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593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先指出目前星风吸积模型中理论上的不自洽,考虑到δr≠0,重新推导轨道参量变化方程,消去了理论上的不自洽.提出一个新模型:首次将星风吸积同内禀AGB星核合成模型结合起来计算钡(Ba)星的重元素超丰,并将计算结果与观测值进行了比较.各参量按标准情况取值时,计算结果不太理想.取Bondihoyle吸积率的0.5倍或取较大的星风速率时,对于较长轨道周期(P>1000天)的Ba星,计算结果与观测值基本符合;而较短轨道周期(P<600天)的Ba星,其重元素超丰机制可能是盘吸积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彗星中尘埃粒子的充电机制 ,带电特性和平衡电势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彗星尘埃的破碎特性和临界半径 ,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群落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共鉴定248种,隶属于5纲78科161属,应用群落系数,等级聚类分析和极坐标排序研究软体动物落分布,结果表明,软体动物群落可分为3种类型,即河口型群落,近岸港湾群落和开阔海域群落,群落分布与海岛所处地理位置及其生境类型密切相关,盐度和水动力是重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First the scour and deposition patterns of the sandy seabed in front of a vertical breakwater under the action of irregular broken clapotis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classified into five types: scour type Ⅰ , scour type Ⅱ, scour type Ⅲ, deposition type Ⅰ, and deposition type Ⅱ . Secondly, the processes of formation of scour and deposition patterns are prob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duced by regular broken clapotis and standing waves. Thirdly, the criteria for distinguishing scour and deposition patterns under irregular broken clapoti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5.
筒型基础沉贯阻力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炎平 《海洋工程》2002,20(3):23-28
系统地总结国外有代表性工程实践对筒型基础沉贯阻力的研究 ,并将各种方法综合起来 ,提出了加权综合估算法 ,供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洋钻探与深部生物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深海钻探计划(DSDP)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海洋沉积物中细菌活动性的证据到90年代大洋钻探计划(ODP)获得了令人信服的海底深部生物的存在证据,并成为即将启动的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的一个优先研究领域,深部生物圈成为科学大洋钻探近年来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同时它也将有效地促进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  相似文献   
7.
水动力作用下管道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振荡流水槽在以下两种约束条件下,研究波浪作用下直接铺设于砂质海底的管道失稳临界条件:1)管道两端自由;2)管道可水平、垂直自由运动,但流动受到限制。试验结果表明,管重无量纳数G与管道失稳的临界Fr数之间大致呈线性关系,而当G超过一定数值时,管道是侧向稳定的。管道的约束条件、砂床特性和加载速度对管道稳定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外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海岸沙丘的研究已从主要对其地貌形态的研究转向海岸海丘与海岸变迁尤其是全球变化关系的研究上,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的研究倍受关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里介绍了国外在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及其成果,并以此探讨了国内今后开展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9.
三亚湾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及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三亚湾2005年春、夏、秋和冬季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4个季度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经过鉴定共有终生性浮游动物125种,阶段性浮游动物17种,其中毛颚类幼虫和短尾溞状幼虫是各个季度都出现的优势种。三亚湾的浮游动物可以分为河口类群、暖水沿岸类群和广布暖水外海类群。全年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95.91ind·m-3,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69.22mg·m-3;浮游动物丰度的季节分布是夏>秋>春>冬,平均生物量的季节分布是秋>夏>春>冬,总体上一般是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冬季浮游动物丰度与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气候转型与早期人类迁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旧石器考古证据表明,更新世早期可能发生了两次人类迁徙浪潮,时间分别在1.8-1.6MaBP和1.0MaBP左右,第一阶段,古人类演化为直立人并开始走出非洲、迁徙至其它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第二阶段,直立人开始占据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两个阶段也是第四纪气候发生转型、环境产生重大调整的时期。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的一致性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测气候转型时期环境转变是这两次人类迁徙浪潮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