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渤海地区海(咸)水入侵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阐述了环渤海沿海地区海(成)水入侵的主要方式、发展进程、影响因素等基本特征,提出海(成)水入侵的综合防治对策。研究区海(成)水入侵主要有面状、带状、脉状或树枝状和越流等4种入侵方式。气候、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地质是发生海(成)水入侵的基础条件,地下水超采等人类不合理工程经济活动是诱发海(成)水入侵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合理规划利用水土资源,建造阻成蓄淡工程,跨流域引水,以及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等综合措施,防止海(成)水入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库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补给水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生态环境效应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划分了滨海河谷型、山间盆地(河谷)型、山前冲洪积平原(扇)型、冲积平原埋藏古河道型等四种地下水库类型,并对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和新增地下水开采量进行了评价。其中,在辽宁、山东沿海地区尚有宜建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库址35处,总库容28.85×108m3,可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2.60×108m3;有宜建山间盆地(河谷)型4处,总库容1.22×108m3,可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0.24×108m3。目前,区内已建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8处,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2.89×108m3,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在滨海河谷等地区选择适宜地段,建设地下水库,对于缓解环渤海地区缺水、改善水质、防止海水入侵等均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面对区内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地质灾害严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保护地质环境,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中以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为基础,围绕区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就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重点应放在优化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和层位,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利用滨海河谷建设地下水库;利用地下空间和雨洪水资源,实施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扩大咸水资源改造利用;勘查、建立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等措施,建立以城市、港口为重点的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环境地质调查重点则放在确定海岸基准线,开展重点城市、港口以及湿地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建立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海岸带地质环境保障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河北地区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渤海河北地区,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流场已经由天然状态演化为人工状态,在山前平原和中部平原表现得尤为明显;深层地下水流场已经由天然状态下向渤海汇集,演化为人工开采条件下的向漏斗中心汇集。浅层地下水水质演化总体上呈现出恶化的趋势,矿化度总体呈现上升状态。重碳酸型地下水的面积有所减少,氯化物型地下水和氯化物—硫酸型地下水的面积有所增长。深层地下水水质总体上基本保持稳定状态,但是在局部地段一些孔深小于300米的井中地下水矿化度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山东地区地下水库建设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环渤海山东地区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之一 ,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分布 ,年内、年际降水量差别大。实践表明 ,修建地下水库工程 ,对区内水资源进行多年调蓄利用 ,是缓解该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大 ,一方面胶东低山丘陵滨海河谷区、鲁中南山前冲洪积扇区及黄泛平原古河道带含水层厚度较大、颗粒较粗、调蓄能力较强 ;另一方面鲁中南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和胶东半岛滨海平原部分地段地下水位多年持续下降 ,腾出了巨大的地下库容 ;这些都为修建地下水库提供了条件。本文中将该区地下水库划分为山间河谷型、滨海平原型、冲洪积扇型和冲积平原古河道型 4类 ,并根据地下水库库址选取的 6个基本条件选出了 2 6处地下水库库址 ,这些地下水库的总库容达 6 5 .17× 10 8m3 ,最大调节库容总和为 2 8.39×10 8m3 ,建库后库区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增长 73% ,可取得明显的水资源效益。同时修建地下水库可以改善库区附近水环境质量 ,遏制海 (咸 )水入侵、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胜  王晓惠  宋维玲  董伟 《海洋通报》2011,30(6):601-606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尤为突出.文章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原理和模型,分析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环渤海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与经济收入也基本符合倒“U...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论述了环渤海地区黑色、有色、贵金属、非金属、固体燃料和油气矿产资源现状和勘查潜力。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环渤海地区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找矿领域集中在已知矿床的边部、外围及深部,以及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和新类型矿床的找寻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地区非金属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志安  李俊建 《华北地质》2005,28(4):265-271
环渤海地区非金属矿产品种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经济效益明显。区内已发现非金属矿种近80种,已探明小型以上矿产地1294个(其中超大型矿床22个,大型矿床232个,中型矿床497个)。其中菱镁矿、金刚石、滑石、硼、耐火黏土、玉石、硅灰石、石墨、硫、磷、石膏、珍珠岩、澎润土和芒硝等是本区的优势矿产,已探明小型以上矿产地436个。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胶辽、鲁西、燕山、太行山-吕梁山和内蒙古等地。单矿种区域分布极不均匀,如硼矿床、菱镁矿床集中分布于辽东地区,金刚石集中分布于鲁西和辽南地区。此外辽宁、河北、天津、山东还是我国北方海盐的主要产区。该类矿床成因有风化型、沉积岩型、变质岩型、热液型、岩浆岩型等五大类,其形成时代自太古代始,各个地质时代都有产出。  相似文献   
9.
Trend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from 1961 to 2008 have been investigated over Circum-Bohai-Sea region,China using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of 63 meteorological st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most stations,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nnual frequency of warm days and warm nights,as well 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annual frequency of cold days,cold nights,frost days,and annual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DTR).Their regional averaged changes are 2.06 d/10yr,3.95 d/10yr,-1.88 d/10yr,-4.27 d/10yr,-4.21 d/10yr and-0.20℃/10yr,respectively.Seasonal changes display similar patterns to the annual results,but there is a large seasonal difference.A significant warming trend is detected at both annual and seasonal scales,which is more contributed by changes of indices defined by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than those defined by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For precipitation indices,the regional annual extreme precipitation displays a weak decrease in terms of magnitude and frequency,i.e.extreme precipitation days(RD95p),intensity(RINTEN),proportion(RPROP) and maximum consecutive wet days(CWD),but a slight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consecutive dry days(CDD),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changes of annual total precipitation(PRCPTOT).Seasonally,PRCPTOT and RD95p both exhibit an increase in spring and a decrease in other seasons with the largest decrease in summer,but generally not significant.In summary,this study shows a pronounced warming tendency at the less rainy period over Circum-Bohai-Sea region,which may affec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10.
在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环渤海地区与华北平原成为中国东部汇流盆地和堆积平原。第四纪时期阶段性河流进积,造成研究区出现构造气候旋回性的环境变迁。晚更新世以来沿海平原进入一个快速沉降阶段,在全球性冰川海平面变化叠加背景下.研究区水热对流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更加剧烈和丰富。在晚全新世河流造陆过程中.河流的沉积速率超过了海平面的上升速率,陆地才得以形成。在现代海岸带依然持续构造沉降、河流输沙减少、相对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认识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变迁机制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