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297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363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敖包吐萤石矿床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敖包吐萤石矿床是内蒙古北部苏莫查干地区单一萤石矿集区中的一个代表性矿床,产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与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的接触带上。文章通过分析该矿床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揭示出萤石的成矿作用可分为2个阶段,即交代作用和充填作用。交代作用过程中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可能为萤石的形成提供了部分Ca来源,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海水基本类似,具有Ce负异常;成矿作用后期主要表现为充填作用,形成颗粒粗大的萤石,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并随着萤石的沉淀析出,稀土元素总量逐渐下降,反映出成矿流体经历了较长期的演化过程。各地层单元、花岗岩体和萤石矿石的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萤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具有壳、幔源混合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早白垩世敖包吐花岗岩可能是萤石中F的主要来源,而大石寨组的结晶灰岩则可能提供了Ca。另外,Pb、Nd同位素的极大不均一性,有可能是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对艾力格庙群放射性组分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萤石成矿作用与钾玄岩的时空关系暗示了萤石的成矿过程可能是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下地壳的置换地质事件的结果。在构造转型的过程中,燕山中期富碱的酸性花岗岩浆的活动分异出富含F的成矿流体,与幔源流体混合,沿区域重新活化的深大断裂和大石寨组的层间破碎带上升,交代其间的灰岩透镜体,从而形成敖包吐中型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2.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减薄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嵇少丞  王茜  许志琴 《地质学报》2008,82(2):174-193
古太古代(约4.0 Ga)时地球上可能只有一个超级大陆, 它的岩石圈厚度高达400 km。在早元古代,这个超级大陆减薄、裂解成十几块,每块中心是太古宙岩石,边缘是元古宙岩石,且各块厚度不等(150~350km)。从元古宙之后这些被称之为稳定克拉通的大陆岩石圈就一直漂游在地幔软流圈之上。中国华北地块就是这些克拉通之一,与众不同的是它在中生代时遭受了第二次破坏,岩石圈厚度从古生代时的180~200 km 减少到现今的80~100 km。本文作者从流变学的视角出发,围绕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减薄这一核心问题,从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LA-ICP MS方法,对零星分布于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南段肥东-巢湖地区的一些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西徐村北岩体、尖山岩体、西花村岩体、永丰岩体和锦张村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6.9 ±1.0Ma、114.8±1.3Ma、108.1 ±1.6Ma、103.0 ±0.9Ma和120.3 ±0.7Ma,这些花岗岩体均形成于早白垩世,但侵位时间有一定差异.与郯庐断裂带西侧的鲁西、徐淮、蚌埠地区同时代克拉通内部侵入岩相比,断裂带内岩浆活动持续的时间更长(~27Ma).这一结果不但指示郯庐断裂带上的岩浆活动是不均一的,各地岩浆在活动的强烈程度和时间特征上均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显示了断裂带内比克拉通内部岩浆活动结束时间较晚,暗示其下岩石圈可能有更为强烈的减薄程度和更长的减薄历史.  相似文献   
4.
分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透射和反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边缘层理论研究了两层流体系统中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的透射和反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演化方程的“初值”条件,分析了内孤立波与薄板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效应。研究表明:流体层的密度比以及薄板伸入上下层的深度对于反射和透射波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薄板伸入下层越深、密度差越小,则薄板阻碍孤立波透射的效率越高;透射波通常演化为单峰孤立波和迅速衰减的尾波,反射波演化为缓慢衰减的尾波列;对于具有小密度差的跃层结构,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的透射及其演化近乎是无障碍的。  相似文献   
5.
6.
Crustal Thinning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gnetic data suggest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oceanic crust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may extend to about 21 °N and 118.5 °E. To examine the crustal features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 zone, we have studied the crustal structures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CS. We have also performed gravity modeling by using a simple four-layer crustal model to understand the geometry of the Moho surface and the crustal thicknesses beneath this transition zone. In general, we can distinguish the crustal structures of the study area into the continental crust, the thinned continental crust, and the oceanic crust. However, some volcanic intrusions or extrusions exist. Our results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oceanic crust in the northernmost SCS as observed by magnetic data. Accordingly, we have moved the continent–ocean boundary (COB) in the northeastern SCS from about 19 °N and 119.5 °E to 21 °N and 118.5 °E. Morphologically, the new COB is located along the base of the continental slope. The southeastward thinning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study area is prominent. The average value of crustal thinning factor of the thinned continental crust zone is about 1.3–1.5. In the study region, the Moho depths generally vary from ca. 28 km to ca. 12 km and the crustal thicknesses vary from ca. 24 km to ca. 6 km; a regional maximum exists around the Dongsha Island. Our gravity modeling has shown that the oceanic crust in the northern SCS is slightly thicker than normal oceanic crust. This situation could be ascribed to the post-spreading volcanism or underplating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7.
重力活塞取样器是海洋地质调查不可缺少的调查设备,而管口封又是重力活塞取样器的重要部件。管口封的好坏不但影响到取样器的贯入深度和取芯丰,还影响到所取岩芯的质量.介绍了一种最近研制成功的新型全封闭刀口联合式管口封。海上实验在特定海区成功的获取了17.11m的长岩芯,取样率达91.3%,创造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用重力活塞取样器获取岩心的最长记录。该设计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8.
针对边收缩算法在计算大曲率面距离公差时计算量大 ,且收缩大曲率面所含的线段时易使关键点发生偏移而引起模型变动过大、简化不够准确的问题 ,本文在边收缩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加入顶点度控制的算法 ,以减少大曲率面距离公差的冗余计算 ,并提高模型简化质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提高模型简化质量 ,并加快图形收缩的生成速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边优先的任意多边形最优三角剖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仁健  武芳  薛本新 《测绘科学》2008,33(1):122-125
针对现有多边形三角剖分算法不能同时兼顾算法的简单有效性、适用性以及剖分三角网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优先的任意多边形最优化三角剖分算法:首先直接对多边形的边进行构网,最后再对生成的非约束边进行构网,最终完成整个多边形的三角剖分。剖分得到的三角网为约束Delaunay三角网,网形稳定、最优,算法简单,执行效率较高,且适用于任意复杂多边形。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较好地解决了现有多边形三角剖分算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边缘角度直方图在遥感图像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形状的遥感图像检索中区域分割困难这个问题,本文提出利用边缘角度直方图作为形状特征对遥感图像进行检索;针对遥感影像分辨率和颜色反差对检索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采用多尺度分析的思想,提取图像在多个尺度上的边缘角度直方图特征进行检索。通过单一尺度边缘角度直方图特征和多尺度边缘角度直方图特征检索的对比实验,揭示了本文所提出的改进方案使遥感图像的检索精度提高了约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