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631篇
地质学   126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甘、宁、青地区地震孕育的力源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个方面讨论了甘、宁、青三省区地震孕育的力源环境。①从强震震源机制、地震形变带、断层滑移特征和现代形变、地应力实地测量等几个不同侧面,讨论了区域构适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指出,甘、宁、青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以水平为主,主压应力方向从地区的西部到东南部,由NNE逐渐转为近EW向,且在地壳的深部、浅部和地表,方向有较好的一致性。它是印度板块向青藏块体碰撞、挤压,使青藏块体向北东方向推济,同时向东蠕散的结果。②通过讨论发展断层的错动形式以及部分前兆资料所反映的应力特征,揭示了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及周围地区处于一种更高的应力状态。这是该地区地震前兆具有普遍性的根本原因。③讨论了甘、宁、青现今地震的孕育方式。指出,6级以上地震基本上以先存断层重新活动或相互沟通为主要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82.
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强  周焕鹏 《地震》1997,17(2):169-174
从小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以测震学参数的变化出发,分析了苍山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异常特下,研究结果表明,苍山5.2级地震前出现了地震活动的图像和几种中,短期测震学参数,异常,但无明显短临信息的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83.
易志刚  李祥村 《地震》1997,17(2):175-183
根据地震资料,对东南沿海地震区地震活动特下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从地震活动轮回分析,东南沿海地震区从1959年开始的第五个轮回中的地震活动时段,估计将延续到2031年前后结束,而后转入本轮回的平静时段;(2)2000年以前,研究区有可能发生1次Ms≥6.0地震,到2005到则最多发生2次;(3)东南沿海地震区下一次发生Ms≥6.0地震的地区可能在河源-邵武地震带上,尤其可  相似文献   
84.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and seismic dynamics along the border zone between Fujian,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seismo-geological data, GPS measurement, and seismi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principal compressional stress of the stress field is oriented in NW-SE direction and the principal extensional stress is in NE-SW direction; (2) the WNW-ward compression and collis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to the eastern coast of Taiwan Island are the most direct and most important dynamic source for prepa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Taiwan area and along the border zone between Fujian,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相似文献   
85.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represents an early stage of back-arc rifting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normal faulting and microearthquakes.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and deep structure of fault was investigated to clarify active rifting in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where two parallel grabens are located. A network of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s (OBSs) that displayed the hypocenters of 105 earthquakes were observed for a period of 4 days in southern-graben (SG). Most of the microearthquakes occurred in a cluster about 7 km wide, which on a cross-section striking N45°E dips 48° to the southwest. Relocated hypocenters, which are recorded by a local seismic network, show scattered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southern-graben. There are no remarkable surface faults in the southern-graben.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calculation of hypocenter locations of 1996 earthquakes swarm recorded by a local seismic network suggests that the swarm is associated with normal faulting on the southern side of northern-graben (NG). Thus, the undeveloped southern-graben is located to the south of the developed northern-graben. Southward migration of rifting, which may be caused by migration of volcanism, could thus be occurring in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The extension rate computed for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from the fault model of the northern-graben is 4.6 cm/year, which is 59–102% of the extension rate (GPS measurements).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ity of extensional deformation is concentrated within the center of the northern-graben in the Okinawa Trough.  相似文献   
86.
李莹甄  赵翠萍 《内陆地震》2003,17(4):309-316
分析了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5.4级地震前北天山地震活动图像和地震学参数异常过程。5.4级地震发生在2002年北天山4级地震集中活动区空段,震前12项地震学参数时间进程存在中、短期异常,3项地震波参数出现短期异常。震前3个月乌鲁木齐震情窗出现超警戒线异常。震前10天震中附近地区地震和震群活动显著。  相似文献   
87.
李莹甄  沈军 《内陆地震》2001,15(2):141-147
通过对哈密地区几大活动断裂带、历史地震以及近30年中、小地震活动性的分析,认为哈密地区同时受到南部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与北部西伯利亚-蒙古地区地壳运动的影响,其构造运动兼具西部天山地区和北部蒙古-阿尔泰地区的构造运动的特点,即块体比较完整,只发育大断裂,大断裂之间的中、小断裂不很发育。这种特殊的地震地质和地球动力学环境,决定了哈密地区历史和现今地震活动的特点为:大震复发周期长,低b值,中、小地震活动水平较低等。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1970年以来发生于祁连—海原地震带的18次中强地震序列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震序列类型,研究了各种类型地震序列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带的18次中强地震序列中有44%为主震型,56%为孤立型.西海固地区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孤立型;101°~103.5°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东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一般为主震型;99°~101°E范围内的祁连山中段为孤立型和主震型序列并存;99°E以西的祁连山西段的中强地震序列为孤立型.将上述结果应用于2000年6月6日景泰MS5.9地震的震后趋势快速判定,判定结果与实际地震活动情况符合.  相似文献   
89.
中国西南天山山前的晚新生代构造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天山是研究现今陆内造山作用及过程、陆内变形、陆内强震及其预测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实验场。西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的新生代褶皱-逆断裂带基本上由一南冲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和一向北反冲的构造系统组成,由北而南主要由以下4个运动学单元组成:(1)新生代复活的喀拉铁热克山-天山南脉古生代造山带,其快速变形和抬升可能起始于23-26Ma前,持续至13-16Ma前。(2)向南逆冲的西南天山前陆薄皮主冲断带,包括木兹杜克弧形薄皮推覆体和依柯冲断带,前者代表了向南薄皮逆掩的天山型岩系,地表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飞来峰群,在14Ma前曾有过大规模活动,最小缩短量约为20-35km,最小缩短速率为1.4-2.8mm/a;后者代表了向南叠瓦状薄皮逆冲推覆的前陆古生代基底(塔里木地台型沉积岩系)卷入构造,其西段在距今14Ma时曾有过强烈活动。两者共同组成了一复杂的双重构造;新生代地层也卷入变形。(3)喀什-阿图什弧形反冲褶皱-逆断裂带,由3排向北(天山)反冲的左阶雁列展布的第四纪地表滑脱褶皱组成,仅在大山口以西发育。该构造带形成于距今约1.4Ma以后。依什拉克喀拉乌尔断裂以南,博古孜河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5.8mm/a,翁库尔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8.6mm/a。(4)塔里木克拉通下盘块体,向北西方向缓倾,内部变形较小。里木块体西北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其学问基底高角度逆断裂和走滑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代沉积的厚度,导致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变形样式、变形时间以及变形缩短量沿走向的巨大差异性。迈丹-喀拉铁克断裂和阿图什断裂带均为岩石圈规模断裂,研究区的中强地震主要发生在这两条断裂带以及它们之间的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上。  相似文献   
90.
根据地震活动特征、大武地震台尾波持续时间及长宁、湟源和西宁 3个台水氡异常变化 ,讨论了 1 999年河南MS5 .1和玛沁MS5 .0地震发生后库玛断裂带的地震活动趋势 .结果表明 ,河南—玛沁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与库玛断裂带上的强震活动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在库玛断裂带中东段存在一个由ML ≥ 3.0地震围成的空区 ;上述2次地震发生后大武地震台尾波持续时间异常依然存在 ,长宁、湟源和西宁台水氡趋势异常仍然持续 .据此认为库玛断裂带存在发生强震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