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扇贝氨基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湾扇贝中提取出具有抗凝活性的氨基多糖,其中,氨基己糖含量为22.60%,己糖醛酸含量为23.30%,含硫量为6.66%。样品经KBr压片,于10DX-FTIR红外光谱仪中进行光谱扫描,发现,该多糖具有典型的氨基多糖红外光谱,分子中含有-NH,-COO,-OSO3^-等氨基多糖特征基团。与氨基多糖标准品-肝素,6-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扇贝氨基多糖与肝素的红外光谱相似  相似文献   

2.
氨基多糖多孔微球载体制备及其脲酶固定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脱乙酰度为 95 % ,分子量分别为 98KDa和 1 1 30 KDa的氨基多糖为载体材料 ,采用三聚磷酸钠固定的方法制成氨基多糖微球 ,并以此氨基多糖微球为载体用戊二醛交联法进行脲酶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 :在 3%复合氨基多糖溶液中大、小分子量氨基多糖质量比为 1∶ 5时微球载体机械强度较好 ,表面光滑。用 Ca CO3 (w/w=1 /1 )处理则可得到表面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多孔微球载体 ;光滑表面微球载体与多孔微球载体对脲酶的固定化效率分别是 5 1 .5 %和 6 8% ;用 1 .5 cm× 1 5 cm柱进行尿素转化时间 1 2 min,光滑表面微球载体固定化脲酶和多孔微球载体固定化脲酶对尿素溶液(30 0 mg/L)转化率分别为 91 .8%和 99.99%。这一结果说明 ,利用多孔微球载体可有效地提高载体对脲酶的固定化效率 ,并且能彻底的分解尿素 ,提高尿素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棘皮动物作为海洋底层生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目前海参在海水养殖业中的重要地位,其生态习性及行为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洋棘皮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遮蔽物对棘皮动物聚集等行为特性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外界环境因素对聚集效果影响等内容,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生境下棘皮动物行为特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参养殖现状,提出了不同环境因子下的棘皮动物运动节律、作用机制及其行为生态学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棘皮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三亚蜈支洲岛珊瑚礁-沙质底复合区棘皮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海南省三亚市蜈支洲岛典型珊瑚礁区为研究区域,于2018年8月和11月、2019年1月和4月采用样带法调查浅水区和深水区棘皮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不同季节和深度对棘皮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并依此指示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受干扰程度。结果显示,共发现15种棘皮动物,其中优势种有8种,分别为黑海参Holothuriaatra、红腹海参Holothuriaedulis、黄疣海参Holothuria hilla、绿刺参Stichopus chloronotus、刺冠海胆Diadema setosum、许氏大羽花Comanthina schlegeli、本氏海齿花Comanthus bennetti和吕宋棘海星Echiaster luzohicus。春季棘皮动物种类最多,棘皮动物栖息密度呈现出春夏高、秋冬低的规律。不同水深区域棘皮动物种类组成大致相同,深水区棘皮动物栖息密度高于浅水区,但差异不显著。全年棘皮动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2±0.10、2.5±0.12和0.66±0.040。对比研究表明,蜈支洲岛海域棘皮动物种类远多于三亚其他海域,但稍低于南海岛礁(如渚碧礁)海域。根据Shannon-Wiener指数分级评价标准,蜈支洲岛海域棘皮动物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5,介于2与3之间,属于轻度的人为干扰。综上所述,蜈支洲岛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神经肽是神经系统最大、最多样化的一类信息分子,可调节动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和行为。相较于脊椎动物和原口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神经肽的研究起步较晚,而棘皮动物关键的分类地位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为其神经肽信号系统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特殊背景。本文从神经肽分子的自身特性出发,对棘皮动物神经肽的作用方式、鉴定方法、功能调节及受体发掘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解析神经肽在棘皮动物特殊生理行为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为棘皮动物中经济物种的高效绿色增养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吕小梅 《台湾海峡》1995,14(2):150-154
本文报道了厦门浔江海域棘皮动物调查的结果:初步鉴定棘皮动物46种,年平均生物量23.02g/m^2,栖息密度127个/m^2。对浔江海域棘皮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生态特点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红生  肖宁  张涛 《海洋科学集刊》2016,51(51):125-131
棘皮动物为海洋中特有,从热带海域到寒带海域,从潮间带到数千米的深海都有分布,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类重要的经济动物,棘皮动物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发展棘皮动物学研究及其产业化十分紧迫。本文综述了棘皮动物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包括棘皮动物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遗传与行为生态学、种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健康苗种规模化繁育、病害预防与环境控制、健康养殖设施与模式、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产业发展规划与市场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棘皮动物为海洋中特有的动物,从热带海域到寒带海域,从潮间带到数千米的深海都有分布,其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类重要的经济动物,棘皮动物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发展棘皮动物学研究及其产业化十分紧迫。本文综述了棘皮动物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包括棘皮动物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遗传与行为生态学、种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健康苗种规模化繁育、病害预防与环境控制、健康养殖设施与模式、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产业发展规划与市场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衍生化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提高多糖的生物活性 ,多糖的分子修饰和结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有关多糖的分子修饰研究已大有进展。利用糖残基上的羟基、羧基、氨基等基团运用化学方法进行衍生化 ,有可能提高多糖的活性。衍生化的方法很多 ,本文就与活性相关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作一综述。1硫酸化多糖的活性近年来发现硫酸多糖具有独特的作用 ,低分子量的右旋硫酸酯具有抗凝血作用 ,并作为抗血栓药已临床应用[11]。它的抗病毒作用在艾滋病治疗上得到证实[12] ,从而多糖的硫酸化成为多糖研究的热点。多糖的硫酸化为多糖带来了新的活性和功能。香菇多糖具有…  相似文献   

10.
感觉系统是外界环境与有机体内在信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器”,也是生物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哨兵”,能够敏锐捕捉外界环境信号的变化,在有机体的生长、摄食和繁殖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棘皮动物具有特殊的五辐对称结构,缺乏神经中枢,主要依靠散布全身的感觉系统对外界进行感知并做出响应,其关键的分类地位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为感觉系统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特殊的背景。本文对棘皮动物感觉系统研究方法、不同感觉系统介导的行为特征以及相关受体发掘进行了全面综述,以期进一步解析棘皮动物感觉系统在棘皮动物特殊生理行为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为棘皮动物关键经济物种的高效绿色增养殖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吕小梅 《海洋通报》1998,17(3):45-52
报道了1990年5月-1991年2月在海坛岛潮下带进行棘皮动物调查的结果,调查区有棘皮动物38种,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6.6g/m^2和20个/m^2,生物量和密度分布调查区北面高南面低。并讨论了调查区棘皮动物的种类组成,分主季节 变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分子修饰在多糖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子修饰可改变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是多糖构效关系及其药物研究的有效手段;而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又指导着多糖分子修饰的方向,为其药物设计、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综述了分子修饰在多糖构效关系研究中的作用,并对分子修饰在多糖类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研究鮸鱼鱼鳔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wim bladder in Nibe Croaker,PSB)的单糖组成、分子量、理化性质及其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为模型对鱼鳔多糖进行保护肝脏方面研究,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计算肝脏指数并测定肝脏中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含量,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表明PSB为富含氨基糖和糖醛酸的硫酸化杂多糖,甘露糖、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分子量为89.7kDa。抗肝损伤的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PSB的高剂量组显著地抑制ALT、AST和MDA的升高(P0.01);PSB高剂量和中剂量组显著地提高GSH-PX活力,SOD和NOS的含量(P0.01)。综上可见鮸鱼鱼鳔硫酸杂多糖PSB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提高小鼠自身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中,北部棘皮动物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小梅 《台湾海峡》1991,10(2):127-132
本文根据1983年5月至1984年5月台湾海峡中、北部海洋综合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棘皮动物的分布。结果表明,该区棘皮动物83种,初步鉴定到种的有61种;以亚热带种占优势,在组成上更接近于南海,与南海的共有种占62.7%;全区棘皮动物生物量6.18g/m~2,均较南海和东海的高;细颗粒沉积区中生物量较高,而粗颗粒沉积区种类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以刺参为代表的高价值棘皮动物在我国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价值越来越高,但有关棘皮动物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的系统并未开发。本平台是以ASReml软件为遗传评估核心,使用Mysql数据库和java、R语言,利用maven、myeclipse2017工具开发的一套基于B/S框架,在Linux环境下运行的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平台包含6大功能模块:系统管理、种质信息、表型数据库、表型数据分析、基因组数据库和基因组数据分析等。能实现棘皮动物表型数据、系谱数据和基因组数据的管理、育种值分析、遗传力估算、近交和亲缘系数计算、遗传进展计算和选种配种方案制定。运用该平台对刺参育种模拟数据进行管理、分析与应用,利用模拟表型数据和基因组数据对刺参的棘刺、体重进行了遗传力分析和育种值计算,并提出选种配种方案。该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将提升棘皮动物育种效率,对我国棘皮动物育种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二乙胺基乙基琼脂糖凝胶柱层析纯化自养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ica)粗多糖,得到3个硫酸多糖组分(A,B,C);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熔点仪测定了3个多糖的分子质量和熔点;利用BaCl2浊度法测定了硫酸多糖中硫酸根的质量分数;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海水自养小球藻3个硫酸多糖组分的环状结构、半缩醛羟基构型及取代基类型。结果显示,3个硫酸多糖组分的硫酸根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77%,8.46%,2.69%,3个组分均含有硫酸基、酰氨基,葡萄糖是3个硫酸多糖组分的主要组成单糖;3个硫酸多糖组分组成单糖的环构型均是吡喃环,成苷的半缩醛羟基构型有一定差异,A是α构型,B、C是α、β两种半缩醛羟基构型并存。为深入研究自养小球藻硫酸多糖的结构及抗癌活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棘皮动物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皮动物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在进化上和发育上与脊椎动物具有许多相似性,是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后口动物再生过程与再生机理的理想模式动物。本文综合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对棘皮动物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侯宁宁  王晶  张全斌 《海洋科学》2017,41(9):102-109
以莫氏马尾藻(Sargassum maclurei)为原料,分别采用热水和稀酸两种提取方式提取莫氏马尾藻多糖,通过DEAE-Sepharose FF柱层析进行分级纯化,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红外谱图、核磁共振谱图对分离到的莫氏马尾藻多糖及其分级组分的理化性质及基本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主要组分的抗氧化与抗凝血活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莫氏马尾藻多糖是以岩藻糖为主,且含有少量硫酸根和糖醛酸的酸性多糖;莫氏马尾藻多糖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同时,该多糖可以通过抑制内源性凝血途径起到抗凝血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贝壳生物矿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体硬组织是高度结构化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绝佳典范.这些硬组织包括骨组织(骨和茸角)、牙组织(牙本质和牙釉质)、棘皮动物骨骼单位、海绵动物骨针和贝类贝壳.在遗传因素的控制下,生物体通过节能和环境友好途径合成这些生物复合材料.这些有关生物硬组织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在医学和工程学上找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方面使更好地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再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一株经太空搭载后选育的海水钝顶螺旋藻诱变株H_(11)的室外产多糖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广州秋季室外平均温度为27°C下,诱变株H_(11)的生物量产率、总糖含量、总多糖含量和水溶性多糖含量分别为19.09±0.03 mg/(L·d)、27.89±1.28%DW、20.95±0.87%DW和19.74±0.93%DW。与野生株WT相比,H_(11)的生物量、总糖、总多糖和水溶性多糖的产率分别提高了15.39%,148.93%,176.50%和187.70%。在冬季室外平均培养温度为17°C条件下,诱变株和野生株生长速率及多糖产率都有所降低,但诱变株在产多糖能力上仍显著高于野生株(P0.05)。研究表明海水钝顶螺旋藻诱变株H_(11)产多糖能力极高,具有可观的产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