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海洋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光谱遥感将反映目标辐射属性的光谱信息与反映目标空间几何关系的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地面目标的精细分类识别。FCM是一种有效的聚类算法,但存在相似性测度模型单一、分类精度的提高受到限制等问题。文中结合高光谱影像的技术特点,综合考虑光谱曲线的形状、地物辐射亮度及其权重,提出可以更好描述光谱向量之间的相似性的距离测度,并将其引入到FCM聚类模型中。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和优化相似性测度的FCM,可以显著提高高光谱影像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2.
光谱信息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尽管我国已建立了地物波谱数据库系统,但针对地形图测制与更新中地形要素属性信息分类提取的实用化波谱数据库系统还未见报道。以地形信息波谱数据的知识化、定量化和实用化为目标,利用ORACLE数据库和VC++编程技术,研制开发了集地物光谱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检索查询、可视化分析及包络线消除等功能于一体的实用化数据库系统,为地形要素属性信息自动分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重金属对海洋贝类的急性毒性、细胞分子毒性及遗传毒性,探讨了利用海洋贝类监测海洋环境质量的可行性以及利用抗氧化酶作为指示重金属污染程度标志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提要 通过采集东营和蓬莱地区采用生物絮团技术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苗种培育池(DYt和PLt)及其对照池(DYc和PLc)海水样品,构建细菌16S rDNA 克隆文库,对其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个文库Coverage值在34.7%~54.8%之间,文库丰富度指数(Chao)66.2~314.1,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3.01~4.07变动,Pielou均匀度指数0.68~0.85,样品的细菌群落均具有很高的多样性,蓬莱刺参苗种培育池细菌多样性均高于东营;生物絮团文库中细菌包括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八个菌门和未知类群,黄杆菌群(Flavobacteria)、α-变形菌群(Alphaproteobacteria)芽孢杆菌纲(Bacilli)为主要优势菌群;DYt和PLt处理组文库细菌多样性减少并出现特征菌群,生物絮团调控技术改变了刺参苗种培育环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生物絮团的细菌群落结构研究,为揭示生物絮团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有效利用提供研究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形态学变换的遥感图像分类提取技术在影像识别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在处理多光谱、高光谱影像中,由于较少考虑色差信息而使分类识别受到限制。本文在分析形态学算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形态学变换色差的水域特征提取策略。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黑鲪(Sebastes schtegeli)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分别取自青岛、日照、荣成、长岛的野生黑鲪及荣成黑鲪人工繁育的F1代共5个群体的等位酶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的5个群体13种等位酶的25个基因座位中,多态位点比例(P)为36.0%-20.8%,平均每个位点的预期杂合度(He)为0.076-0.036,平均每个位点的实际杂合度(Ho)为0.063-0.040,证明所选5个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5个群体之间遗传距离(D)为0.024-0.001,根据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5个群体聚类次序与亲缘关系和地理位置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长岛群体与其它四个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0.024-0.020),达到居群间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海洋生态毒理学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外来有毒物质引起的DNA损伤、基因突变、加合物形成、基因多态等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毒理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文中针对近年来新开展的几项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海洋生态毒理学领域的应用进行评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16S rDNA文库结合PCR-RFLP分析的手段,对莱州湾水样及沉积物中的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沉积物细菌类群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两大类群。其中,变形菌门包括α、β、γ3个变形菌纲,所占比例分别为38.7%、3.2%、41.9%。水样中细菌类群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l),浮霉菌门(Plancomycen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壁厚菌门(Firmicutes),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ia),绿菌门(Chlorobi)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九大类群。其中,变形菌门包括α、β、δ3个变形菌纲,所占比例高迭60.3%,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9.
夏季莱州湾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9 年8 月监测资料, 研究了夏季莱州湾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生态分布、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共记录包括浮游幼虫在内的浮游动物38 种(类), 优势种类为长尾类幼虫、强壮箭虫、短尾类溞状幼虫及太平洋纺锤水蚤等。浮游动物丰度101.3~3620.0 个/m3, 平均602.8 个/m3, 丰度平面分布呈现湾西部高, 向中东部逐渐降低趋势; 长尾类幼虫、强壮箭虫、短尾类溞状幼虫出现频率100%,太平洋纺锤水蚤出现频率40.9%; 长尾类幼虫丰度7.8~1747.9 个/m3, 平均96.3 个/m3, 高值区分布于莱州湾西部黄河口以南近岸水域; 强壮箭虫丰度2.5~747.8 个/m3, 平均85.4 个/m3, 偏离近岸趋深水、低温区分布; 短尾类溞状幼虫丰度3.3~271.7 个/m3, 平均20.5 个/m3, 主要分布于莱州湾南部近岸水域; 太平洋纺锤水蚤丰度0~968.3 个/m3, 平均29.0 个/m3, 密集分布区在莱州湾西南部小清河外近岸低盐水域。浮游动物丰度分布与NO2-N、DO、COD 及NO3-N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将莱州湾的浮游动物分为湾西部和湾中东部两个群落。相比于湾中东部群落, 湾西部群落占据着莱州湾西部近岸较狭窄的地理范围, 其所在水域水浅, 盐度低, 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叶绿素a、浮游动物丰度高及物种多样性高, 群落内生物相似性弱。  相似文献   
10.
于2007年和2008年6月、8月,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对莱州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进行了4个航次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11271粒鱼卵,隶属于4目、15科、22种(不包括2个未定名物种);仔稚鱼2942尾,隶属于4目、9科、12种(不包括2个未定名物种)。6月份是莱州湾大部分鱼类主要产卵期,鱼卵、仔稚鱼种类达25种,鱼卵优势种以斑(Clupanodon punctatus)和凤鲚(Coilia mystus)为主;仔稚鱼优势种以凤鲚、梭鱼(Mugil soiuy)和斑为主。8月份产卵的鱼类较少,仅采集到15种鱼卵、仔稚鱼,优势种均以凤鲚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主。鱼卵、仔稚鱼平面分布极不均匀,黄河、广利河和老弥河口附近海域数量较多,莱州湾中部海域数量较少。通过SPSS软件分析发现,鱼卵数量与仔稚鱼、表层铵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38,0.604,P0.01),与盐度、透明度呈负相关(r=-0.343,-0.329,P0.05);仔稚鱼数量仅与鱼卵数量和表层铵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38,0.536,P0.01),与其它环境因子没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