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野外监测土壤CO2释放结果表明,土壤CO2释放量晴天高于雨天,洼地,垭口土壤CO2释放量高于坡地土壤CO2释放量,试验场土壤CO2年释放量在1057.8t(1.763kgm^-2)与552.6t(0.921kgm^-2)之间,估算值为810.0t(1.35kgm^-2)。野外溶蚀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场岩土作用过程年吸收CO2量为13.08t,岩溶系统年吸收CO2量为61.73t。土壤温室气体(CO2  相似文献   
32.
潘根兴  滕永忠 《地球化学》2000,29(3):272-276
在实验室模拟了土壤-灰夺岩溶系统,对降水 滤下元素地球化学动态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岩溶作用使土壤中易移动性组分淋溶,Ca^2+、HCO3^-的淋出动态表现为开始的快速下降和随之的平衡两个淋出阶段,淋出量与土壤中水溶性Ca、可氧化有机质的含量有关。土壤对HCO3^-的淋出与排释有促进作用。这种动力学特征对解释岩溶沉积古记录和岩溶作用的大气CO2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柠檬酸对石灰岩溶蚀动力模拟及岩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柠檬酸对未清洗的石灰岩颗粒(直径0.15~0.25mm)的溶蚀模拟试验表明,石灰岩溶蚀释放的钙离子量呈对数式增加。随柠檬酸浓度(10mg /l, 50mg /l,100mg /l)的增加,溶液的初始pH依次降低,而石灰岩颗粒溶出的钙离子依次升高,它们分别是去离子水溶出量的1.77、4.25、5.03倍。100mg /l柠檬酸, 10×10- 2atmCO2 和50mg /l柠檬酸+5×10-2atm CO2 对石灰岩微颗粒的溶蚀释放的钙离子量大致相当。这表明有机酸亦是岩溶动力系统重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4.
潘根兴  曹建华 《中国岩溶》1999,18(4):287-296
作者基于在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的长期、系统观测及有关实验研究进展,从影响岩溶作用的土壤化学因素、土壤CO2 及土壤有机碳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土壤对于表层带岩溶作用的媒介及驱动意义,提出岩溶地球化学过程涉及到土壤中Ca2+ 的移出及交换释放,土壤CO2对系统空气CO2 浓度及HCO3- 排释的控制,并指出土壤有机碳是岩溶作用碳转移的重要媒介。作者认为表层带岩溶系统的发育演进为石质岩溶→生物岩溶→土壤岩溶→生态系统岩溶,因而表层带岩溶作用是以土壤为媒介的表层生态系统过程。   相似文献   
35.
中国湿地土壤碳库保护与气候变化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湿地分布广, 类型丰富, 但存在着垦殖率高、碳密度较低、围垦损失严重等问题。估计我国湿地土壤碳库达8~10 Pg, 占全国陆地土壤总有机碳库的约1/10~1/8, 过去50 a间的损失可能达1.5 Pg。围垦和过度放牧是我国湿地土壤退化和碳库损失的主要驱动因子。目前,湿地土壤碳库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可以为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探寻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在途径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6.
 大学气候变化教育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个自主设计的问卷,随机抽样调查了南京农业大学部分在校本科生,评价和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水平、应对行动态度与行动的意愿性等。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在气候变化与农业的关系上有较高的认知,但在气候变化意识的不同方面和年级间及专业间都存在一定差异。农学类学生对于温室气体的产生途径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了解不够,不过,高年级学生和农科类学生关于气候变化与农业关系方面的认知分别显著高于低年级和文科类学生。然而,学生个体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态度上有很大差异,而气候变化的总体意识和参与态度与年级关系相对较弱。看来,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育中急需加强气候变化教育。建议开设气候变化及其应对的公共选修课或专门气候变化管理课程,以适应应对气候变化的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37.
北京石花洞洞穴滴水中硫酸根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硫是环境地球化学循环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是区域及全球性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本文通过对石花洞洞穴4个滴水点(JG,SH,PL1和PL2)硫酸根浓度近3个水文年的分析测定(BL点观测近两年),结果表明:响应降雨快的滴水点(SH和JG点)滴水SO42-浓度升高幅度最明显,且滴水SO42-浓度与滴率成指数关系;滞后响应降雨的观测点滴水SO42-浓度雨季升高幅度不明显,但在长期观测期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对降雨没有响应的滴水点,其SO42-浓度低且雨季没有明显变化。通过分析表明,在快速响应降水的滴水点,滴水硫酸根浓度大幅升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滴水pH值,这也可能是导致雨季时,快速下渗进入洞穴的滴水碳酸钙饱和度降低,从而抑制滴水沉积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38.
添加有机物料对岩溶系统中碳转移及灰岩溶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茂兰一种灌丛土壤和一种农业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添加和不添加有机物料处理,进行了岩溶作用与土壤碳转移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土壤CO2 呼吸排放、土壤淋滤液HCO-3 排泄及灰岩溶蚀均响应于有机物料的添加。对于无机离子Ca2+ 、Mg2+来说,在不添加有机物料情况下,其淋出过程表现为一个较高的活跃可迁移库的释放过程及随后较低风化淋滤的稳定释放过程。在添加有机物料条件下,分解释放的Ca及CO2产生的HCO-3的排释滞后于土壤呼吸15天以上。添加有机物料下,灰岩溶蚀量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Ca( Mg )及HCO-3的排释大大增强,这一方面表明生物可利用性的碳源的加入促进了系统中岩溶作用,并强烈驱动土壤中可交换Ca、Mg的排释;另一方面,由于土壤中因呼吸增强而形成的高CO2在湿润条件下溶解成为HCO-3 - C排泄,而大大促进土壤碳转移的汇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自然土壤因植被的破坏或林地转变为农地,可能使岩溶系统的汇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39.
表层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广西桂林丫吉试验场的实际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同位素示踪方法,探索了整个系统中碳的输入、输出和转移问题,并分析了表层岩溶生态系统中泉水水化学、土壤 CO2浓度及近地表植被层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泉水水化学主要组分的日变化不明显,而土壤中CO2浓度则明显受日气候变化的影响,两者存在明显的滞后关系。用碳同位素示踪方法,重点对桂林观测站表层生态系统各碳库间碳的转移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认为在有土壤层和植被覆盖的表层岩溶生态系统中,参与岩溶作用的碳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与生物作用有关的碳。  相似文献   
40.
岩溶成土过程为C、Ca、Mg淋失,Fe、Mn、Cu、Pb、Zn和酸不溶物相对累积的地球化学过程。试验场生物碳库量巨大,实验表明:植物残体在第一季度快速分解,可产生大量CO2参予岩溶作用;岩溶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储量大,表层土、鞍部、坡地土松结态有机碳含量高,为岩溶CO2的潜在来源;土壤有机碳可被酸性溶液(KMnO4)氧化,A层土比B层土更易被氧化。土壤CO2含量、释放的野外监测实验结果:湿润气候条件下岩溶作用较为发育。C13特征表明:土壤有机碳为土壤CO2的主要来源,土壤CO2为岩溶泉HCO-3不容忽视的重要来源。土壤、有机质对石灰岩溶蚀实验表明:土壤有机质对石灰岩溶蚀具明显的促进作用,雨季比旱季、坡地比洼地岩溶作用更加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