值与较低的εNd(T)值,其N^87Sr/N^86Sr初始比值为0.71020与0.71050,上壳端员组分介于67%-50%之间,表明其源区处于地壳中较深的位置,且有地幔流体的加入。玄武质岩石具有较高的εSr(T)值与负的εNd(T)值,其N^87Sr/N^86Sr初始比值为0.7063-0.7087,玄武质岩石在其形成过程中遭受过壳源岩浆的混合或大陆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780.
德兴斑岩铜矿成矿过程的氧、锶、钕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成矿热液流体的来源、作用范围、时空演化及Cu在热液流体中的行为和迁移方向等重要问题,对采集于该矿床南部不同蚀变程度的岩石进行了氧、锶、钕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与铜三斑岩铜矿成矿过程有关的热液流体至少有3种,包括高温岩浆流体、来自深部围岩的非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岩浆流体,钕、锶同位素在空间上的变化表明,在成矿流体形成及演化过程中,锶同位素值由斑岩体内部向围岩接触带有规律地升高(0.705→0.711),指示了矿床是因热液流体将成矿元素从岩体内部迁移到接触带附近富集而成的,它符合斑岩铜矿的正岩浆模式,而钕同位素则相对稳定,可作为蚀变侵入体岩浆起源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