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334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5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是我国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一个新的国家地球化学填图计划,该计划实施20年来,在支撑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土地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立法、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著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链。本文从计划的提出背景、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进展、调查技术的进步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与质量控制方案的完善等方面回顾了该计划的发展历程。从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4个方面对调查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全方位介绍了调查应用成果在土地管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地方病防治、油气勘查、固体矿产勘查等7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在调查技术革新、评价方法创新和调查与研究融合三个方面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2.
中国内地已经成长为澳门最大的客源市场。论文依据澳门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并运用计量地理学及因子分析相关方法综合分析中国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南沿海省区仍将是澳门的主要客源地,从2011至2016年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空间均衡重心点逐渐向北-向西移动,中国内地客源市场北方省区、中西部省区游客赴澳门旅游的市场潜力不断增大,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空间集聚程度日益离散,经济发展基础及消费能力是影响中国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3.
健康是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了解“一带一路”成员国的居民健康状况,是探讨“一带一路”成员国之间健康医疗合作的重要基础。本文选择了4个代表性的健康状况指标(出生期望寿命、总生育率、过早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结核病发病率),利用Moran's I指数、Getis-Ord G指数对“一带一路”135个成员国的健康状况进行时空统计,分析了健康状况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了健康状况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① 2000—2016年“一带一路”大部分成员国的各项健康状况指标均朝着改善和优化方向发展;健康状况指标均呈现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② 总体而言,在“一带一路”成员国中,欧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最好;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良好;亚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结核病发病率较高;非洲国家的居民健康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仍处于较低状态。因此,“一带一路”成员国应进一步加强健康医疗合作,共同推动健康丝绸之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4.
城市是游客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把握游客在城市间流动特征是探究区域城市旅游联系、明确旅游影响区域发展的作用机制与优化未来城市旅游发展布局及策略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借助聚类法、挖掘算法与网络分析法,以地理标记照片为研究对象,对泛长三角区域52个地级城市入境游客空间特征从分布、类型、流动、意象等视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依据入境游客聚集程度泛长三角区域可被划分为入境旅游核心区、次核心区与边缘区,其中,核心区与区域经济中心高度吻合,次核心区旅游资源特色突出,边缘区旅游发展潜力较高。同时,入境游客流动网络密度由中部核心区向外部边缘区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包含四等级的网络层级结构。且各省市区域内部入境游客分布与流动也呈现差异化特征,并与各地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和服务接待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最后,入境游客意象分析也在一定程度印证出目的地最本质的地方性特征对入境游客空间分布和流动特征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5.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以收入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但贫困具有多维性、动态性的特点,开展农户贫困动态变化研究对新时期农村贫困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基于2010—2018年河南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从收入、生活条件、教育3个维度构建农户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和面板Logit模型对贫困状态类型转移及家庭陷入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多维贫困比单维贫困(尤其是收入贫困)更能准确反映农区贫困状况;② 2010—2018年间,单维贫困发生率与多维贫困发生率之间差距不断扩大,这很大程度与教育贫困发生率大幅上升,而生活条件贫困、收入教育贫困和三维贫困明显下降有关;③ 单维贫困家庭更易转入教育贫困,多维贫困家庭更容易转入教育生活条件贫困;④ 农户贫困的发生是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同类型贫困发生的影响因素有显著差异。与单维贫困发生相比,多维贫困发生受到更少因素的显著影响,并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更大。上述结论意味着新时期扶贫工作重点转向多维贫困的同时,应依据贫困类型制定具体扶贫措施,尤其重视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供给。  相似文献   
126.
有效分析城市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分布特征和活动模式对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和揭示空间隔离现象有着极高的价值。但人群活动和社会经济等级数据较敏感,使得以往研究仅停留在宏观层面,难以合理划分人群经济等级并对其空间分布和活动模式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以深圳为研究区,基于空间位置关联分析方法,耦合手机信令数据和细尺度房价数据实现了人群经济水平的准确划分,通过计算活动指标定量的分析了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空间分布和行为活动特征。研究表明:深圳市不同经济水平人群活动分布与各行政区经济发展相关,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深圳市不同经济水平人群之间活动模式存在差异,活动范围、出行距离、出行速度与经济水平存在正向相关;高经济水平人群职住地点相距较远,存在跨行政区分布的现象。本研究分析了城市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活动模式,对城市规划和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7.
We emplo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to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subsistence fishing social network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fishers’ emic perceptions of fishing expertise and their position in network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were employed among the Tsimane’ Amerindians of the Bolivian Amazon. A multiple-regression 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gender, kinship, and age homophilies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fishing networks. 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ishers’ expertise, their sociodemographic identities, and network centrality. We found that fishing networks are gendered an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fishers’ expertise and centrality in networks, an association that is more striking for women than for men. We propose that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broad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 that shape the intracultural distribution of fishing expertise, as well as natural resource access and use.  相似文献   
128.
中国住宅出让地价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2009~2013年招、拍、挂出让的住宅用地数据,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单元,建立区域住宅地价综合模型,选取地价水平、地价增长率和交易宗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综合分析了中国住宅出让地价的发育特征,利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了各类地价发育形态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住宅出让地价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城市群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城市群内部围绕中心城市增长等空间格局特征;中西部地价高增长的单元多于东部,西北、东北中南部、四川盆地、河西走廊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地价高增长的聚集区;住宅市场活跃度呈阶梯状变化,活跃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长三角、长江中游、辽宁中部、哈尔滨、成渝、滇中、呼包鄂等城市群。根据综合特征,中国住宅出让地价空间发育可分为成熟稳健型、发展完善型、成长发展型、萌芽起步型和成长受阻型5类,相邻发育形态在空间关系上表现出互为邻里的特征。各类发育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显著。区位条件、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是地价发育成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均GDP、国土开发度提升将促进地价形态发育程度;而人口吸引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将导致地价形态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29.
程绍文  李艳  张晓梅  李照红 《地理科学》2017,37(10):1569-1576
以武当山为研究案例地,通过游客问卷与访谈调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定量分析武当山旅游体验对游客认知、思想、行为意愿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 武当山游客的旅游动机有宗教朝圣、文化体验、娱乐放松及感情交流4类;② 宗教文化旅游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及对道教文化的认知、态度及践行意愿;宗教文化旅游对游客的影响强弱因动机而不同,自强至弱依次为宗教朝圣、文化体验、感情交流及娱乐放松。  相似文献   
130.
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作为传播信息和规范观赏行为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和衡量景区服务水准的重要因素。借助实地考察与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为例,综合利用文献分析和数理统计验证,拟定11项安全标识测量指标以调查游客对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感,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普遍认同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重要性,但多是从利己角度的直观考虑;游客对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认同度低,安全标识系统各构成要素急需改进,尤其是安全标识的设计和功能;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度并不完全受人口统计特征影响;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度受游客出游频率和旅游形式影响。建议文化遗产景区从完善安全标识布局和基本功能、强调景观感设计、规范安全标识系统文字和色彩、改进标识的视觉尺寸和开展定期检查维护方面实施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