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塔里木盆地吐依洛克组发现沟鞭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吐依洛克组化石罕见,以前依据岩性将其定为晚白垩世。郝诒纯等(2001)、郭宪璞(1990)根据在该组所产的有孔虫、介形虫等化石组合,将该组时代划为古新世,并将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划在该组与依格孜牙组之间。本次在该组命名剖面—吐依洛克剖面上部岩性段发现了20余种沟鞭藻化石,增添了新的古生物门类和生物地层材料,这是带有白垩纪与古近纪过渡色彩的沟鞭藻化石组合,其所反映的古环境是温暖的近岸滨海—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12.
龙门山中、南段中-新生代隆升史:来自裂变径迹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哲民  郭宪璞  乔秀夫 《岩石学报》2011,27(11):3471-3478
运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对龙门山中、南段中生代地层内的磷灰石、锆石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热历史模拟,结果表明:①龙门山中、南段天全、怀远一带中生代地层最主要的强烈隆升阶段为喜山晚期,与该区的强烈构造运动时期相一致;②怀远镇西南侧及西侧剖面,喜山晚期强烈隆升阶段的时间自西侧的20Ma左右开始至东侧的7~5Ma开始并延续至今,开始强烈隆升的时间自西向东逐步变新;与龙门山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在时空上具向东前展式渐进推覆的特点相对应;③部分地区存在163~155Ma、140~77 Ma、55~22Ma的隆升事件.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北缘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亦即中生界—新生界界线,是全球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塔里木盆地北缘的这一界线,由于上白垩统是否存在、巴什基奇克组和塔拉克组的时代等问题存在较大分歧一直悬而未决。本文通过对巴什基奇克组和塔拉克组首次发现的钙质超微化石、化学地层学及事件地层学等的研究,确定了本区上白垩统的存在,并将白垩系—古近系的界线置于巴什基奇克组与塔拉克组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与陆-陆碰撞作用相关的盆-山构造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陆碰撞作用是导致大陆岩石圈各种地质作用发生的最重要的驱动机制,如何识别和标定陆-陆碰撞作用,特别是其四维时空演化,是地学界长期以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陆-陆碰撞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下伏地块沿陆内俯冲带的强烈下插(俯冲)和上覆地块沿陆内俯冲带的不断仰冲(逆冲扩展),在垂直俯冲带方向出现盆-山相间的构造格局和MOHO的弯曲、错断。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详细论述了在仰冲(逆冲扩展)和俯冲作用过程中,盆地坳陷、山体抬升、MOHO上抬和下坳等各种位移量和位移速率之间的耦合关系及盆地中心的迁移规律。说明它们有可能成为判断或标定陆-陆碰撞作用的一种标志或尺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的是大陆边缘海以底栖有孔虫为主的化石群落与层序地层的关系。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化石群落演替和识别划分层序的主要因素。化石群落在一个完整海水进退旋回中呈机会种群落、平衡种群落、终极种群落演替变化,在化石丰度、多样度、均衡度、成壳类型等方面分异显著,与层序地层的三级层序的海进体系域、凝缩期沉积、高位体系域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化石群落的演替变化是对海洋环境变迁的能动反映。因此,化石群落的研究可以帮助识别和优化层序、沉积体系域和层序界面,从而为层序地层的准确识别划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早—中白垩世地层(白垩系一般为二分,国内外有人主张三分,国内三分条件尚未成熟.本文只是为与国外同行对比行文方便而使用早—中白垩世.)发育,是研究塔里木盆地该断代陆相地层的理想地区之一.亚格列木组过去由于化石较少,时代划分存有争议.笔者等在拜城县卡普沙良剖面首次发现该组孢粉化石之后,本次又发现51属22...  相似文献   
17.
新疆塔中卡塔克隆起加里东构造运动的古地震证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塔中顺2井、中12井、顺8井岩心中识别出奥陶系及志留系古地震记录。其中志留系中地震触发沉积物变形记录最强烈,并且出现的变形层也较密集。志留系的软沉积物变形类型有:负载构造、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碟状构造、液化底劈及混滑层。卡塔克隆起演化受断裂控制,北缘为塔中1号断裂,中部为塔中10号、2号断裂,塔中2号断裂位于隆起的顶部。顺2井位于塔中1号断裂末端、中12井位于塔中10号断裂旁。断裂活动诱发地震,志留系频繁的古地震记录表明塔中地区是一个加里东期断裂与构造隆起地带。塔里木板块内部加里东运动特点是:断裂活动、强地震、隆起与坳陷。  相似文献   
18.
东昆仑造山带西段万宝沟岩群为一套构造混杂岩, 存在基质系统和外来系统两大部分. 以往据外来系统中所产叠层石的时代将其划定为前寒武纪地层. 最近在昆仑桥地区该岩群上碎屑岩组的基质系统中发现了两个古近纪的孢粉组合, 一为晚始新世的Alnipollenites-Quercoidites组合, 另一个为早渐新世的Caryapollen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 这一重要发现进一步证实该岩群为构造-沉积混杂岩系, 其基质系统主要形成于古近纪, 造成该岩群混杂的主要期次为喜马拉雅构造期. 它对于建立和完善该区地层格架、探索东昆仑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演化及沉积环境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昆仑造山带的纳赤台群和万宝沟群为沉积-构造混杂堆积,2个群可分为基质系统和外来系统截然不同的2部分。除了古生物的差别外,从所做地球化学分析来看,两系统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和Si同位素等分析数据显示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表明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沉积环境。基质系统的地球化学指标指示了半深水—深水的外陆棚—斜坡相沉积环境,而外来系统的地球化学指标指示浅水台地相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新疆塔西南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界线的地球化学异常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的界线粘土层发现于依格孜牙组和吐依洛克组之间。这一层具有相当复杂的元素组合 ,存在诸多元素异常。它不仅是一条生物界线 ,而且是一条地球化学界线。这一异常事件层代表了白垩纪与第三纪之交的突变事件 ,具有全球的一致性和等时性 ,因而具有自然界线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