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1.
中国近海海水中的锌等微量元素,尚未进行过较为广泛而可靠的分布研究。极为零星的资料,还是近几年来在沿岸进行污染调查时,用陈旧的方法测定的。 世界海洋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文献报道的数据,常有一定的差别。这是自然变化,抑方法误差(包括所测形态),是值得研究的。 本文采用单池示差反向极谱法,比较广泛而可靠地研究了中国近海海水中,锌等微量,元素的离子(和不稳定络合物)的地球化学分布。测定锌、铅、铜、镉时,样品不加任何试剂,因而避免了元素存在形态的转移及被测离子的带入或损失。  相似文献   
2.
水镁石研究开发与应用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镁石是比较稀贵的富镁非金属矿,其含镁量在众多镁质矿物中排居榜首。由于其品位一般都较高,加工容易,且加工制成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因此水镁石在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拥有水镁石资源的国家普遍关注其开发利用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美国溴产品近况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如新 《盐湖研究》2006,14(1):66-72
对美国近年来有关溴及其产品的生产研发情况进行了评述。包括原料资源,生产厂家,装置能力,近期统计资料,消耗构成,Albemarle’s真空提溴技术,国际合作项目,溴系阻燃剂,溴系杀生剂,完井液和重点含溴农药等,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水菱镁石和斜方云石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如新 《盐湖研究》2009,17(3):63-68
对水菱镁石(3MgCO3.Mg(OH)2.3H2O)和斜方云石(3MgCO3.CaCO3)的开发与应用做了评述。内容包括简史、物化性能和开采加工,以及在氧化镁、重质碱式碳酸镁和镁质阻燃剂制取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据文献报道,海水中若干微量金属离子的浓度,远低于饱和含量。并认为,对于Zn、Pb、Cu、Cd等许多元素来说,吸附可能是个控制浓度的因素。硫化物沉淀也可能出现,但可能不是浓度的控制因素。 本文用可靠的极谱法,对海水中Zn++、Pb++,Cu++、Cd++的饱和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与作者的单池示差反向极谱法现场海水测定数据作比较;进行了Zn++、Cu++的吸附试验;探讨了海水中微量金属离子与环境间可能存在的平衡过程。从而,探明了海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的离子浓度(包括不稳定络合物)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郭如新 《盐湖研究》2005,13(4):61-66
对以色列和约旦死海中溴镁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进行了解述。包括死海卤水组成,资源储量,溴及其衍生物的镁化学制品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7.
1983年夏季渤海上层鱼类生物量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项工作是渤海水产资源增殖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982年4月至1983年5月对该海区底层所进行的鱼类调查结束后,接着于6月和7月开展了上层的鱼类调查。调查工具为185马力双船上层拖网。网口周长为800目,目大100毫米。网囊部为20毫米目。拖网时,两船间距平均为94.5米,网袖间距平均为17.8米,  相似文献   
8.
石油污染来源的鉴别主要是借助于石油的性质及其组成的特点,以其固有成分进行直接的比较(passive tagging),或是以其包含的一些可鉴别标记物进行鉴别(active tagging)。石油的特性和化学分析在石油工业中早已做过详细的研究。但是,石油工业以及海上石油运输漏泄在海洋环境中的石油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诸如溶解、蒸发、阳光曝晒、氧化以及生物降解作用等等,都不可避免地导致石油成份的改变。常规的物性测定与石油成份的分析,作为对环境样品的鉴别(fingerprint)就不起作用了。因此,石油污染来源的鉴别应当依据那些既是石油所具有的特性,而在环境诸因素的影响下又不易改变的参数。如石油的残留部分的气液色谱图,镍、钒的含量及其比值,碳、硫同位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对比等,均可作为石抽污染来源鉴别的参数。 E.R.Adlard研究了石油的正构烷烃气液色谱的FID(氢火焰离子鉴定器)色谱图和FPD(火焰光度鉴定器)有机硫色谱图,用于石油污染来源的鉴别。M. E. Garze应用气液色谱FID,FPD 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环境油样,直接比较其色谱图,并对比其典型的相应峰强度比值以鉴别环境的污染油样。最近,Alanp Bentz对环境中溢油的鉴别及使用的各种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并对石油在环境中的风化影响,萤光光谱在石油天然萤光成份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气液色谱、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应用于石油污染来源鉴别,亦作了论述。 对于用来鉴别海洋环境中溢袖来源的各项参数,实际上不可能认为其中某一个参数优越于另一个参数,而必须进行多参数的综合分析对比。本文只是对取自调查区的海上溢油及一些岸边污染抽样和取自可疑来源区油田的原抽样品进行气液色谱分析,对样品中的正构烷烃、有机硫化合物的色谱图作了对比,绘制了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曲线,并以(C21+C22)/(C28+C29)的比值作为鉴别南黄海北部石油污染来源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石油开发、石油运输,以及其他石油工业的发展,海洋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检测海洋的油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特别是海滨、海湾及近海石油污染源的鉴别,对海域的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鉴定油污染源的指标和方法,各不相同。有红外吸收光谱法,钒镍比值、硫的百分比,紫外吸收法,萤光光度法,内部反射光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法,如相对密度、粘度、皂化值等。物理化学法,如粘度、密度等受油性质改变而改变,尤其是油样在海水中长期漂浮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