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4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514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426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464篇
海洋学   109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23篇
自然地理   27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7篇
  195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皱纹盘鲍三倍体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用低温休克法和细胞松弛素B诱导法,获得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三倍体诱导群与二倍体的个体,在室内同样条件下饲育,对其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当年稚鲍在壳长和体重的增长上无明显差异。(2)三倍体与二倍体的2龄鲍,在第二年前期生长无明显差异,但从第二年后期开始,三倍体的壳长、体重增长逐渐优于二倍体。(3)统计学分析表明,三倍体与二倍体的3龄鲍在体重、软体部和足肌的增长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4)在室内饲育19个月的鲍,三倍体诱导群的壳长比二倍体大10.2%,体重比二倍体大20.1%,足肌湿重比二倍体大17.6%。  相似文献   
52.
福建沿海牙鲆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T.&S.)属鲽形目 ,鲆科 ,牙鲆属。南方俗称左口鱼、皇帝鱼、比目鱼 ,其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为大型名贵海产鱼类 ,经济价值很高 ,是我国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近几年牙鲆养殖在福建方兴未艾 ,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如夏季水温过高难以度夏 ,而利用地下水进行工厂化养殖投资大、成本高 ,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 ,作者于1998年利用深水沙质底池塘进行牙鲆养殖试验 ,成功解决度夏问题 ,取得了满意结果。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选择福建省莆田县南日岛垦区内池塘一个 ,面积6.7ha ,南北…  相似文献   
53.
青岛文昌鱼的生活史──年龄、生长和死亡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于1989年8月-1990年7月对青岛文昌鱼的生活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岛文昌鱼种群由4个齿组组成,它至少生产4a以上,甚至可达6a左右。(2)在Ⅰ、Ⅱ齿时生长较快,平均年生长13-15mm,Ⅲ龄后生长速度减慢,即使同一年龄组的文晶鱼,在不同季节其生长速度也不同。(3)在冬春采集的文昌鱼中Ⅲ龄组的峰值较小。(4)繁殖季节过后,老龄文昌鱼因衰老而死亡。  相似文献   
54.
海带雌配子体对吲哚乙酸反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吲哚乙酸(IAA)对高等植物细胞的刺激作用已有不少研究。它对某些藻类的效应也有一些观察。例如Provasoli(1958)的实验指出,低剂量吲哚乙酸对石尊(Ulva lactuca)有刺激生长的作用,浓度较高时(0.3mg/升)则有抑制作用。Conrad等的实验指出,吲哚乙酸(3mg/升)可以促进丝藻(Ulothrix subliblssima)的生长,提高湿重13倍。  相似文献   
55.
海水盐度对牙鲆仔稚鱼的生长、存活率及白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王涵生 《海洋与湖沼》1997,28(4):399-405
1993年11月20日自鹿儿岛养殖业购得自然产卵获得的牙鲆受精卵,经空运、陆驼至福冈的九州大学附属水产试验所,仔鱼翌日孵出,3d后开口。以此材料观察研究试验室条件下不同海水盐度对牙鲆仔稚鱼的生长,存活率及白化率的影响。试验分4组,盐度分别为:1组(自然海水对照组),30.5-31.8;2组,26.0:3组,21.0;4组,16.0。每组设2个重复,使用1001透明玻璃钢水槽,每槽放2000尾刚开口  相似文献   
56.
马氏珠母贝家系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单对配对方法建立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第一代家系7个,对家系间的生长和家系内大小变异进行了分析比较。7个家系的壳高大小顺序为F15>F20>F18>F19>F12>F17>F21,总重大小顺序为F15>F18>F19>F20>F12>F17>F21。在同批家系中,F15的壳高、总重显著大于其它2个家系(F12、F17)(p<0.05),其壳高比F12大11.64%,比F17大16.01%;其总重比F12重27.40%,比F17重38.98%,而且其个体大小变异较小,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是一个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F18在壳高和总体重上比F19大2.88%和19.49%。F20显著大于F21(p<0.05),壳高比F21大19.49%,总重大53.72%,该家系生长较快,可通过进一步的选择培育成一个生长快、个体大的家系。  相似文献   
57.
蓝杆藻113菌株为海洋微藻,实验室培养证明其单位体积胞外多糖产量高。用改进的F/2改良培养液培养,添加70g/L时的NaCl盐度是该菌株胞外多糖释放的最适盐度。不添加NaCl时的盐度是菌体细胞生长的最适盐度。NaNO2营养限制抑制该菌株细胞的生长,促进该菌株胞外多糖的释放。NaH2PO4营养限制抑制该菌株细胞的生长,但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不明显。MgSO4营养限制则同时抑制该菌株细胞生长和胞外多糖释放。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蓝杆藻113菌株胞外多糖的生产及该菌株其它方面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8.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D.)雌性三倍体与雄性二倍体交配,细胞松弛素B抑制其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产生的二倍体、三倍体及非整倍体3个群体进行了同工酶研究。二倍体、三倍体及非整倍体群体在6个多态位点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255±0.087,0.286±0.097,0.275±0.089,三倍体的杂合度高出二倍体约12%,表明多倍体诱导能增加诱导群体的杂合度。但在单个位点上,三倍体的杂合度不一定高于二倍体;在各自群体内,平均杂合位点数与生长间无明显的相关性,单个位点上的杂合子也未完全表现出其生长大于纯合子,且差异不明显(p>0.05)。因此,合浦珠母贝三倍体的快速生长难以完全用杂合度增高假说解释,只能说明诱导处理能使三倍体的杂合度增高,而能量再分配和"巨型性"可能对其快速生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非整倍体群体的杂合度高于二倍体群体,但其生长却小于二倍体,其原因可能是染色体的增减对机体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作为黄海的代表性冷温性鱼类,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的资源量近年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幼鱼所占比重较大,种群丰度及补充都受到黄海冷水团的影响,作为2龄性成熟鱼种,探究其当年生和非当年生幼鱼分布和生长的季节变化及与黄海冷水团的关系对了解大头鳕的资源变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16年10月、2017年5和8月的调查结果,分析了黄海冷水团存在时期的海洋环境特征与大头鳕幼鱼分布及生长特征的关系。研究显示,春季,幼鱼主要分布于青海渔场、石岛渔场和连青石渔场,非当年生幼鱼和当年生幼鱼随栖息地水深分别呈东西两区块分布。夏季,幼鱼主要位于122.00°E以东、底温低于10℃的黄海中部较深海域,有少部分分布于黄海北部,这与黄海冷水团强盛时期南北低温中心的位置有关。秋季,黄海北部大头鳕幼鱼的渔获量明显减少,仅在石岛渔场和连青石渔场大头鳕的种群密度仍较高。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GAM)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盐度对大头鳕幼鱼的资源丰度指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有显著影响,当栖息地水域盐度在31.90和32.80附近,底温在8.5℃左右时,大头鳕幼鱼的CPUE较高。体长-体重关系显示,春季,幼鱼呈负异速生长,夏秋季呈正异速生长,黄海冷水团强盛时期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及初级生产力造成的丰富饵料可能是导致大头鳕夏秋季b值较高的原因,因此黄海冷水团的季节变化对大头鳕的分布和生长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0.
对虾塘COD的变化及其对对虾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对虾(Peluleus chinensis)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和产量,化学需氧量(COD)值则是对虾塘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作者于1988~1990年在深圳市福永新和虾场对对虾塘COD的变化及其对对虾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制订对虾养殖稳产高产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