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预报专家系统(一)——总体设计及主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ESEP 包括3个子系统:中长期预报系统、年度预报系统和中短期预报系统.每一子系统均由7个模块组成:控制模块、数据库、专家知识库、方法库、事实准备模块、推理和决策模块、绘图显示模块.ESEP 中建立了推理模型 ESEP/R 和知识表示模型 ESEP/K,并提出了限制(CON)、加权(W)和综合(SYN)等3种新的证据组合方式.ESEP 的特点有:(1)体系化;(2)能综合多种专家知识;(3)拥有大量数据和专家经验;(4)采用4种推理模型并作综合决策;(5)采用多种软件环境;(6)模块化;(7)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2.
知识表示是专家系统建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知识表示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智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3.0中有多种知识表示方法,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知识、地震学和前兆预报知识、机器学习知识、综合预报知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知识以及支持知识等多种知识表示方法,提出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模型。这些知识表示方法可以很好地表示各类地震预报知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实际地震预报中分析异常证据可信度的过程,提出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的模型。指出异常证据的可信度可根据两类不同的影响因子(全局因子与局部因子)由证据可信度组合公式确定。据此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PC中提出了“类框架”知识表示法。文中通过实例对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地震预报专家系统中的知识表示与知识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昆元  王炜 《地震学报》1992,14(3):265-272
根据地震预报领域知识的特点提出知识表示模型 ESEP/M.该模型将知识分为结构知识与推理知识.其中结构知识定义了领域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描述领域知识中的事实或断言,因而是描述推理知识的语言;而推理知识以规则为骨架,规则的前提和结论则由结构知识所描述的断言或断言的逻辑组合构成.该系统的知识获取子系统是建造专家系统的辅助工具.本文对地震知识的获取,可信度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 3.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研制成功的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 3.0将模糊系统、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技术相结合,引入了驾驭式的推理机制,除具有第一代专家系统的符号推理与解释功能、以及第二代专家系统的学习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能力,是一个全新的专家系统。ESEP 3.0由知识编辑、机器学习、驾驭式模糊推理机和解释等4个子系统组成,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概况。  相似文献   

6.
ESEP3.0专家系统在新疆年度地震形势预测中的应用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乃秦 《内陆地震》2005,19(1):74-80
使用2000—2003年度新疆地震局震情研究报告中的资料建立异常证据文件,应用ESEP3.0专家系统进行了推理预测,将其中的1年以内的预测意见与这4年新疆“震情研究报告”的预测意见及实际发生的地震情况进行了对比,并按中国地震局制定的“地震预报评分办法”进行了评分,最后认为:ESEP3.0专家系统目前可以用于新疆的年度地震趋势和地震危险区预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了在地震预报中直接应用 MYCIN 不精确推理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PC)中的不精确推理原理.针对地震预报中不同证据所给出的结论是在时、空、强三要素方面互不一致又部分重叠的连续区间这一特点,改进和发展了 MYCIN 不精确推理模型,提出了条件信度的概念及独立事件的信度分配律,使之完全适用于地震预报的实践.文中还介绍了系统对预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的处理办法.震例检验的结果表明,系统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合理的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王碧泉、范洪顺等人已将“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ESEP 的核心移置到微机上,于1990年完成了转机工作。“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ESEP”是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王碧泉、陈祖荫、马淑田、范洪顺等人研制的。该项目是国家地震局下达的合同项目,于1989年5月完成,同年11月1日通过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鉴定,认为该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转到微机上的 ESEP 称为 ESEP(IG2.0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的数据库。其中有数据库的功能、格式、结构及内容。本数据库向专家或用户提供多种服务,支持整个专家系统的工作,在ESEP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数据库的特点是数据齐全、数据跨越时间长、数据精度高误差小、用户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炜  吴耿锋  张博锋  王媛 《地震》2005,25(2):19-25
介绍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原理、 学习算法及其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 3.0中的应用。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克服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的收敛过分依赖于初值和可能出现局部收敛的缺陷, 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 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较好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1.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一直是地震预报中处理不确定性的主要方法,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特别有效。本引进了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处理方法一证据理论方法,介绍了如何用该理论表达地震预报问题。讨论了应用其D-S合成规则进行预报的一般过程,并根据地震综合预报的特点,提出了加权的D-S规则。研究结果表明,证据理论应用于地震预报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中国地震预报的基本形式——震情会商制度;阐明了地震预报的产生是以会商为主,会商与专家决策相结合是确定地震预报意见的基本方式;介绍了震情会商会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它在地震预报中的重要地位和效益。文中还提出了坚持搞好会商和提高会商会水平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地震预报、地震工程和地震对策已成为各国地震工作的主体。地震预报的准确程度决定了这一主体的实际效益。地震预报对策又是主体的核心。当前,地震预报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向实用化方向发展,二是在实验场内观测研究或实验性的预报。前者,以日本预报可能发生东海地震为目标而制订的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它囊括了预报对策到防灾、抗灾和救灾对策;后者虽不向社会发布预报,但为了控制可能产生的经济困难,美国制订了地震灾害减轻法。近年来,一些国家(希腊、墨西哥、秘鲁等)受地震预报误传或谣传造成骚乱的教训,世界地震学界制订了地震预报的实施法规,对预报者进行自我约束。可以说,地震预报正日益趋向实用化。  相似文献   

14.
地震预报决策与风险矩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其嘉 《地震学报》1993,15(2):232-238
地震预报的发布必然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反应,本文提出和讨论了考虑到社会经济代价等因素时,地震预报的综合决策问题.本文以风险矩阵为基础,提出了地震预报的矩阵决策方法 MDEP,决策的目标是寻求地震预报的最佳发布方式,以使社会经济的总损失最小.文中具体讨论了风险矩阵的建立和计算,通过一些实例,对于考虑与不考虑经济因素的决策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预报研究中,地电阻率变化形态被作为地震预报的一种前兆手段.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经做了许多不同加载方式的室内和室外岩石或样品的电阻率变化实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承载岩石或样品的电阻率变化资料.本文介绍部分不相似的实验结果,以促使此项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薄万举 《内陆地震》1994,8(3):221-228
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①②[7],对拟合、滑动外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各个环节做了适当的改进.同时,引入概率统计中的有关知识.选择一个相对最佳评判方案,用京、津、唐地区流动点短水准,短基线资料进行了地震预报的研究,为用形变资料经过评判统计进行地震预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最后,以讨论的方式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对新一代地震预报专家系统NGESEP中“规则/框架”知识、学习知识、一般规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给出了各类知识在地震预报中所对应的不同含义和一致性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地震预报中,所出现的异常证据常常具有相关性。使用MYCIN不精确推理模型时,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当异常证据严重相关时,其结果偏离较大,这是由于它通常只适用于证据条件是相互独立的情况。为消除证据间的相关性,中提出了二种相关改正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地震的复发周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正荣 《地震研究》1990,13(2):117-121
本文提出了一个计算某一地震带(区)上地震复发周期的简单公式: T_M=m·10~(bM-a)式中T_M为震级是M的地震周期,m表示在求震级—频度关系式logN=a-bM中的系数a及b时,使用了m年的资料(时间单位也可以采用年、季度、月、旬等等)。 采用上述公式,作者研究了地震预报中的长期、中期及短临预报的问题。一些震例的研究表明:复发周期在地震预报的许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不失为地震预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数据挖掘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介绍了数据挖掘的产生、任务、特点、过程和方法分类,介绍了数据挖掘的一些主要方法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数据挖掘在地震预报中有很多应用领域,随着数据挖掘在地震预报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必将进一步推动地震预报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