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自三叠纪以来,天山造山带在南一北向应力场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山问盆地,例如吐鲁番-哈密盆地、库米什盆地等.在这些盆地中广泛发育了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沉积,特别是侏罗纪的沉积.侏罗系除上统为红层外,主要由暗色岩石组成.这些暗色岩石包括灰色、黑色泥、页岩,碳质泥岩和煤层,它们都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对沉积和植物、孢粉化石等材料的综合分析表明,在早、中侏罗世,天山区为低山一丘陵面貌和湿润的古气候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煤的聚集和暗色泥岩的沉积.  相似文献   
42.
苏新  郭宪璞  丁孝忠 《现代地质》2003,17(4):370-377
库车前陆盆地是中国大型油气基地之一,盆地中的白垩系及古近系为盆地油气的主要储层。对本区白垩系的时代划分和沉积环境的精确确定直接关系到对油气田的规模、储量和分布范围的正确评价。本研究在前人划分为陆相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的顶部首次发现了由10属15种组成的晚白垩世海相钙质超微化石组合Arkangelskiellacymbiformis—Quadrumgartneri。此外,在由前人定为古新统—始新统的塔拉克组下段也发现了晚白垩世Arkangel skiellacymbiformis—Quadrumgartneri组合,在该组上段发现了古新世化石Biantholithussparsus。该成果既为准确确定这两个岩组的地质时代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证据,又为本区存在晚白垩世地层和海相沉积提供了佐证,表明巴什基奇克组顶部存在晚白垩世的海相沉积,塔拉克组下段属于上白垩统,上段属于古新统。  相似文献   
43.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海相白垩系及其沉积环境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此文根据有孔虫化石群系统分类、古生态及分布的研究结论,并参考遗迹化石、沟鞭藻及其它化石类别的研究成果,讨论本区海相白垩系的最低层位及海侵开始时间,指出最早海侵时期的海水分布范围和古环境特征;提出各组时代归属的初步意见,并同国内、外有关层位进行对比;探讨海水进退规程及沉积环境演变。本区白垩纪共经历四次较为明显的海水进退旋回,在森诺曼中、晚期至土仑早期形成高潮。  相似文献   
44.
新疆塔里木盆地白垩纪—第三纪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区和东北坳陷区白垩纪-第三系典型剖面的层序地层学研究,结合地震和钻井资料的分析,划分出西南坳陷区30个三级层序,东北坳陷区24个三级层序,因其所处的构造位置和沉积环境不同,两坳陷区形成的三级层序并非一一对应,不能进行大区域的直接对比。而三级层序的有序叠置构成了二级超序及其体系域,基叠置方式包括进积组合、退积组织和加积组合。通过二级超层序的研究发现,两坳陷区白垩系-第三系(中新统)可划分为4个二组超层序(SS1-SS4),并可以等时对比,所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周期也基本相同,并且与同受特提斯海水影响的西藏南部地区白垩-早第三纪沉积层序有海平面变化基本一致,即西藏西南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受特提斯构造和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共同影响。从中新世开始,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塔里木盆地相对下降,造成了两地区层序类型及海平面变化速率的不同。  相似文献   
45.
王士涛  郭宪璞 《地质论评》2015,61(6):1205-1210
本文主要报道采自新疆巴楚一间房剖面晚奥陶世恰尔巴克组紫红色瘤状泥质灰岩中具有外骨骼无颌类的头甲标本,其中一件头甲甲胄背部保存了清晰的眶孔、松果体,另外两件头甲腹部甲胄分别保存了口孔及鳃区鳃囊独立开向体外的6对外鳃孔等的外部形态构造,并初步讨论了其与国内外奥陶纪——泥盆纪具有外骨骼无颌类的异同关系。由于此次研究的头甲背部化石不具有志留纪——泥盆纪通常背甲背部前端具有的鼻垂体孔,而另外两件头甲腹部具有鳃区鳃囊独自开向体外的外鳃孔等构造特征,从而揭示了该地区晚奥陶世脊椎动物群具有的特殊性及独立性。这是自寒武纪发现以软体印模为主要特征的脊椎动物之后,首次在国内对前志留纪的具外骨骼的脊椎动物外部形态特征的详细报道。本研究对于了解、研究早期古脊椎动物的发生、演化,具有脊椎动物生物学依据及其分支系统的建立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与陆-陆碰撞作用相关的盆-山构造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 -陆碰撞是导致大陆岩石圈各种地质作用发生的最重要的驱动机制 ,如何设别和标定陆 -陆碰撞作用 ,特别是其四维时空演化 ,是地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陆 -陆碰撞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下伏地块沿陆内俯冲带的强烈下插 (俯冲 )和上覆地块沿陆内俯冲带的不断仰冲 (逆冲扩展 )  相似文献   
47.
48.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自生海绿石矿物、微量元素硼含量、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及岩性和沉积特征,进一步论证了新疆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上部和上亚旋回存在海相层,其下亚旋回上部为塔里木盆地西部白垩系的最低海相层位,推测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  相似文献   
49.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发现中白垩世缺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宪璞  姚培毅 《地质论评》1995,41(6):552,577-57552
白垩纪中期(即赛诺曼—土仑期)为全球性海侵高潮期。当时海平面迅速上升,据Watta et al.(1979),Vail et al.(1977)和Wise(1974)等人的研究,全球海平面大约上升100—300m左右。海平面的骤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古海洋面积的扩大,造成海水中含氧量的大幅度减少。汹涌的海水侵漫了三角洲地带及沿岸平原并沿河湖上逆,将当时极为繁盛的陆生  相似文献   
50.
郭宪璞 《地球学报》1995,16(1):77-86
有孔虫是塔里木盆地西部海相白垩系-古新统的最重要化石门类之一,可划分为9个群落。西文依据有孔虫壳质类型变化规律,有孔虫壳壁微量元素和群烽理统计探讨有孔虫群落有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特别是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重塑这一时期古海洋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