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东太平洋地区DSDP573孔始新世末期的微玻璃陨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研究 DSDP5 73孔的岩心样品 ,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中发现了微玻璃陨石 ,且主要富集在其底部。一个样品 (5 g)中最多可达 12粒。这些微玻璃陨石主要呈球形、椭球形。用电子探针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Si O2 含量为 2 9.6 4%~ 5 8.93%,Al2 O3 为 3.42 %~ 2 0 .96 %,Fe O为 9.98%~ 2 9.5 5 %,Mg O为 4.32 %~ 16 .0 5 %,Ir为 0 .0 6 %~ 0 .81%。总体来说 ,微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可能与靶岩的成分变化较大有关。始新世末期北美微玻璃陨石场的展布方向约为 2 5 0°,这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所需要的矢量变化(2 45°)仅相差 5°,推测很可能是始新世末期陨星的撞击引起了太平洋板块在该时期的运动方向由 NNW突然变为NWW。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的平底结构砰击压力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震  肖熙 《海洋工程》2005,23(2):26-31,41
对利用神经网络预报平底结构入水砰击压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利用仿真软件计算各种情况下平底结构入水所产生的砰击压力,以此形成训练神经网络的数据集。其次利用数据集对三层反馈式网络进行了训练,讨论了不同隐含层节点数对该非线性系统的拟合能力,并且对梯度下降法、动量修正法和基于优化的LM算法的有效性和精度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了适合平底结构入水砰击系统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
结合北方某重力式深水 ( -1 6.0 m)码头沉箱后壁 1 4.5 m范围的回填风化砂经深层振密处理这一工程实例 ,介绍了回填砂振密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方法及振密效果的检测。同时对施工与检测中的某些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stantaneous properties of wave slamming on the plate structure of an open structure.The advanced instantaneous measuring technique-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is applied to acquire the instantaneous velocity field of wave slamming.From the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images captured by the CCD camera,the flow fields of wave impacting on the structure are displayed visually,and the instantaneous whole-field fluid velocity vectors are obtained.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stantaneous peak impacting pressures and the instantaneous velocities of water particles is studied by probability analysis.  相似文献   
5.
利用广州地区已施工的工程勘察资料,选用风化红色残积土层中标准贯入击数与侧限压缩Es建立线性关系模型,并对线性关系模型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大型三轴实验,研究了吉林台水库爆破料在不同级配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了在一定击实功下爆破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细料含量变化的规律,分析了爆破料在不同级配和不同围压下应力与应变的变化规律、轴向应变与体积应变的关系及抗剪强度变化特性.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了变化规律产生的原因,得出爆破料的抗剪强度随级配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低云和雷暴是夏季飞行安全保障中最重要的天气现象.低云对飞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扰飞行员的视线;雷暴由于伴随着冰雹、低空风切变、下击暴流等多种天气现象,同时雷暴云中有大量的过冷却水滴存在,因此,雷暴对飞行的影响也往往表现在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通过石家庄第二造纸厂办公楼工程成功采用复合载体夯扩桩基础形式的实例,介绍了复合载体夯扩桩的作用机理、施工特点以及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5年6月1日21:30左右长江湖北监利段发生"东方之星"客轮翻沉特大事故。本文根据事发周边陆地区域现场天气调查结果,结合卫星和雷达观测资料分析认为,6月1日21:00-21:40左右事发江段和周边区域发生了下击暴流导致的强烈大风灾害,最强风力超过12级,并具有空间分布不连续、多尺度和强灾害时空尺度小等特征。事发周边区域北部受中气旋影响陆地区域(顺星村、老台深水码头、四台村养猪场附近、新沟子养鸡场附近等)灾情较南部阵风锋及其后侧下击暴流影响的陆地区域更为显著。综合雷达观测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判断多数调查点灾害为显著微下击暴流所致,其中老台深水码头有龙卷发生的可能。导致此次风灾的强对流风暴气流具有显著的多尺度性;事发周边区域北部的四台村养猪场附近树林中同时发生了多条相邻的微下击暴流条迹,呈现出辐散和辐合交替分布的特征,展示了此次强对流风暴中大气运动的复杂分布特点。虽然下击暴流会伴随中小尺度的涡旋特征,但此次现场调查发现的与下击暴流相联系的辐合特征水平尺度仅几十米,远小于弓形回波两端的书挡涡旋或者中涡旋等几千米级的水平尺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河南濮阳CINRDA/SB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结合常规天气图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等,对2011年7月10日发生在河南濮阳的下击暴流天气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此次下击暴流天气以高空快速下滑的低压槽为背景,高空冷空气叠加在低空暖舌之上,使大气具有强烈的层结不稳定。大气环境场呈倒"V"形的垂直温湿分布:云底位于700 h Pa高度,云底以下空气干燥,气温直减率约为9℃/km,接近干绝热气温直减率,有利于干下击暴流的发生。地面辐合线的存在和弱冷空气的侵袭,为强风暴单体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从多普勒雷达产品上看,风暴初始回波发生在一条稳定的晴空窄带回波上,通过单体间的合并加强,发展成为孤立的多单体强风暴;风暴反射率因子反复在3—6 km高度强烈发展,风暴反射率因子强核高度反复4次快速下降,形成强烈的冷下沉气流,在底层出现强烈的径向辐散风;径向速度图上中层一直存在向着反射率因子核心的辐合特征,这正是下击暴流的风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