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本文基于D-InSAR技术,通过SARscape 521雷达影像处理平台获取了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鬃岭-勺窝集中采煤区的地表形变信息,同时采用典型形变处最新采空区、采煤巷道数据和野外调查核实方式验证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1)本文采用D-InSAR技术成功识别了纳雍县鬃岭-勺窝采煤沉陷区3处地面沉降变形隐患,其影响面积分别为P1处约为006 km2,P2处约为014 km2,P3处约为007 km2;(2)典型沉降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表明沉降中心人类活动的强度在缓慢增加,其表现在2017—2021年期间耕地、林地、水体面积减少,居民区、工矿用地、灌木林地以及设施农用地面积增加;重要地类现状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典型地面沉降已对居民区房屋道路造成了损坏,对沉陷区生活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研究D-InSAR技术在岩溶山区集中采煤区地面沉降隐患识别与采矿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保障矿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开采矿区地表环境的整治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望谟县包树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有资料显示,存在寻找萤石等重要矿产的潜力。为了推进区内萤石矿的找矿工作,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找矿靶区,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剖面测量、槽探、物探、钻探等手段,在区内发现了两套构造蚀变体(SBT),圈定了13个萤石矿体。初步查明了这些矿体的分布范围、赋存状态、规模、数量及其变化规律,估算了潜在资源。结合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分析,圈定了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及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三处成矿远景区。应用固体矿产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这些远景区的萤石矿资源进行预测,得出: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成矿概率为≤01,具有成矿的基本条件,资源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23.
黔桂交界龙胜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上部丹洲群三门街组玄武岩系内部产出条带状流纹英安岩,与玄武岩共同构成了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流纹英安岩具有过铝质、钙性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样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弱负Eu异常。玄武岩与流纹英安岩均具有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初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配分曲线的特点,指示其形成于伸展裂谷环境。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确立,结合已经发表的年代学数据,对正确进行黔桂地区地层对比、构建江南造山带西南段青白口纪构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随北方青白口系层型剖面的解体,华南梵净山群及下江群时期地层的归属成为争议较大的问题。中国地层表(2011~2014)将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下的梵净山群及相当地层(870~820Ma)与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上,南华系之下的下江群及相当地层(820~780(720)Ma)一并划归为青白口系,给前寒武系地层划分对比与研究带来不便。在湘黔桂相邻区发育一套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上至南华系(820~720Ma)间,分布广泛、出露完整、层序连续的裂谷盆地沉积建造——"下江群",为研究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天然而理想场所与物质基础。本文在对"下江群"时期的泥市群、板溪群、下江(芙蓉溪)群、丹州(高涧)群地层分区、岩石地层详细划分对比、充填序列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等研究基础上,认为下江群具有岩石建造组合特征典型,岩石层序序列完整、出露连续及划分标志清楚等优势。结合近年年代地层研究的新进展,提出重启"下江系",以约束华南、全国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对完善我国及国际新元古代地层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5.
从江县黎家坡南华系剖面位于黔桂交界处,交通尚便,是一条地层发育良好、厚度巨大、沉积连续、层序完整、顶底界线清楚的剖面。内部岩石地层单位由下至上依次为:长安组、富禄组和黎家坡组,其划分标志清楚,易于识别和掌握,并可进行区域对比。在剖面上,南华系与下伏青白口系下江群隆里组和上覆震旦系陡山沱组均为整合接触。该剖面较完整而连续地记录了该区南华大冰期(包括长安冰期、富禄间冰期和南沱冰期)的沉积演化史,是研究雪球事件的良好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26.
黄勇  朱勋  卢定彪  陈仁  徐安全 《贵州地质》2003,20(4):220-222
昆仑山北坡水系发育,现代河床与河谷阶地的冲洪积物中普遍有砂金产出,淘金点无一例外地分布于几克里阔勒构造混杂岩带横跨的水系下游,并且,带内不同岩类具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从而揭示了该构造混杂岩带可能是形成岩金的有利部位,该区的砂金也可能源于此带。  相似文献   
27.
应变影是中、浅变质-变形区常见的,研究变形体制与变形历史的理想构造现象之一.贵州雷公山地区早古生代变形带发育于低绿片岩相绢云板岩、(含)粉砂质绢云板岩、(含)凝灰质绢云板岩为主的岩石中,带内发育大量黄铁矿应变影构造.详细的显微镜下观察鉴别出三种原始应变影类型:位移控制型,边界控制型,以及混合型.这三种应变影形成后均经较强变形改造,形成不同形状的应变影残片.黄铁矿应变影的形成与改造表明该变形带具有复杂的变形历史,变形岩石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在变形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流体活动.应变影的发现为进一步开展变形特点、流体活动及与成矿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素材.  相似文献   
28.
藏北鱼鳞山地区鱼鳞山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时代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勇  牟世勇  卢定彪  陈仁  易成兴  贺永忠 《贵州地质》2004,21(3):148-151,147
鱼鳞山组是青藏高原已知最新的火山岩石组合之一,属陆内裂谷型碱性火山岩,它反映了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与板内造山相关的构造-岩浆作用,是青藏高原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标志,因而,进一步认识鱼鳞山组火山岩的特征并重新审视其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