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2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库鲁克塔格地区二叠纪脉岩群非常发育,主要岩石类型是辉绿岩,并有少量的斜闪煌斑岩、斜长玢岩和花岗斑岩。花岗斑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A型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斜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花岗斑岩相似,二者都亏损U、Nb、Ta。斜闪煌斑岩的岩石化学组成属过碱性系列,显著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辉绿岩的岩石化学组成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Cs、Rb、Ba、Th元素丰度变化大,普遍亏损U、Nb、Ta。研究证明,辉绿岩脉的这些地球化学特征都与同化混染作用有关,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的变化还与热液蚀变有关。辉绿岩具有富集型Nd、Sr同位素组成,且变化范围大,是岩浆源区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它们的铅同位素组成属低U(Th)/Pb值的正常铅,主要受混染物控制,并不代表源区特征。库鲁克塔格地区岩石圈地幔Nd、Sr、Pb同位素比塔里木板块西缘岩石圈地幔的富集程度更高,且变化范围大,反映了这两个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演化历史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新疆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可分为三个生物地理区:1.天山型动物群——博罗科努山区;2.华北型动物群——柯坪区;3.过渡型(库鲁克塔格型)动物群——库鲁克塔格区.库鲁克塔格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序列自下而上可分出13个化石带:下寒武统西大山组2个带;中寒武统莫合尔山组4个带;上寒武统突尔沙克塔格组7个带.  相似文献   
3.
新疆中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扎摩克提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扎摩克提组位于中库鲁克塔格震旦系上统底部,由砂岩、粉砂岩和泥页岩构成韵律武沉积,为不完整的玛鲍序列.砂岩层底面普遍发育槽模等底痕.有些砂岩呈纹层状,并有滑动构造和包卷层理等.构成砂岩的碎屑颗粒分选性差.根据粒度分布概率图、C-M图和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及Sr/Ba比值、硼含量等显示,该组形成于淡化海槽中.  相似文献   
4.
The Kuruktag uplift is located directly northeast of the Tarim craton in northwestern China. Neoarchaean-to-Neoproterozoic metamorphic rocks and intrusive rocks crop out widely in the uplift; thus, it is especially suited for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Tarim craton. Apatite fission-track (AFT)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xhumation history and cooling of these Precambrian crystalline rocks. Nine apatite-bearing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both sides of the Xingdi fault transecting the Kuruktag uplift. Pooled ages range from 146.0 ± 13.4 to 67.6 ± 6.7 Ma, with mean track lengths between 11.79 ± 0.14 and 12.48 ± 0.10 μm. These sampl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age and structural position. Group A consists of five samples with AFT apparent ages of about 100–110 Ma and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undeformed areas. Group B comprises three specimens with AFT apparent ages lower than 80 Ma and is mostly associated with hanging wall environments close to faults. Group C is a single apatite sample with the oldest relative apparent age, 146.0 ± 13.4 Ma. The modelled thermal history indicates four periods of exhumation in the Kuruktag uplift: late-Early Jurassic (180 Ma);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144–118 Ma); early-Late Cretaceous (94–82 Ma); and late Cenozoic (about 10 Ma). These cooling events, identified by AFT data, are assumed to reflect far-field effects from multi-stage collisions and accretions of terranes along the south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相似文献   
5.
位于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结合部位的新疆库鲁克塔格是研究中亚造山带及塔里木克拉通关系的一个关键地区。野外观测、显微构造分析以及Ar–Ar测年结果揭示:(1)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纪—早古生代岩系地层变形样式为底部强烈褶皱,面理密集向北缓倾,顶部褶皱较宽缓、劈理稀疏向北陡倾,构成具有向南构造指向的铲式构造样式;(2)库鲁克塔格地区基底与盖层之间存在一条E–W走向、厚度约2 km的韧性滑脱带,带内普遍发育糜棱岩及A型剪切褶皱等,糜棱岩面理向N或S缓倾、拉伸线理向NW或SE倾伏,不对称旋转构造及糜棱岩中石英晶格优选方位图(EBSD测试)指示韧性滑脱带上盘滑脱方向为自NW向SE;(3)韧性滑脱带中糜棱岩内白云母的Ar–Ar测年结果表明滑脱时代早于383 Ma。滑脱–褶皱构造是塔里木地块与中天山岩浆弧带碰撞后发生陆内俯冲的产物,说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存在早古生代造山事件。  相似文献   
6.
杨恩林  吴攀  吕新彪  吴春明  刘文  曹晓峰 《地质学报》2021,95(11):3256-3265
制约塔里木克拉通下寒武统的精确锆石U-Pb年龄稀少,最近笔者于库鲁克塔格北区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底部硅质岩中发现一层10~20 cm厚的凝灰岩夹层,对其锆石斑晶进行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该凝灰岩的就位年龄为520.3±2.9 Ma(MSWD=0.11).首次获得塔里木克拉通下寒武统精确锆石U-Pb年龄数据,构建了该区下寒武统以精确锆石U-Pb年龄为基础的时间框架雏形.参考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沉积速率,库鲁克塔格北区且干布拉克达坂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可能于532.1±2.9 Ma开始沉积;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受西大山运动影响库鲁克塔格北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可能存在约50 Ma的沉积间断.  相似文献   
7.
李伟  王新昆 《新疆地质》2002,20(1):16-22
通过构造解析的研究,确定赛马山地区中元古代所发生的阿尔金运动共有三幕变形,第一幕发生在长城纪早期,为EW向伸展机制下中部构造相的大规模顺层滑脱韧性变形,形成了赛马西山顺层滑脱韧性变形带,具超塑性流动变形特征和多层结构样式,第二幕发生在长城纪末,为主期变形,在NS向挤压机制下,在浅部构造相形成了EW向紧闭褶皱(局部倒转褶皱),并卷入早期的顺层滑脱韧性变形带,褶皱后期,由于应力的集聚,在浅表层次下,沿兴地塔格群内岩层软弱面发生剪切而形成了滑脱面,产生由南向北的逆冲,形成了具叠瓦扇结构的永红山飞来峰构,第三幕,蓟县纪末由于SN向强烈挤压后出现“松驰”引张而产生EW向挤压应力,形成NS向开阔褶皱,叠加于主期褶皱之上,形成了赛马西山-永红山穹盆构造。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库鲁克塔格地区是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域之一,其特殊的构造背景成为研究盆山耦合及区域构造演化的有效切入点。冰川、火山、风暴、浊流等事件沉积的产物,广泛发育于塔东北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奥陶系的地层中。这些地质事件的发生时期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是全球新元古代冰川沉积的诱发因素,也使库鲁克塔格地区在震旦纪发育冰川相的沉积。发生于早寒武世的火山事件也是Rodinia超大陆同期裂解的表现。在塔东北地区,裂解导致的持续拉张作用一直延续到早奥陶世末期,但在晚寒武世曾发生过一次持续时间较短的构造反转,区域构造应力场由拉张转为挤压,导致南、北沉积相区水体变浅,受到风暴作用影响。在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下,中—晚奥陶世库鲁克塔格急剧隆升,物源供给的加大,为浊流事件的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区域的构造背景变化也对于该地区的源岩和储层的产生起了决定性的因素。在震旦—早奥陶世晚期拉张的大地构造背景下,早—中寒武世及早奥陶世成为烃源岩的主要形成时期。优质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发育于晚震旦世、晚寒武世、中—晚奥陶世。孔隙类型主要为晶间孔、溶孔、裂缝等。这些源岩和储层与地层中的泥岩在垂向上组成多套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9.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构造应力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库鲁克塔格地区的构造地质演化分析,将该地区震旦系以来较强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4个时期: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根据节理、褶皱和岩墙等应力感构造的测量分析,得出库鲁克塔格地区及其周缘的4个时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分别为北北东向、北西西-北西向、北东向和北北东-近南北向。基于对新近纪以来库鲁克塔格地区构造应力场的二维有限元模拟,进一步对该地区应力场的分布特征、边界几何形态对应力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库鲁克塔格、孔雀河露头区及其南盆内深部资料 ,尤其是多种类型的深水沉积的鉴别 ,得以建立区内地层及沉积相格架。分析表明 ,裂陷槽内南华系—奥陶纪地层属于同一构造环境的产物 ,沉积以深水陆棚 -槽盆相为主体 ,相带呈东西向展布 ,其空间分布范围比传统认识要广大得多。裂陷中心在孔雀河地区 ,南翼在盆内覆盖区北缘 ,原库鲁克塔格地区仅是其北翼 ;满加尔则是其南翼向南延的边缘坳陷 ,从而深化了其时空展布及构造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