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规的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锡灵敏度很低,不能满足化探找矿对锡灵敏度的要求。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锡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的特点,并已有文献报导。但是对共存元素的干扰及干扰的消除问题报导较少,难于直接用于复杂的地质样品分析。 本文采用电加热石英管原子化器、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锡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了44种  相似文献   

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俭惠 《矿产与地质》2007,21(6):698-702
对近年来国内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的进展进行评述,内容包括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相似文献   

3.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砷、锑、铋等元素的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国内外已有报导。 为了适应大批地球化学样品中砷、锑、铋的分析,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用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同一份溶液中连续测定砷、锑、铋的仪器工作条件、氢化物发生条件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找出了对砷、锑、铋均为有效的还原抑制体系,拟定了一个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地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砷、锑、铋的方法。在选定的条件下,测得砷、锑、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蒸汽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最近几年来获得迅速发展。原子吸收仪不仅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分析速度快的特点,而且准确度、精密度都很高,尤其适于低浓度测定,是分析微量元素的理想方法。原子吸收仪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可测元素达70多个。  相似文献   

5.
氢化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及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硒、碲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硒碲氢化原子吸收法测定,已见报道。文献曾连续对硒碲等元素的氢化原子吸收法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文献对原子吸收法测定硒进行了评述,提到了氢化原子吸收法测定硒的条件。文献对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法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提出了用该法测定地质样品中>0.0001%的硒碲。本钢钢研所把氢化原子吸收法用于测定钢铁中>0.0001%的硒碲等七个元素。但对于矿石、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硒碲的氢化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尚未见到详细报导。作者对氢化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硒碲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巯基棉富集硒碲与干扰元素分离,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拟定了分  相似文献   

6.
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化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小伟 《物探与化探》1985,9(4):250-256
本文对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化探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与氢化物-无色散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较,所提出的技术具有下列优点:仪器比较简单,惰性气体消耗量较少,气相干扰少,较适用于多元素同时测定。本文还讨论了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进一步发展所涉及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氢化物发生法-原子吸收分析测定砷、锑、铋、硒、碲、钖、铅等元素是一种比较灵敏的分析方法.方法基于,在酸性溶液中,上述被测元素,与产生初生态氢的一些还原剂,反应生成具有热不稳定特性的气态氢化物,导入火焰或各种加热方式的石英管池等原子化器,在较低的温度下热解、原子化,以常规的吸收法测定.作者提出一种适用于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上述元素的氢化物连续发生器新设计型式.此种新发生器结构更简单,采用能双管同时吸喷溶液的直角型气动喷雾结构,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石英缝管原子捕集技术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Bi中的应用。采用自制的无载气氢化物发生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最佳化。实验结果表明,原子捕集技术的应用使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2.2倍;方法检出限(3σ)达2.5ng;20ng/mlBi的标准溶液10次测定的RSD为2.9%。方法用于地质标样中微量Bi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符合。  相似文献   

9.
陈恒武  吴德秀 《岩矿测试》1994,13(4):298-301
文章介绍石英缝管原子捕集技术在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Bi中的应用。采用自制的无载气氢化物发生装置,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最佳化。实验结果表明,原子捕集技术的应用使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提高2.2倍;方法检出限达2.5ng;20ng/mlBi的标准溶液10次测定的RSD为2.9%。方法用于地质标样中微量Bi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符合。  相似文献   

10.
超痕量元素分析是指ngg~(-1)—pgg(-1)含量范围元素的测定,对这类分析方法的主要要求是高的检测能力与可靠的分析结果。目前最适合于超痕量分析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这些方法的检测能力大略如下:检出限≤10ngm1(-1)者: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2个元素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53个元素感耦等离子发射光谱法59个元素直流等离子发射光谱法26个元素原子荧光光谱法31个元素检出限≤0.01ngm1(-1)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电加热石英管原子化器,对铅的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文中着重对铅的氧化剂及测定体系、共存元素的干扰及其消除作了详细地考察,并对氧化机理及干扰机理作了初步探讨.选定了铁氰化钾为氧化剂、邻菲罗啉——硫氰酸钾——草酸为干扰抑制剂的测定体系.拟定的方法在283.3nm线测得铅的灵敏度为0.10ng/ml/1%吸收,对于10ng/ml的铅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9%,样品分析结果满足误差要求.是地球化学样品中0.00005%以上铅的有效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锑,铋等元素的灵敏度均较低,目前采用氢化物测定砷、锑、鉍等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了解食品中营养元素和有害元素的组成十分重要,仪器分析一般要求测定其中的高含量(mg/L)组分,也需要测定其中的低含量(μg/L)组分.传统的仪器样品分析需要采用多种仪器方法,如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仪器中的高含量组分,而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测定其中的痕量组分.  相似文献   

14.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水溶性盐中钙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不更换元素灯情况下,一次进样测定土壤水溶盐组成中钙、镁离子含量,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偏差小于5%,测定速度显著提高。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可选择元素任一谱线测定,对比30个土壤样品Mg次灵敏线202 nm与主灵敏线285 nm两条谱线测定结果,两者基本一致。高浓度时Mg次灵敏线202 nm的标准曲线相关性好于主灵敏线285 nm。与传统线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相比,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灵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EcHG)是原子光谱仪发展的一种实用气态进样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电化学发生池内的电极反应代替传统化学还原的方法来生成氢化物和汞蒸气。与传统的化学法硼氢化钾(钠)-酸氢化物发生体系相比,EcHG技术仅需要支持电解质,氢化物(汞蒸气)在阴极室内发生后直接导入原子光谱仪的原子化器,在降低分析成本和溶液配制时间的同时,分析过程引入的空白值也大大降低,更加绿色环保。近年来,EcHG原子光谱分析已经从单一的元素总量测定发展到元素形态分析,从微量元素分析发展到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发生元素涵盖了砷、硒、铅、镉、锡、锑、锗和汞,应用范围涉及食品、环境、烟草、饲料等实际样品。EcHG技术应用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特征元素检出限能够达到0.1 μg/L级(汞为ng/L级);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适用元素检出限能够达到μg/L级,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回收率在90%~110%之间。EcHG技术相关的机理研究也已经起步,这为该技术在原子光谱分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EcHG技术的分析范围目前仅限于部分元素的无机态,对元素的有机形态分析是本领域发展的难点之一。本文提出,关于电化学氢化物发生的机理研究、电化学流通池结构的优化、形态分析范围的拓展等将成为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锗的原子吸收分析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米瑞华 《岩矿测试》1991,10(3):221-225
本文对近十年来Ge的原子吸收分析,包括电热法、火焰法、氢化物-火焰法和氢化物-石墨炉法等四个方面的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7.
铋是化学找矿中的重要指示元素。它在岩石、土壤及水系沉积物中含量甚微,近年来采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铋,国内外已有一些报导,但国内报导多数是用进口仪器,而且氢化物装置和溶矿方法较复杂,我们采用王水分解样品,用自装的开口式氢化物发生器和石英加热炉,利用国产GGX—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通过了对化探一级标样的测定和我省二级标样定值及批量生产检验,检出限为0.00XPPm,变动系数在5%以内。本方法简便、快速,其灵敏度完全可以满足测定化探扫面和岩石样品中  相似文献   

18.
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的铋已有报导。但是,对于组成比较复杂的地质样品来说,铋的测定仍然会遇到一些干扰。在过去的报告中,作者曾经对氢化物中的干扰详细地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在采用缝式石英管作为原子化器时,氢化物法中的气相干扰要比常规的T形石英管中所遇到的气相干扰少得多。本文采用缝式石英管作为原子化器以减少形成氢化物元素间的气相干扰,同时又对铜、镍、钴等元素对铋的干扰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组成变化较大的地质样品中痕量铋的测定方法,测定下限可低至O.Xppm。  相似文献   

19.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锑、铋等元素的灵敏度均较低,目前采用氢化物测定砷、锑、铋等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本文提出一种不同孔径的型毛细管,直接连于原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喷雾器入口端,下端两个毛细管分别插入试样溶液和硼氢化钾溶液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不需用惰性气体与还原装置,大大提高了空气—乙烃火焰氢化法测定铋、锑、汞的灵敏度(1%吸收),分别达0.02,0.03和0.4ppm。  相似文献   

20.
在黄土覆盖,干旱半干旱自然景观区采用水化学测量进行普查找矿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但化探水样中Pb、Cr、Co、Ni的测定报道不多。对于水样中痕量元素用火焰原子吸收虽有介绍^[1,2],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较为理想^[8,4]。为提高分析的质量,普遍使用基体改进剂。我们采用HNO8-H2O2消化水样,加入钯盐作基体改进剂,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化探水样中的铅、铬、钴、镍进行测定,简化了分析操作,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