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4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天山乌鲁木齐河融雪和河川径流的水文化学过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刘凤景 Willi.  M 《冰川冻土》1999,21(3):213-219
研究结果表明, 含 Ca C O3矿物的溶解作用在乌鲁木齐河源区居主导地位 尽管融雪径流的 “离子脉冲”作用可以释放峰值强度达 3~4 倍的 S O24 和 N O-3 流, 并且引起了总控断面河川径流与之相像的“离子脉冲”现象,但河川径流仍然呈现弱碱性;河源区强烈的含 S矿物的氧化溶解作用,产生大量的 H+ ,被含 Ca C O3矿物的溶解作用所缓冲, 未引起河川径流的酸化乌鲁木齐河以冰川站为界, 以上地区的水文化学过程为矿物的侵蚀- 溶解过程,以下则发生部分矿物的沉淀,如 Ca C O3的沉淀 Ca C O3 的沉淀作用一定程度上又增强了河流的酸缓冲力   相似文献   
32.
天山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径流组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山南北坡的两个典型流域降水、地下水、河流、融冰雪水δD和δ18O及水化学检测,基于同位素径流分割模型定量分析了年内径流组分特征。结果表明:(1)两条河流的径流组成中地下水为构成径流的主要成分,其次是冰川融水,融雪水及降水,但南北坡径流组分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乌鲁木齐河流域中冰川融水的比重要大于黄水沟流域,对气候变化响应明显。(2)两条河流在不同季节径流组分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春季径流组分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3.
航班时刻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其数量和价值与空域和机场设施资源紧密联系,是航空公司创造收益的前提和保障。深入分析航班时刻资源有助于揭示航空资源的时间空间配置模式与利用潜力。以乌鲁木齐机场为研究对象,收集航班信息数据,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评价乌鲁木齐机场时刻资源与航线布局现状,以不同时段为时间单位,考察机场24 h内航班时刻资源配置结构,总结其时间结构分异特征与形成机制;从空间角度分析机场航线布局结构与时刻分异特征,重点分析机场未来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境外航线布局与时刻资源分配的潜力。研究表明:航班时刻资源具有时间异质性,大致形成高峰航段、黄金航段或低谷航段等时刻类型,这与时刻分配规律、旅客出行行为习惯有关;航线布局具有空间分异特征,存在联系密集区和稀疏区,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机场在省内、省外、国际市场空间中的不同作用有关,机场航线组织模式主要表现为省内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网状区域模式以及连接省外及国外通航城市"点对点"式航线模式。部分进出港航班时刻重叠主要集中在上午高峰航段、中午黄金航段、下午高峰航段、下午黄金航段以及晚小高峰航段,表现为这几个航段内进出港航班相对较为密集,航班进出港时刻的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航段划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用激光粒度仪对乌鲁木齐河尾闾的东道海子B剖面样品进行测试,获得机械组成的原始数据。样品粒度分布频率曲线可以分为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曲线反映了不同的碎屑物源组成和不同的沉积环境:在该剖面正态尖峰代表风沙物源,偏态宽峰代表河水物源,正态尖峰和偏态宽峰的叠加代表风沙物源与河水物源的混合,鞍状宽峰可能与深水环境有关。整个剖面反映了从约5000aBP到约200aBP湖面逐步扩大、湖水加深,碎屑物源由以风沙补给为主,逐步转为水源碎屑的趋势。剖面下部的风沙沉积层代表全新世大暖期晚期的暖干环境。约自4500aBP碎屑物源反映湖面开始扩张,4500至3100aBP显示3次快速气候波动,3100aBP之后水深增加,除1980aBP前后显示有短暂的风沙活动之外,主要反映河流碎屑入湖变化情况和湖水水深变化。  相似文献   
35.
乌鲁木齐东道海子剖面的硅藻记录与环境演变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分析乌鲁木齐河尾闾湖泊东道海子剖面的硅藻记录,结合孢粉、磁化率、烧失量和粒度分析资料,以^14C测年数据为基础,讨论了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边缘的环境演变。研究认为:东道海子地区在4900aBP~3120aBP这一时段气候较稳定,3120aBP以来,有几次波动;湖泊的高湖面期与气候的冷期对应,湖泊的盐碱度较低,硅藻以及水生、沼生植物生长较繁盛;湖泊的中湖面期与气候的暖期对应,湖泊的盐碱度较高,硅藻以及水生、沼生植物生长较稀少。  相似文献   
36.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乌鲁木齐都市圈 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经济联系强度的角度出发, 运用分形理论对乌鲁木齐都市圈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 计算 了都市圈内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对比分形的自相似特征, 分析了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 布情况, 指出都市圈存在中心城市辐射力不足、对其他城市发展带动力弱等问题。结合产业的相 似度, 探讨了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优化方案, 结果表明乌鲁木齐、米泉市、昌吉市作为一个 经济区统一规划, 经济联系强度分维值是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的近2 倍, 都市圈空间结构明显优 化。在对优化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发现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扩散的空间特征: ( 1) 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以及周边地区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接受能力, 随距离增加呈现 出按指数函数衰减; ( 2) 梯度扩散与城市的等级规模有关, 城市等级规模小, 对经济辐射的接受能 力弱, 可能出现跃迁现象。在经济扩散过程中, 两种特征同时并存, 前者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7.
王钦强  沈军 《内陆地震》2012,26(1):75-82
隔震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地震工程最重要成果之一,是一种经济、可靠、有效的防震减灾技术,但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对其成熟有效性和经济性等不够了解。通过分析相应的规范、标准和隔震工程实例在破坏性地震中的表现来说明隔震技术的成熟性,通过对已建隔震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对比,分析了隔震技术的经济性,结合隔震技术优点与乌鲁木齐地区特殊的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危险性,提出在乌鲁木齐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8.
建立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场规模的扩大,客货运量的大幅增加,航线网络在全球的扩展,机场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引起机场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随之改变,最终逐渐形成一个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临空经济区域。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是全国第5大门户机场,但长期以来仅作为航空运输的节点,功能单一,机场周边地区的经济并未得到长足的发展。首先介绍了临空经济区的概念和发展背景,总结分析国内外大机场周边发展临空经济的经验,然后结合乌鲁木齐机场和腹地经济的现实情况,提出建立乌鲁木齐机场临空经济区的构想,并就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9.
Ice and snow chemistry of alpine glaciers is crucial for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hange. Fresh snow samples were weekly collected from Urumqi Glacier No.1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Xin- jiang, China, and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major ions, mineral dust, δ18O and trace metals wer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ions in the snow are Ca2+ SO42- NH4+ NO3- Cl- Na+ Mg2+ K+, in which Ca2+ is the dominant cation, and SO42-is the dominant anion. All major ions have close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each other except NO3-. δ18O show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ir temperature chang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Mineral dust particle and major ionic concentrations in fresh snow have obvious seasonal change,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in spring but low concentration in summer and autum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hemical mass input from Asian dust activity to snow is very significant. Temporal changes of trace metals in fresh snow, e.g., Cd, Pb, Zn, Al, Fe, have shown that human-induced pollution of central Asian region also has large contribution to the snow chemistry on alpine glacier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相似文献   
40.
以煤矿钻孔煤样瓦斯数据及井下实测瓦斯含量为依据,分析了乌东矿区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认为区内以七道湾背斜、八道湾向斜和F2逆冲断层为主要构造形迹,并控制了煤层的赋存状态和瓦斯分布规律;八道湾向斜南翼地层倾角陡近乎直立,地层局部倒转,有利于瓦斯逸散,而北翼煤层倾角缓,且受到矿区南部碗窑沟逆冲断层(F2)挤压作用,断面形成瓦斯的"隔挡"面,阻断了瓦斯的逸散通道,造成向斜北翼瓦斯含量高于南翼;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各矿向下延深开采,瓦斯涌出量将会逐渐加大。因此,掌握矿区的瓦斯地质规律,对其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