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海带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季节变化,国外自1938年以来已有若干研究报道发表,在我国近年来对于大连产及青岛产海带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季节变化也开始进行了较有系统的分析工作。这一工作,对于海带的食用、工业利用和生理生化的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我国人工培育的一年生海带,由于分苗期的不同,分夏苗和秋苗两  相似文献   

2.
关于海带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季节变化,国外自1938年以来已有若干研究报道发表,在我国近年来对于大连产及青岛产海带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季节变化也开始进行了较有系统的分析工作。这一工作,对于海带的食用、工业利用和生理生化的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我国人工培育的一年生海带,由于分苗期的不同,分夏苗和秋苗两种,在三月间,秋苗仅长50余厘米,而夏苗已长一米多,  相似文献   

3.
海藻糖类的气象色谱分析——Ⅰ.褐藻单糖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海藻资源丰富,特别是褐藻类(如海带、马尾藻)分布广、产量大。纪明侯等曾对中国沿海经济褐藻所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如褐藻酸、甘露醇、碘、钾、粗蛋白、粗纤维以及灰分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目前,碘、甘露醇和褐藻胶等已有相当规模的工业生产,然而,至今我国还没有对海藻糖类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为促进海藻化学的发展,适  相似文献   

4.
日本发现海带含抗癌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海带和裙带菜等褐藻类中含有一种能诱导癌细胞“自杀”的物质。日本生物研究所从海带等褐藻中提炼出一种纯度很高的 U-岩藻多糖类物质。研究人员把这种物质注入人工培养的骨髓性白血病细胞和胃癌细胞后,细胞内的染色体就会以自身拥有的酶将自己分解,2~3日后癌细胞就自我消灭,而正常细胞则几乎不受伤害。  相似文献   

5.
以海带(Laminaria ja ponica Aresch)为重点,综述了海带属褐藻生物学研究成就,介绍了海带属褐藻遗传育种技术、育苗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海带属褐藻生物学研究基础好,种质资源丰富,经济、生态价值高,是进行大型海藻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
几种褐藻中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分离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别从3种马尾藻及3份不同产地的海带中提取出褐藻多糖酸酯,并比较了它们的得率和化学组分。得率最高的在大连产海带,为5.5%。马尾藻褐藻多糖硫酸酯组成都很复杂,硫酸根含量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7.
海带(Saccharinajaponica)是我国的主要经济褐藻,从海带中制备的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但鲜有基于组学的研究报道。本文采用RNA高通量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转录组学技术以及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ReactionMonitoring,PRM)靶向定量蛋白组学方法,探究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酯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后对巨噬细胞功能和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褐藻多糖硫酸酯(100μg/mL)作用于RAW 264.7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反应、先天性免疫应答等生物过程以及TNF、NF-κB、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也可促进RAW 264.7细胞膜蛋白A类清道夫受体(SR-A)中SCARA3和Toll样受体中TLR4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褐藻多糖硫酸酯作用后SR-A和TLR4的表达量进行蛋白水平的验证, SR-A和TLR4的表达量均有升高,证实了组学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结果为利用褐藻多糖硫酸酯开发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功能食品或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带中褐藻酸盐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进行蒸馏水沥洗和晾干处理,定量测定海带中褐藻酸及其结合的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海带中的褐藻酸是以多种褐藻酸盐的形式存在,海带中的褐藻酸盐主要是由褐藻酸镁、钾、钠、钙、锂、硼和锶等组成(占褐藻酸盐总量的96.96%)。本文提出了海带中各种褐藻酸盐的含量以及海带对海水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富集倍数。  相似文献   

9.
前言用褐藻类作为海藻组织培养对象进行研究的有Moss(1963)研究了墨角藻、Russell(1970)研究了网地藻、Saga(1977)研究了海带、Mclachlan等(1972)研究了四种墨角菜的假根组织所生类胚体、Fleteher等(1975)研究了马尾藻  相似文献   

10.
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FPS)是所有褐藻中所固有的细胞间多糖,存在于细胞壁基质中。生长于潮间带、长时间与空气接触的褐藻种类中,如多年生的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类,其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含量可高达20%;生长在较深处的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类中含量较低,约为1%~2%。褐藻多糖硫酸酯是一类独特的结合有硫酸基的水溶性杂聚糖,其化学组成和结构非常复杂,以岩藻糖和硫酸基为主,随着褐藻的种类不同还含有半乳糖、木糖、糖醛酸等其他成分。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针对墨角藻、泡叶藻(Ascophyllum nodosum)、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等褐藻中的褐藻多糖硫酸酯研究较多,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就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纯化、结构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海带在我国作为食品和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解放后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了人工养殖,特别从1958年以来,海带产量逐年大幅度增长,现在我国从北方的辽宁省到南方的福建省都有养殖,年产已达相当数量。目前只一部分用作工业原料,而大部分用作食品。海带除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外,还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为广大人民所喜用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副食品。 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海带同陆地植物以及其他藻类一样。蛋白质的代谢对其生长、发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们对淡水单胞藻已做了大量生物化学研究工作,对于其氮代谢的途径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各种海藻的含氮化合物的研究也做了若干工作,但对海带属这样大型藻类的含氮化合物的研究做的还不多。国外过去多从阐明营养价值的角度,对海带属的一般含氮量和氨基酸进行过分析。例如Mazur等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了海带属中的几种氨基酸含量; Ericson等对糖海带(Laminaria saccharina)的水解物做过纸上层析定性; Coulson则对克氏海带(L.cloustonii)的水解物用纸上层析法进行了氨基酸定量; Ogino用纸上层析法粗略地估计了日本产海带的70%乙醇提取物中的氨基酸含量;高木用化学分析法分析了海带水解物中的个別氨基酸含量; Takagi等用柱层析法测定了海帯的75%乙醇提取物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近来,大石等着重研究了日本产海带中的含氮量和70%乙醇可溶游离氨基酸的分布对海带质量的关系。 过去,我们初步测定过我国一年生海带的含氮量季节变化。随着我国海带养殖事业莲勃发展,有必要对我国海带的化学成份,特别是游离状态的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变异进行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生产部门在探讨海带生长和品质时作参考。为此,我们较系统地硏究了我们培育的海带中所含各种形态氨基酸的季节变异。  相似文献   

12.
马尾藻碘化学形态研究突破(Ⅰ)南方产马尾藻碘含量最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动植物中或多或少都含有碘,海藻,尤其是褐藻类如海带、马尾藻等,在藻体内都富集了较多量的碘.  相似文献   

13.
褐藻多糖的药理作用与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褐藻糖胶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从褐藻中提取分离得到的褐藻糖胶具有显著的抗癌、抗凝、降脂、免疫调节和抗衰老作用,既可作为保健食品,也可作为治疗药物。目前,我国制备褐藻糖胶,主要采用60%乙醇沉淀法和CPC沉淀法从海带水碱凝沉物中提取,或用稀酸直接从海带中提取,并用乙醇分级法和色谱法对褐藻糖胶进行纯化。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对多细胞海藻的有丝分裂已有一些报道,对海带(Laminari japonicaAresch)也有一些观察,Nakahara等曾对厚叶翅藻(Alaria crassi'ola)进行过研究。但是在褐藻的有丝分裂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海带和其他一些褐藻中,由孤雌生殖所产生的孢子体,常见有一些多核细胞,其产生的机理怎样?这种雌孢子体细胞的染色体是否存在自然加倍的过程等?未见报道。因此对这方面的工作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几年来我们在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的实验中,对海带单倍体幼孢子体进行了一些细胞学观察。目前我们又对海带雌配子体和几个细胞的雌孢子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取得了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FPS)是所有褐藻中所固有的细胞间多糖,存在于细胞壁基质中。生长于潮间带、长时间与空气接触的褐藻种类中,如多年生的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类,其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含量可高达20%;生长在较深处的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类中含量较低,约为1%~2%。褐藻多糖硫酸酯是一类独特的结合有硫酸基的水溶性杂聚糖,其化学组成和结构非常复杂,以岩藻糖和硫酸基为主,随着褐藻的种类不同还含有半乳糖、木糖、糖醛酸等其他成分。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针对墨角藻、泡叶藻(Ascophyllum nodosum)、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等褐藻中的褐藻多糖硫酸酯研究较多,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就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纯化、结构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海带提取多糖中的L-褐藻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快速而准确灵敏的方法测定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提取多糖——褐藻多糖硫酸酯中的L,褐藻糖含量。海带多糖经酸解后,转化成糖腈乙酸酯衍生物。采用SGEAC225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实验中以肌醇为内标物。从青岛产海带提取的褐藻多糖硫酸酯中仅含有L,褐藻糖和I)-半乳糖2种单糖,样品10-1,10-2,10-3,1阻4中的L褐藻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9072%,32.3147%,31.2924%,32.3571%,回收率为97.1%~99.9%,变异系数为0.23%~0.60%。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海带多糖中的L褐藻糖含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探讨一组高效海带降解菌群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褐藻多糖降解酶系,本实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菌群进行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36552330条reads,预测得到105145条基因序列,比对显示此高效海带降解菌群中有75.41%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优势菌属包括Lachnoclostrid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解硫胺素芽孢杆菌属(Aneurinibacillus)、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数据显示有4526个基因编码蛋白质具有海带多糖降解相关酶活性,其中糖苷水解酶(GH)基因数量最多(1520),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764)、碳水化合物酯酶(CE)基因(706)和糖基转移酶(GT)(693)数量次之,多糖裂合酶(PL)基因(107)和辅助氧化还原酶(AA)基因(126)数量较少。在不同的GH基因家族,归属于GH109、GH13、GH18、GH43家族的基因较多。此外还发现了少量的纤维小体组分蛋白基因。本研究发现海带降解菌群中有丰富的褐藻胶裂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酶系产酶菌,为进一步开发人工高效褐藻降解菌群及褐藻多糖降解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晓燕 《海洋科学》2002,26(7):30-31
褐藻纲 (Phaerphyceae)中的海藻除墨角藻目 (Fucales)外 ,都具有典型的世代生活交替史 ,即单倍体的配子体与二倍体的孢子体相交替出现 ,尤其是在具有异相世代交替的褐藻中 ,配子体与孢子体形态差别显著 ,孢子体巨大而配子体一般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并且配子体可以独立于孢子体存活。早在30年代 ,Harris就对影响海带目的掌状海带 (Laminariadigitata) ,糖海带 (L.saccharina) ,克氏海带(L.cloustoni)的配子体及幼孢子体生长和发育的环境因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海带养殖是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世界上海藻养殖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其养殖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目前年产量已达600000t多干品[2]。我国生产的海带除了大部分作为食品食用外 ,还有部分作为工业原料,提取褐藻胶、褐藻淀粉、甘露醇、碘、氯化钾等产品。我国褐藻胶年产量已达15000t,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漂浮渣,都把其当作废物排放掉,这样不仅污染了环境 ,而且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为了进一步地综合利用海带资源,变废为宝 ,作者对青岛某一褐藻胶厂排放的漂浮渣进行了较深入的化学成分分析。现报道利用气…  相似文献   

20.
紫菜体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栽培紫菜常发生大面积的病烂,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培育出抗逆、高产、优质的紫菜新品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细胞工程、尤其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研究紫菜的生物学特性、培育紫菜的新品种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秦松等对海带等大型经济褐藻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1,2]并发现氯霉素是海带基因工程的有效选择压力。上海水产大学王素娟在紫菜领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探索外源基因导入紫菜细胞的方法。本文实验表明,氯霉素在紫菜基因工程中可作为有效选择压力,另外四环素也有一定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体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