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633篇
测绘学   427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427篇
地质学   776篇
海洋学   932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340篇
自然地理   30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05年   3篇
  1900年   3篇
  1897年   7篇
  1880年   2篇
  1877年   7篇
  18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用16S rRNA基因的内切酶图谱快速鉴别几种对虾病原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坎普氏弧菌是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实验室于1989-1990年自对虾养殖场中国对虾红腿病心脏及血淋巴中分离并鉴定的菌株,副溶血菌和溶藻胶弧菌两菌株于1994年9月得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为建立快速、准确的中国对虾病原菌的诊断技术,根据几种细菌的16SrRNA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该基因的多聚酶反应的引物PL1和PL2。并用该对引物分别从坎普氏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胶弧菌的DNA要品中扩增出分  相似文献   
32.
对7株赤潮原甲藻28S rDNA 5'端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eBank上获取14个原甲藻28S rDNA序列,用NJ法和ME法构建了原甲藻属的系统树,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株原甲藻28S rDNA扩增序列长度为950~958 bp,通过NJ法和ME法构建的系统树完全一致.大部分分离自不同海域的同种原甲藻的序列高度保守,而不同种间在序列高变区却有较大的差异.但来自南海海域的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与分离自其他海域的株系序列差异较大,甚至超出了有些种间的差异.由28S rDNA高变区获得的序列,有望成为浮游植物特异性分子探针设计的良好靶区域.  相似文献   
33.
10种石斑鱼系统发育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探讨石斑鱼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测定了此亚科中具有代表性的石斑鱼属、鳃棘鲈属、九棘鲈属、驼背鲈属和白线光腭鲈属等5个属10种石斑鱼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了这些序列的特性,运用Kimura 2-parameter模型,以邻接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九棘鲈属与鳃棘鲈属位于系统进化树的基部,与石斑鱼类其它类群亲缘关系较远;驼背鲈属与白线光腭鲈属网结于石斑鱼属构成的分支中。  相似文献   
34.
ComparativeresearchonkaryotypeinthreespeciesofArcidaeZhengJiasheng;WangMeilin;GuoDanhong;XuXimindandGaoQinglanAbstract:Byair-...  相似文献   
35.
Diagnosis of iridovirus in large yellow croaker by PC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rapid and sensitive PCR-based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LYCIV) is described,which involves the amplification of a 295 bp fragment of the LYCIV ATPase gene from DNA isolated from naturally infected fish spleen.Sequencing of LYCIV ATPase gene fragment showed it shared 100% nucleotide sequence homology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of the ATPase gene of red sea bream iridovirus(RSIV) and sea bass iridovirus(SBIV),suggesting that LYCIV was homologous with RSIV and SBIV at least in part of the gemone.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PCR procedure were tested on the iridovirus-infected fishes,the expected fragment was detected from spleen DNA samples of infected fishes,whereas no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 from healthy fish spleen DNA,white 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es(WSBV) DNA and pseudorabies virus(PRV) DNA.Detection limit of this method was 10-7 ng positive plasmid DNA containing target sequence,equal to about 100 virions.In the infected experiment,first positive detection(1/4) appeared at Day 3 post-infection,all fish(4/4) tested positive at Day 7,however obvious symptoms were observed at Day 8,so LYCIV infection could be detected prior to the appearance of obvious symptom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PCR method could be used for early,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LYCI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36.
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南海不同海区的两个地理群体耳鲍(Haliotis asinina)18S rRNA基因全长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将耳鲍18S rRNA基因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收录鲍的18SrRNA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南海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与耳鲍H.asinina isolate H11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的相同率高达98%;同一地理群体内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不同地理群体间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在碱基组成上的相似率为99%,仅在某些位点处发生了碱基替换,即腺嘌呤(T)被鸟嘌呤(G)替换;同时,将这两个不同群体中耳鲍的18S rRNA基因与泰国耳鲍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之间也只是发生了碱基替换。  相似文献   
37.
东海原甲藻cDNA文库构建及尝试性ES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是中国沿海频繁发生的大规模赤潮的原因种之一,大规模分离鉴定东海原甲藻功能基因是理解东海原甲藻赤潮形成过程和机理的重要基础。取对数生长期藻体,经微量总RNA抽提、cDNA合成、cDNA扩增和克隆等步骤,构建了东海原甲藻cDNA文库并进行了尝试性表达序列标签分析。从含有约5000个转化子的文库中随机取150个测序,获得126条EST序列。经网上BlastN及BlastX分析,共发现11个是已知功能的基因的标签。这些基因与东海原甲藻生长发育、物质转换和能量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38.
每几个不同种的雌性克隆对高温(22℃、24℃、26℃)的适应力有所差异。大西洋沿岸的Laminariahyperhoren和L.sacchrina雌性克隆较太平洋沿岸的L.japonica、L.angustata和L.ochotensis雌性克隆明显地不耐高温,遗传性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这种遗传性差异是海带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同一物种L.japonica和L.japonicaCⅡ两种雌性克隆在24℃条件下,在第24天其死亡率分别是40.2%和25.2%,X~2=12.25,P<0.001,差异是高度显著的,说明这种不同是遗传性不同所致,而且属于物种内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9.
提出由公用计算机系统支撑的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模型。以一个假想系统LASO(青岛海洋大学未来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为例。阐述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0.
无舵翼水下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舵翼水下机器人的各种不同任务要求下的路径跟踪控制进行研究。通过模拟人的运动行为,建立了虚拟避碰声纳模型。根据地形跟踪的方法提出基于虚拟声纳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并通过考虑纵向速度对于其他各个自由度运动的影响设计了运动控制器。通过海上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对于无舵翼水下机器人是可以满足实际需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