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FY-2E卫星云图资料结合常规资料分析2013年11月16-20日影响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暴雪过程是由东北气旋与高空槽加深成涡共同作用产生的。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在东北地区交汇,高空槽加深成涡,地面低压迅速发展,进入日本海后明显加强,并产生偏东回流,从而在黑龙江中东部地区产生一次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大的暴雪天气。水汽图像上看出高空卷云区与正涡度平流相对应,促进地面低压的发展。可见光图像上看出低空水汽输送,前期是由偏南气流输送日本海的水汽,后期是由偏东气流输送日本海的暖湿空气。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试管和红外加热的多孔控温消解炉的简单装置消解植物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测定其中的主量和痕量元素,对消解温度、消解时间、消解溶剂、样品取样量等条件进行考察。用植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前处理及测定,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吻合。方法不仅能同时测定B、Ba、Ca、Cd、Cu、K、Mg、Mn、Na、Ni、P、S、Zn、CoSr、Pb、Cr等元素,还适用于Hg、As挥发性元素的消解测定。方法的精密度(RSD,n=10)≤10%。  相似文献   
13.
地形降水试验和背风回流降水机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子良 《气象》2006,32(5):10-15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模式)研究了湿气流过山脉地形和地形降水的产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形降水是水汽、气流和地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小山脉地形降水主要发生在山脉的迎风坡,表现出典型的迎风降水和背风雨影特征。而回流降水天气是湿气流过大的山脉地形的产物,大的山脉地形有利于风切变临界层的产生,地形降水并不只是简单的上坡降水,还有背风回流和背风波降水机制。  相似文献   
14.
A series of 17-yr equilibrium simulations using the NCAR CCM3 (T42 resolution)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gional scale impacts of land cover change and increasing CO2 over China. Simulations with natural and current land cover at CO2 levels of 280,355, 430, and 505 ppmv were conducted. Results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major climate fields (e.g.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wind speed) on a 15-yr average following land cover change. We also found increases in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in the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due to land cover change. Increases in CO2 affect both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so that changes in the diurnal range are small. Both land cover change and CO2 change also impact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with increasing CO2 tending to lead to more intense precipitation and land cover change leading to less intense precipitation-indeed, the impact of land cover change typically had the opposite effect versus the impacts of CO2. Our result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inclusion of future land cover change scenarios in long-term transitory climate inodelling experiments of the 21st Century. Our results also support the inclusion of land surface models that can represent future land cover changes resulting from an ecological response to natural climate variability or increasing CO2. Overall, we show that land cover change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gional scale climate of China, and that regionally, this impact is of a similar magnitude to increases in CO2 of up to about 430 ppmv. This means that that the impact of land cover change must be accounted for in detection and attribution studies over China.  相似文献   
15.
在数值计算成果的基础上,对阻力圆盘浮力射流的流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基于轴线流速的变化规律将盘后流场分为3个区域:回流区、过渡区和自相似区。得到了回流区的长度随弗劳德数F0、孔口直径D/d以及盘离孔口的距离H/d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了工况为H/D=1,D/d=2,6和H/D=3,D/d=2在不同弗劳德数F0条件下的横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和达到自相似区的最小长度;结果表明弗劳德数F0的大小是决定绕流流态的主要因素;同时分析了由正常绕流发展到非正常绕流的压力场变化,发现由于弗劳德数F0的增大而导致流场中出现的第三个负压中心的大小和位置与绕流是否能正常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2002年12月份北京出现的1841年以来历史上最长的连续6天的降雪天气进行了合成分析和诊断分析。北半球合成环流形势显示,连续降雪发生在东亚稳定的纬向环流形势下,其上游地区强大经向环流和阻塞高压使中纬度东亚和西太平洋纬向环流得以维持。东亚合成环流的垂直结构表明,连续降雪期间华北地区始终处于锋区中,并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散度场垂直分布结构。卫星水汽云图显示出有水汽通道向河套倒槽云系输送水汽。华北地区的诊断分析表明,地面和边界层中山东地区分裂高压南侧向北回流的偏南气流是造成降雪的主要水汽通道。变形场的流场结构使水汽在北京附近辐合。垂直剖面展现了华北回流降雪天气近地面层的浅薄的冷空气垫,和暖湿空气回流在冷空气垫上的爬升,并在其上形成一个浅薄的饱和层。  相似文献   
17.
RBF神经网络的汛期旱涝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分析广州2003年1~6月的SO2、NO2和PM10指数,发现(1)SO2、NO2和PM10具有非常好的同步变化关系,且以NO2和PM10的相关最大。(2)从月平均值来看,PM10是整个时段的主要污染物,SO2次之,NO2最小(1月除外);PM10和NO2呈现出逐月减小趋势,SO2变化平稳。主要讨论PM10指数的变化。(3)从月方差值来看,SO2、NO2和PM10的最大值均在1月,次大值在2月。(4)给出了几种地面气压型,结论显示主要清洁时段出现在锋区强风型,主要污染时段出现在脊内回流型。在脊内回流型下,若由前期的静风转吹东南(从东到南)风时,指数会增大。  相似文献   
18.
分析1998年11月26日沈阳桃仙机场冻雨天气形势、高空气象要素场,提出冻雨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崔军文 《地质论评》1994,40(2):106-110
在综述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观点和模式后,依据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和岩石圈组构特征,提出了高原隆升的新的动力学模式——岩石圈深层扩张模式。其基本观点是强调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造成岩石圈组构和变形的不均一性及岩石圈中存在的碰撞→收缩(重力不均衡)→伸展(均衡调整)的正向转变和由伸展→收缩的逆向转变的反复交替。据此将青藏高原的造山带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喜马拉雅型、冈底斯型和昆仑型。  相似文献   
20.
一次平流雾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宋润田  金永利 《气象科技》2001,29(3):36-39,50
利用多普勒声雷达所获取的时间、空间(垂直方向)较为密集的实时资料,分析了1997年12月18日平流雾的温度场和水平风场特征,指出分布于逆温主体内系统性较强下沉运动是逆温增强和维持的主控因子,分布于逆温层和近地层内的系统性上升运动是逆温大幅减弱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