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毛嵌线螺的研究Ⅱ.捕食行为与捕食习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嵌线螺科(Cymatiidae)为肉食性中腹足类,在其贝壳的前唇有长短不一的水管沟,水管可以由水管沟中伸出,在外形上与草食性腹足类显着不同.嵌线螺的头部有一圆柱形的能大幅伸缩的吻,口位于吻的前端;在吻的基部、食道的上方有一由唾液腺特化而成的腺体,该腺体能分泌酸性或麻痹性物质,该物质对嵌线螺捕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1-3].嵌线螺的捕食对象因种类不同而有一些差异,主要有多毛类、海鞘、棘皮动物、甲壳类以及腹足类或瓣鳃类[1,4,5].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高体Serioladumerili弧菌病致病菌对 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测定了磺胺类药物、先锋必素等 4种抗菌性较强的抗菌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最小抑菌时间 (MIT)。磺胺类药物的MIC和MBC最低 ,MIT最小。进一步的小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 ,磺胺类药物能有效地控制高体弧菌病的发生 ,对该病的治愈率达75% ,是治疗高体弧菌病的首选药物。文中还强调了对养殖环境中致病菌的浓度进行监测和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3.
栉孔扇贝球形病毒的超微结构及细胞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扇贝大规模死亡病因调查时,在栉孔扇贝体内发现一种球形病毒,大小为130-150n,核心区电子密度较高,具双层囊膜,囊膜外具放射状纤突。病毒存在于消化腺,外套膜,肾脏,肠及鳃等组织的细胞质中。细胞超微病理变化表现为细胞核内染色质变性,凝聚于核膜内侧,线粒体外膜膨胀,内嵴溶解,消失,内质网膨胀,核糖体脱落。  相似文献   
24.
对海水鱼类寄生甲壳动物生活史、环境因子对鱼虱发育的影响、鱼虱的种间进货关系、形态结构与功能、生殖器官与繁殖等生物学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存在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5.
海南岛海水珍珠贝养殖区嵌线螺的种类,分布及危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海南岛3个海水珍珠贝养殖贝笼内的嵌线螺及其危害的研究表明,养殖区珍珠贝养殖笼内嵌线螺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低温的12月至翌年2月份没有发生,高温的6 ̄7月份为发生高峰期;水温较低的北部水域出现少,水温较高的南部水域出现多。  相似文献   
26.
吴信忠  潘金培 《海洋学报》1999,21(3):113-118
对海水养殖大珠母贝和合浦珠母贝类立克次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RLO)病(简称RLO病)的超微病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经历由变性发展到坏死的病变过程,如胞核由核浓缩、核碎裂发展为核溶解;线粒体出现肿胀,嵴和基质改变及内质网脱颗粒、扩张和囊泡变等一系列混浊肿胀和水泡变性的基本特征;最终,细胞器完全溶解消失使胞质疏松,呈崩解或溶解状.结合先前组织细胞病理学和本文超微病理学研究的结果认为,RLO导致宿主细胞变性坏死的机制有:(1)直接损伤细胞的质膜;(2)直接干扰或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3)对肝胰腺的广泛破坏可能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系统间接造成肝胰腺上皮细胞的血供障碍,进而引起营养和呼吸代谢障碍或(和)与菌体释放的内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27.
记述华南地区网箱养殖石斑鱼鱼虱病病原-南海鱼虱,新种Caligus nanhaiensis n.sp.形态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并对南海鱼虱与相似种C.seriolae yamaguti,1936和C.tanago Yamaguti,1939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28.
毛嵌线螺的研究Ⅰ.繁殖及幼虫发生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嵌线螺(Cymatium pileare)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孵育及幼虫从卵囊中游出等4个阶段。交配一般在产卵前10~15d进行,产卵后母体并不离开卵群,而是持续静伏在卵群的开口上进行孵育,直至其中的幼虫离开卵囊。温度和盐度对毛嵌线螺受精卵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在22~30℃的适宜温度区域内,将受精卵孵育成能自由生活的晚期面盘幼虫需438日度左右的总积温。毛嵌线螺受精卵的发育与其他前鳃类腹足动物相似,包括卵裂、囊胚期、原肠期及面盘幼虫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29.
饵料维生素C对青石斑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饵料维生素C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awoara非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在冰冻饵料小杂鱼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每公斤饵料鱼含量分别为 0 ,50 0 ,1 0 0 0 ,1 50 0和 2 0 0 0mg) ,连续投喂青石斑鱼 2 0周后 ,青石斑鱼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不同种类白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组成比例不受饵料维生素C的影响。青石斑鱼血清补体经典型溶解羊红细胞的能力随饵料维生素C添加量的提高而显著增强 (p<0 .0 1 )。然而 ,维生素C对血清的杀菌活性没有作用。鱼体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活动 (包括血液白细胞和头肾细胞的吞噬活动 )也不受维生素C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