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1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450篇
测绘学   621篇
大气科学   590篇
地球物理   753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346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78篇
自然地理   3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sight into the dynamics of the Antarctic Coastal Current (ACoC) is achieved by quantify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its driving mechanisms to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its barotropic and baroclinic components. These mechanisms are sought out in the local wind, the sea-ice concentration, wind curl of the Weddell Gyre (Sverdrup transport) and the thermohaline forcing related to warming/cooling and ice melting and freezing. These driving mechanisms induce most of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both the barotropic and baroclinic components of the ACoC by deepening the pycnocline towards the coast and sharpening the baroclinic profile following thermal wind balance. The resulting coastal current has mainly a barotropic transport (82%) and a major annual cycle, which explains 37% of this component's variability (tides and other high-frequency events generate 40%). The wind contributes with 58% of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barotropic component and 23% of the baroclinic; the sea-ice concentration contributes with 8% and 18%, respectively; Sverdrup transport with 4% and 30% and the thermohaline forcing with 30% and 29%.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obtained with analysis of fifteen CTD sections (potential density and geostrophic velocities) of RV-Polarstern obtained between 1992 and 2005, as well as composite, spectral and harmonic analyses of 9 years of time series from moored instruments (current speed and temperature), wind speed,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sea-ice concentration of satellite imagery.  相似文献   
992.
主电站作为海洋石油开采平台最重要的核心组成,为整个平台提供动力来源,是保证平台能够正常运转的心脏器官。从机组类型、特点,以及相应的工作原理等几个方面对海洋石油开采平台上的主电站作了简要的描述;依据相关基础数据,结合锦州25—1南油气田的特点,对油气田进行了电负荷分析,得出油气田设计所需要的典型电负荷量以及相关的数据;通过对机组容量、负荷率、备用率、机组占用平台面积、机组重量等几个参数的比对,从往复式发动机电站机组和燃气透平机电站机组中优选出了主电站机组方案。通过对锦州25—1南油气田主电站方案优选的详细阐述,为海洋石油开采平台主电站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3.
一种基于微细光缆的固定式深海观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利用微细光缆实现深海观察的小型装置.阐述其系统组成、工作方式及利用微细光缆实现深海视频信号和数据的传输过程以及其研制的关键技术,展望了此种深海观察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4.
地震观测环境对地震台地震记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地震观测环境对地震台地震记录的影响,论述了地震观测环境对地震台地震记录的重要性.为确保地震台记录的安全可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澳大利亚南极科学数据管理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概述了澳大利亚国家南极数据政策、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实施策略与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南极数据工作的发展与实效,并回顾了中国的极地数据管理工作,初步表明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框架是顺利开展数据管理与共享工作的基础,完全基于Web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对科学项目的管理与研究成果的产出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看出,国家层面的数据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有明确的国家数据政策作引导;需要建立各种相应的数据标准与规范以及基于Web的数据管理、共享与服务平台;当然更离不开一支进行数据管理、服务与技术支持的专业队伍,并通过工作绩效评价系统对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和考核。其中,为数据(集)编写完整、准确的元数据始终是数据管理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96.
在中长基线的GNSS动态相对定位中,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误差的相关性会下降,导致模糊度无法快速固定,定位性能下降。在多GNSS参考站条件下,可以通过自适应选择距离更近的参考站,形成更加合理的基线,以保障RTK定位的精度。为解决换站后重新初始化模糊度所带来的定位结果重新收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GNSS RTK实时自适应参考站换站算法,引入原参考站与新参考站之间的双差模糊度作为辅助,从而得到准确的新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的双差模糊度先验信息,避免了换站后模糊度的重新初始化,得到了连续的高精度定位结果。该方法可适用于实时定位,能够满足大范围RTK高精度连续定位的需求。利用香港CORS站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换站算法能够克服换站导致的定位重收敛问题,且能够保障换站前后获得连续的高精度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曹小曙  张凯  马林兵  闫小培 《地理研究》2007,26(6):1265-1274
选取广州火车站和广州东站地区为研究案例,利用相似性指数和均质度概念,分析了广州站和广州东站地区建设用地功能组合及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广州站地区用地功能组合呈现以两类用地为主的混合化及两类以上用地组合的复杂化状态,广州东站地区以两类混合化用地为主;广州站与广州东站地区用地类型多数与居住功能相组合,使得在车站本身交通流量的基础上叠加了居住区交通流量;广州站地区各类建设用地在空间上呈片状的组团结构分布,根据网格斑块的破碎程度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西北部的网格斑块较为破碎,东南部斑块相对完整;广州东站地区中部网格斑块相对完整,周边地区相对破碎;广州东站地区的对外交通用地分布较为紧凑;广州站和广州东站地区各种用地类型在均质程度上表现出较大不同,绿地和居住用地空间分布相对较为紧凑,而其他用地类型空间分布则比较破碎,广州东站地区各用地类型组团均质度均值一般都大于广州站地区。火车站地区极易产生土地利用低效和空间结构混乱状况,广州站地区建设用地功能组合的复杂化程度高于广州东站地区,广州东站地区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8.
摄影全站系统是成熟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与高精度工程测量仪器(全站仪)的集成,可以实现无接触和无控制测量,对摄影测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GFF-7000I摄影全站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简单测量模式和标准测量模式进行了不同距离上的精度测试,对摄影全站系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区域气象站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兰州市气象局区域气象站的建设情况。根据建设区域气象站的经验,针对建站过程中出现的设备选型和要素选择、站址选择、通信方式选择等问题及提出了解决办法;针对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库管理、数据传输监控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根据实际运行开发数据传输监控系统的一些应用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00.
结合一例航测工程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对精密单点定位(PPP)应用于GPS辅助航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P的动态定位结果同双差解的符合精度达到cm~dm级,而且将PPP的解算结果应用到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中,也取得了同双差方法相当的精度。因此,PPP应用于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