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用潜孔锤成孔,注入水泥浆、水玻璃双浆液封堵基坑面以上的明水,并利用袖阀管压力注浆封堵基坑面以下暗水的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宏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1):39-40,50
明水注浆是在巷道已经发生涌水后进行堵水注浆的一种方法,以开滦东欢坨矿井下明水注浆实践为基础,阐述了明水注浆技术及注浆工艺。大水矿井由于排水电费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明水注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反转期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的构造反转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保存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往的研究认为,松辽盆地晚期经历了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古近纪的多期反转.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进行剖面与平面的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嫩江组沉积末期为南北向差异升降活动,未引起地层褶皱变形和构造格局的改变,该期形成了区域伸展不整合面;明水组沉积末期松辽盆地从区域拉张转为挤压,盆地表现为东西向缩短,构造格局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形成了一系列反转构造,该期构造反转奠定了盆地现今的构造格局.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进一步证明,松辽盆地不同方向的反转构造带为明水组沉积末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东准噶尔南明东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以及下一步找矿方向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受韧-脆性剪切带、地层建造和热液活动的多重控制。矿区地质环境复杂,地表蚀变带规模较大,深部尚未完全控制,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南明水组的层间断裂、褶皱交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新疆富蕴盆地早石炭世黑山头组、南明水组主要为一套滨、浅海相沉积,地层之间发育多套砾岩层,呈透镜体状,横向上延伸不远,为河流入海时形成的一系列水下河道沉积,而并非前人所认为的萨吾尔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底砾岩。砾岩层横向特征的对比及交错层理、波痕等古流向数据,表明地层沉积时期水体古流向总体自北西向南东(介于93°~125°),物源区位于盆地北西方向。研究区内黑山头组与南明水组之间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并非准噶尔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碰撞形成的构造不整合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1井连续取明水组岩心长558.94m,岩心收获率为93.69%,是迄今获取的最连续完整的沉积记录。文章对此进行了厘米级(分层厚度2~5cm)沉积地质描述。明水组沉积时期与坎潘晚期至丹尼期对应。通过对松科1井明水组岩心的精细描述,揭示其岩性-岩相-旋回的沉积序列及其作用过程。明水组共识别出15种基本岩石类型,为曲流河、浅湖和滨湖亚相的河床滞留、点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水道、河漫滩、河漫湖、浅湖静水泥、临滨砂坝、风暴沉积、沙滩、泥滩、浊流、重力流水道等15种沉积微相。在岩相序列上识别出20种共361个米级旋回(六级旋回)、109个五级旋回、29个四级旋回、3个三级旋回。完整组段的厘米级刻画为高精度沉积过程研究提供了可能,明水组全井段取心对松辽盆地富氧事件、K/Pg界线、坳陷盆地晚期构造演化以及盆地浅层生、储、盖组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的精细描述资料为今后相关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迄今最精准的基本地质素材。  相似文献   
7.
明水泉群为我国北方罕见的岩溶大泉,具有典型的雨源型特征。大气降水和雨洪水下渗后,向明水一带汇集,受西部文祖断层阻挡而富集,受上覆煤系地层阻隔而承压,在特定的构造条件下,沿断层破碎带或人工钻孔涌出地表,便形成明水泉群。煤系地层是明水泉群形成和存在的基本地质条件之一。煤矿开采吸引大量岩溶泉水,而且破坏原生的地质结构,影响明水泉群的正常出流,危及明水泉群的存在。针对煤矿开采对明水泉群的影响,建议实施相应保泉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明水局以打造一支“精干、高效、务实、廉洁”的干部队伍为目标,集中打一场“转作风、提效率、树形象”攻坚战,构建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加强学习,打牢基础。该局从强化学习教育入手,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出全年学习计划表。健全机制,注重长效。该局从强化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上下班制度、值班签到制度、机关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增强机关干部的自觉和自律意识。建立健全为群众服务制度,行政服务中心推行“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水”服务活动。创新载体,激发活力。该局以“整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率、树形象”活动,全力治庸、治懒、治散、治软、治乱、治贪、治梗、治奢、治浮、治空,组织实施树立一种理念、完善一批制度、解决一些问题、建立一批联系点、树立一批典型“五个一”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  相似文献   
9.
新疆富蕴县下石炭统南明水组沉积相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绪勇  王宇  卫巍  徐备 《岩石学报》2009,25(3):682-688
新疆富蕴县以南下石炭统维宪阶南明水组的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扇三角洲相、滨海相、海岸平原相,其中扇三角洲相又分为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滨海相主要为临滨亚相。古流向集中于320°~340°,表明物源来自研究区东南方向,推测早古生代塔尔巴哈台褶皱带东段是研究区南明水组的蚀源区。准噶尔东北部早石炭世维宪期古构造格局可能包括准噶尔古陆东北缘由早古生代褶皱带构成的剥蚀区(隆升区)和该剥蚀区西北以南明水组为代表的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0.
一、工作目的、任务及工作方法 对工作区内表层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对6种微量元素(Fe、Cu、Mn、Zn、B、Mo)的全量及有效态含量进行分析,并与其全量分布特征及规律加以对比,了解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在测区内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初步查明农作区范围内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全量),进一步详细划分土壤类型与分布,为土壤的合理利用与改良,提供科学依据。采取土壤类型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壤剖面测量为主要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