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62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282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丽  邹鹰  陆海明  张鸿  彭辉  田英 《水文》2013,33(6):11-15
目前水质常规监测频率较低,难以客观反映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径流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会低估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负荷。本文利用流域次降雨过程的连续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研究分析次降雨过程与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次降雨总量与磷素输出负荷的定量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域次降雨总量与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通过这种定量关系,以流域次降雨总量为输入,可以更为合理地估算出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  相似文献   
92.
We investigated the accumulation and influence of bioavailable P (BAP) in sediments of a stream located in an agricultural area of the Lake Mendota watershed in Wisconsin, USA. During hydrologic events, the stream carrie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uspended sediment (up to 250 mg/l) and BAP (up to 2.5 mg/l). Bed sediments were highly enriched in BAP, as inventories of BAP in the top 10 cm of sediment ranged from 143 to 14,500 μg P/cm2. Space variations in BAP inventories were related to site-specific hydrodynamics and geochemical factors, including iron (Fe; r 2 = 0.71) and aluminum (Al; r 2 = 0.54) concentrations. Most sites behaved as potential sinks for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ate during hydrologic events and potential sources during base-flow period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site-specific factors and geochemical controls, Dorn Creek modifies the amount, timing, and composition of P delivered from the watershed to downstream sites and water bodies.  相似文献   
93.
白登磷矿是我国重要的浅海相磷块岩矿床,而青龙哨磷矿是我国重要的陆相磷块岩矿床.两地磷矿品位高,储量大,是滇池地区正在开采的2个重要磷矿基地.野外工作研究发现,青龙哨角砾状磷块岩顶板的磷锶铝石矿层和高岭土黏土岩二者呈超覆式不整合接触.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陆相磷块岩的许多特征,而没有浅海相磷块岩的原生沉积构造特征.同时,白登磷矿见上下2层工业矿体,而青龙哨磷矿仅见1层工业矿体.对此二矿床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4.
埃迪卡拉纪(震旦纪)陡山沱期是Rodinia超大陆裂离的重要地质时期,是多细胞生物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和磷质聚集时期,也是化学、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剧烈时期。液化岩脉、液化角砾岩、脉化变形构造、以及阶梯状层内断层等磷质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扬子地区在陡山沱期晚期至少发生过两次以上的地震事件。地震构造运动将地球内部积累能量快速地释放,可能是磷质来源和热水活动一种重要的方式或通道。海水中磷等无机营养盐分的增加,海水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发展,同时多细胞生物的繁盛又有利于磷的聚集。  相似文献   
95.
An evalu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 concentrations in streamflow, P fractions andthe microbial biomass P pool was made of bed and bank sediments along a lowlandstream in New Zealand.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increased downstream. However,most P fractions decreased downstream (total P decreased from c. 400 to 250 mg kg-1) in bed sediments, while P in streamflow remained relatively constant (generally < 0.005 mg l-1) and sediment microbial P increased from 2 to 8 mg kg-1. An investigation of P release from dried and rewetted sediments showed that solution P (CaCl2-P) increased, on average > 300%, and proportional to the size of the microbial biomass P pool before drying, except in sediments with much organic carbon (OC). When supplied with a P source (1 mg l-1) and then simultaneously with a C source (glucose, 100 mg l-1), all sediment behaved similarly and biotic sorption accounted for, on average, 27 and 34% of the total sediment uptake, respectively (maximum of 58%). The quantity of P taken up was related to the initial size of the microbial biomass P pool,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P as influenced by organic P complexes and OC. The sediment microbial biomass represents a transient, but small store of P could be useful to indicate bioavailable P inputs.  相似文献   
96.
云南滇池微生物对磷循环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滇池磷的现代沉积作用的研究中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表明当解磷菌的种群与繁衍量大于聚磷菌的种群和繁衍量时,底泥中的磷向水体迁移,反之,水体中的磷向底质迁移、聚集。这个事实令人信服的证明了微生物对磷循环的重要作用。滇池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对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说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且对以磷为限制性因子的湖、海、江河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97.
刘金山 《湖南地质》1991,10(1):33-38,67
葫芦磷矿床位于古丈背斜南西端,含磷岩系赋存于震旦系陡山沱组下部,总厚度10m、分为A—B—C—D—E—F沉积序列。矿体呈层状,产状稳定,平均厚1m。P_2O_5平均品位氧化矿石为27%;原生矿石为20%,主要由胶磷矿(氟磷灰石)和隐晶石英、以及有机碳和黄铁矿组成。磷矿形成于陆棚至陆坡的静水环境。成矿物质来自海底岩石溶解、地壳深部、海底火山和海洋生物的磷质,它们在盆地中浓缩,在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下,磷质局部富集、沉淀成矿。矿床被认为是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98.
对崇明东滩采集的表层样和柱状样品,进行样品的总磷(TP)、无机磷(IP)和有机磷(OP)以及有机质含量等的测定,分析了磷的分布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和环境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
永定河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采集官厅水库的永定河入库口附近沉积物,采集深度77cm,以1cm做为一个层位单元进行分割,测定其中11个层位的总磷,同时对这些层位沉积物中二钙结合态磷、八钙结合态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进行连续分级提取,有机磷通过灼烧法测定,残留态磷由总磷与上述五种形态磷差减确定。结果显示: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在580.3~1276.2μg/g,主要成分为无机磷,平均占总磷的比例为88%;残留态磷为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含量占总磷50%以上。在沉积物深度75~20cm的沉积年份中,永定河向官厅水库输送的残留态磷量不断增加,且增速逐渐加快,主要为水土侵蚀的产物。从沉积深度20cm以来的沉积年份里,总磷的输入量不断减少,但以二钙结合态磷为主的生物有效磷输入量随总磷的含量降低而持续增加,主要来自工业和生活污水,反映了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内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成为官厅水库富营养化污染的主要来源,以致官厅水库富营养化的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100.
用超声技术提取沉积物样品中松散结合态磷,并与振荡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结果与振荡提取结果大致相当。超声提取耗时短,操作简单易行,测试结果精密度为3.8%(RSD,n=7),可以替代振荡方法提取沉积物中的松散结合态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