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6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1984~2012年海州湾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 通过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二值化、潮位校正模型提取海岸线, 使用数字海岸线分析系统(Digital Shoreline Analysis System, DSAS), 对1984~2012年海州湾海岸线的时空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984~2012年间海州湾海岸线整体以4.29 m/a向海洋推进, 其中, 48%的海岸出现侵蚀, 侵蚀速率为22.83 m/a, 侵蚀现象主要出现在大堤修建前的部分粉砂淤泥质海岸。52%的海岸出现淤积, 淤积速率为25.90 m/a, 淤积现象主要出现在人工海岸、河口海岸和受大堤影响的粉砂淤泥质海岸。海岸线时空演变研究有利于科学地规划、开发和管理海洋及其沿岸空间资源, 并保证其环境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
文章主要阐述海州湾生态资源的本底状况,针对当前江苏沿海大开发和海洋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分析海州湾生态资源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危机,并进一步提出保护海州湾海洋生态资源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3.
陆源污染物对连云港海域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沿深平均二维模型模拟了连云港海域的潮流场,分析了该海域的潮波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扩散方程对连云港海域的水污染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港域水体的半交换期;比较分析了西大堤对该水域水交换的影响;计算了港域水体的Lagrange余流场,并分析了其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得到了港域几个典型位置的Lagrange轨迹;计算了港域的纳潮量,综合分析了港域水体的物理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44.
突破海州湾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湾型经济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海湾中心城市为枢纽,以大型港口为引擎,以现代海洋产业为主体,以腹地发展为支撑,以对外开放为动力,呈梯度式推进、网络化拓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海州湾具备海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连云港以港口区域为经济中心,以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为经济腹地,以海州湾沿海区域为经济载体,客观和必然地将经济和社会各优势要素向海州湾地域空间集聚。★海州湾开发将形成中国海洋战略规划实施最具潜力的三大发展区域之一,是江苏沿海经济开发的突破口,是环黄海经济圈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海州湾开发应从战略思路和切实举措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45.
分别于1986年12月和1985年3月1日-1987年3月1日在海州湾进行了波浪和含沙量观测。运用所获资料以及本区长期水文、地形资料,采用流和学、沉积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海州湾淤泥质海滩剖面堆积过程的二维计算模式。结果表明,在堆积型淤泥质海滩,由于浮泥的经常性存在,使波浪急剧衰减,其对岸滩的作用甚为微弱,潮流成为塑造淤泥质海滩的主要动力,岸滩在淤涨过程中,在平均高潮位下沿和平均  相似文献   
46.
对江苏海州湾近岸海区的表层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总结该研究区的孢粉分布规律及成因。笔者认为该区的松花粉主要来自西北部胶东半岛;落叶阔叶乔木花粉来源于连云港市云台山;草本植物花粉与陆缘植被相应,以盐生的蒿、藜科花粉占优势,表明花粉沉积与当地及周边地区植被密切相关。蕨类孢子是从陆地由水流携带搬运而来,百分含量的高低可能是受补偿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海州湾秋季鱼类β多样性组分分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胁迫,近年来海州湾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为了解海州湾鱼类β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根据2013?2017年秋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S?renson相异性指数等方法计算了调查站位间以及海州湾海域整体的鱼类β多样性,并将β多样性分解为周转和嵌套两个组分,分析...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连云港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建设前后的水动力环境变化,利用DHI MIKE水动力模块模拟2002年和2016年人工渔礁区建设前后的水动力环境,并分析人工鱼礁区潮流为SE方向时顺流方向纵断面流速和流向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工程前后鱼礁区内水质和水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建成后,工程海域垂向流速和流向变化较大,水平流速和流向变化较小;由于附着在人工鱼礁上大型藻类的生长,水质逐年变好,且水生物量也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49.
根据2011年和2013?2018年秋季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结合同步采集的底层水温、底层盐度、水深、资源密度、饵料生物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数据,开展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栖息地适宜性的相关研究。利用提升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 BRT)模型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建立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模型,并通过交叉验证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海州湾长蛇鲻在秋季最适宜栖息的底层水温范围为17.5~18℃,最适底层盐度范围为31.3~32.0,最适水深范围为24~37 m;选择其3种主要饵料生物作为生物因子,即枪乌贼(Loligo spp.)、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和六丝钝尾鰕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与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和水深共同作为影响因子建立HSI模型。结果显示,对长蛇鲻空间分布总偏差贡献率最高的是饵料因子,其次是水深和底层水温。通过交叉验证发现,运用算术平均算法,且赋予权重的HSI模型具有较低的赤池信息准则值(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研究发现,海州湾秋季长蛇鲻的最适栖息地(HSI≥0.7)主要分布在34.5°~36°N,119°~121°E之间,其中35°~36°N海域的最适栖息地分布范围大,而且从近岸至远海,HSI指数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0.
连云港西大堤海域水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  刘付程  吴建新 《海洋科学》2014,38(11):84-89
连云港拦海西大堤建成已20余年,为得到近几年来本海域水环境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作者于2011年6月对海州湾西大堤海域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海洋监测规范对采集水样的DO、COD、石油、重金属(Cu、Zn、Pb、C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9个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同时,本研究测定了连云港海州湾西大堤近岸表层沉积物中多种重金属和有机质的含量,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海州湾西大堤海域海水中重金属Cu、Zn、Pb、Cd的平均质量浓度皆未超出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石油类和无机氮类污染物为本海域海水中的首要污染物,有机物污染呈现加重的趋势。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Zn、Cd、As的富集指数大于3,属于重污染级别。根据数理统计,发现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4.09%、27.61%、13.44%,表明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有3个来源: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港口煤渣倾倒、海陆交通排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