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8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700篇
测绘学   922篇
大气科学   645篇
地球物理   662篇
地质学   1929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13篇
自然地理   43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成矿区(带)化探资料对确定找矿目标矿种、估计化探异常找矿前景等方面的应用,指出研究分带序列中不同位置元素间相关性的变化和相关元素的拓扑结构,可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
按照《规程》要求,通过对凤凰山矿2303工作面岩移3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取得了山区地表移动的一些经验及适合该矿区的一些参数,为今后"三下"采煤工作和进一步研究山区地表移动规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3.
驱龙斑岩铜钼矿床是迄今为止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根据对驱龙矿区各类岩石破裂裂隙的野外实测数据,结合矿区已有钻孔品位资料,分别绘制了矿区地表破裂裂隙等值线图、走向投影图及梅花图、钻孔5 000 m海拔标高水平切面Cu、Mo品位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驱龙斑岩铜钼矿床的岩石中破裂裂隙相当发育,连成一片,没有明显的多个高值中心,空间上破裂裂隙呈放射状产出;5 000 m海拔标高水平切面显示Cu、Mo矿化较强、较均匀,矿化呈面状,为典型的由单一斑岩体侵位造成的中心式矿化特征.据破裂裂隙和Cu、Mo矿化空间分布,可确定驱龙矿区岩浆中心和矿化中心均位于钻孔405、1205、801、809所围成的矩形区域附近.  相似文献   
4.
王猛  刘焰  何延波  魏东 《地质科学》2008,43(3):603-622
利用GTOPO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GTOP0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6.
李想  刘晓岩 《水文》2008,28(2):93-96
本文根据<黄河水资源公报>公布数据,分析了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地表取水量、耗水量和地下水耗水量在经历2003年旱情紧急期取(耗)水量低谷之后,逐年呈上升势头;农业耗用地表水量下降了15%,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增幅较大;省界水质有明显好转,满足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8.
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仓库技术,以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化探数据处理与评价作为数据仓库主题,实现了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化探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将可视化处理分为4个步骤:数据预处理、异常背景分析、异常分析、异常综合评价;使用MAPX、DELPHI等软件研制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软件模块。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某测区实测的甲苯化探数据的处理,验证了所开发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1年11月18日,西藏那曲崩错附近发生了一次8级地震,地表产生了长达约91公里的破裂带。本文总结了该破裂的几何、位移分布特征,讨论了破裂的形成机制和崩错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利用Doris软件对伊朗Bam地震ENVISAT图像进行处理,得到InSAR差分干涉图并对InSAR差分干涉图进行了相位解缠;然后用几种边缘检测算法对解缠后的差分图进行边缘检测以提取地面断裂带的位置,最后对这几种边缘检测算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