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沼虾生理生态学研究

Ⅰ.温度和体重对其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于1992年9-10月对采自上海市的日本沼虾的代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和体重对日本沼虾的耗氧率,排氨率都有明显的影响;2。日本沼虾尿素氮的排泄量约点总排泄氮量的38%;3。在小于和大于1.5g的日本沼虾代谢底物中,蛋白质,糖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分别为10.4:39.3:50.3和5.2:41.5:53.3:4。在10,15,20和25℃,日本沼虾的平均静止能耗量为1.6,2.2,3.2和5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11种酶底物,测定了紫贻贝、日本蟳和滨螺消化系统的酶活性,并初步研究了这些消化酶的应用。实验表明:1.0%的紫贻贝消化酶在25℃,20分钟内可水解去除蟳鱼受精卵膜。1.0%的该消化酶加入等体0.5%的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30℃、60分钟内可制备出大量啤酒酵母原生质体。在同样条件下.1.5-2小时内,可去除大部分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壁。  相似文献   

3.
由来自9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队为研究哥斯达黎加外的活动大陆边缘在圣地亚哥登上了“JOIDES决心”号大洋钻探船.这些科学家将确定该处岩石和沉积物的年龄、物理化学性质,并将利用新开发的被称作‘随钻测井”(LWD)的测井工具.LWD技术可在钻井施工的同时在钻孔中适当的位置测量物理化学性质,并给出不受钻孔中钻具垂直运动影响的原始结果.该研究队由EliSlyer博士(加里福尼亚大学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和GakuKimura博士(日本大皈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领导,其他科学家分别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大不列颠、加拿大、意…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饵料丰度对海蜇水母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鲁男  蒋双  陈介康 《海洋与湖沼》1995,26(2):186-190
于1989年3月,以伞弧20mm的幼海蜇为材料,在盐度20和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条件下,研究温度和饵料丰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并于1994年8月做了补充实验。结果表明,幼蜇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4℃,存活的上限和下限温度分别为34℃和8℃。在24℃中,幼蜇平均日生长率(Y;%)与投饵频次(X;次/d)的关系式为Y=12.89-4.06/X。投饵频次以4-5次/d最佳,投饵间隔时间超过76h则呈负生长。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分析海洋沉积物中多糖的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水化合物是海洋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海洋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聚合物的形式存在,其分子组成信息对研究它们的来源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海洋沉积物中多糖的组成。利用2.0mo1/L三氟乙酸,在80℃水解8h,把沉积物中的多糖水解成单糖,从而把单糖萃取到水相中。水解液在60℃旋转蒸发除去三氟乙酸,用等量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柱脱除残留离子,以Milli—Q水洗脱。洗脱液经蒸发、干燥后,用吡啶溶解,在0.2%LiClO4吡啶溶液催化下,于60℃经48h达到互变异构平衡。平衡异构体经Regisil试剂衍生化成三甲基硅醚(1MS),用HP5890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使用长30m、内径0.32mm的HP—5石英毛细管柱,配FID检测器,进样口和检测室温度保持在300℃,采用无分流进样,以N2作载气,流速为2.0ml/min,柱箱在140℃保留4min,然后以2℃/min的速度升温到220℃,保留10min。以每种单糖的相对保留时间定性;选择每种单糖中分离效果好、组成占优势的异构体峰面积作为单糖定量的依据,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应用这一方法分析了厦门港沉积物样品,确定了沉积物中7种主要中性单糖的组成。方法的样品加标准回收率为77.0%一115%,相对标准偏差为1.8%一11%;空白加标准回收率在93.8%一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6%一9.5%;当信噪比为3时,各单糖的检出限为0.02一0.06mg/L;内标戊五醇的全程回收率为79.8%(n=6,RSD=5.2%)。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6,(11):5-5
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北半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6℃,地球温度更是达到2000年来的最高点,罪魁祸首是人类制造过量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7.
皮状丝孢酵母利用大米草水解液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产油酵母菌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利用经过简单脱毒处理的大米草水解液,直接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首先分别用1%、2%、4%和6%稀硫酸,在122℃水解大米草,大米草/硫酸(固/液比)为10%。结果表明,在6%的酸浓度下水解40rain后总还原糖含量最高。而1%稀硫酸在140℃下水解大米草,2.8h后,水解液中葡萄糖产量达到最高14.2g/L。然后将该条件下大米草水解液冷冻干燥浓缩为不同的倍数,作为皮状丝孢酵母菌的发酵培养基,水解液浓缩倍数为4.0时,产油量最高达6.0g/L。为高效利用大米草,将大米草开发为一种能源植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1996年从日本引进3kg(约180万粒)红鳍东方受精卵,在福建省宁德市进行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孵出仔鱼70万尾,孵化率38.9%,培育出平均全长2.99cm的幼鱼18.5万尾,育苗成活率26.4%,并对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于1996年5月~9月,以日本刺沙蚕(Neanthesjaponica)为饵料,测定3种规格(0.271±0.041g;3.509±0.301g;11.062±1.027g)池塘养殖中国对虾在20℃、25℃和30℃水温下的能量收支。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体重对摄食能有显著影响,不同规格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对摄食能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差异,温度是影响能量分配的主要因素。在3个温度下生长能、排粪能、排泄能、蜕壳能和呼吸耗能的平均能量分配比例分别为:29.01%,4.51%,4.17%,8.05%,55.16%,25.32%,2.72%,8.72%,3.50%,59.85%和15.52%,2.31%,9.52%,2.96%,68.71%。随温度升高呼吸耗能比例增大,生长能的比例减小源于呼吸能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铈配合物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不同的铈配合物对有机磷农药降解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在各种糖铈配合物中,以果糖及半乳糖的铈配合物对甲胺磷的降解作用较好,达15%以上,其它糖类铈配合物均在5%以下。海带组分S4铈配合物对甲胺磷及氧乐果降解效果最佳,在25℃,pH7.0及48h时,海带组分S4铈配合物对甲胺磷及氧乐果的降解百分率分别为42.9%和68.04%。  相似文献   

11.
褐藻酸降解菌的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带病烂处分离到的别单胞菌属(Alkteromonas)的褐藻酸降解菌菌株A1为研究对象,在该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酶的最适温度20℃,褐藻酸钠浓度(质量分数)0.5%-0.6%,pH7.5,盐度15,氮源为(NH4)2SO4,培养时间72h。  相似文献   

12.
对海洋来源的Vibro sp.QY102的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液体培养基成分为(w/v):0.5%褐藻酸钠;0.4%蛋白胨;0.3%KH2PO4;0.7%K2HPO4·3H2O;2%NaCl;0.01%MgSO4·7H2O,pH=6.0。按3%的接种量接入培养基,30℃150r/min振荡培养120h,产酶达到10.2u/mL,为优化前的4.5倍。Mg^2+是该菌株产酶所必需的,这在其他褐藻胶裂解酶生产菌株中未见报道。该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 人类居住的地球,严格地说应该称之为“水球”。地球上97.2%的面积是海水,大约为137亿亿立方米,它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灌溉农作物。在余下的2.8%的淡水中,有87%是目前人类尚难以利用的两极、高山雪原、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这些不足世界水资源总量的1%。仅河川、湖泊的地表水大约有230万亿立方米,虽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然而这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017%,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因此,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那么一汤匙。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杂色鲍不同群体生长率与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6、20、24和28℃这4个设定的水温下,以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日本群体、台湾群体、越南群体和“东优1号”为材料,进行为期40d的养殖试验,对4个杂色鲍群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壳长日增长率(LGR)和体重日增长率(WG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优l号”杂色鲍群体在28℃时的LGR和WGR值分别达到162.23±15.79lxm/d和46.52±6.89mg/d,在4个温度下的LGR和WGR值都优于其他3个群体,台湾群体在较高温度(24和28℃)条件下的LGR和WGR值要高于日本群体,而日本群体在较低温度(16和20℃)时的值则高于台湾群体.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温度对杂色鲍不同群体的生长率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啸尘 《海洋科学》2003,27(10):79-80
探讨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22℃范围内。南美白对虾能够适应逐渐降温和逐渐升温,存活率分别达100%和97.92%。降温后。10℃充氧密封24h,对其生存无影响,存活率100%。此后逐渐升温至22℃,并在22-23℃中暂养3d,对虾存活率95%。  相似文献   

16.
日本沼虾生理生态学研究

Ⅱ.温度和体重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1993年3-5月对采自上海市的日本沼虾的能量收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日摄入能量主要受水温和体重影响,它们的关系式为:C=26.7W^0.389e^0.16T;在蜕壳间期,其摄食遥蚊幼虫时摄入能量有6.2%以粪便排掉,37.0%被用于生长,1.4%作为氨和尿素被排泄,其余55.4%被呼吸代谢;随水温提高其摄入能量中用于生长的比例减小,用于呼吸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栉孔扇贝(Chlamys ferreri)抑制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PB1),研究抑制PB1对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第一极体显著改变了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发现4种典型染色体分离类型,分别是三极分离(41.7%)、二极分离(11.7%)、双二极分离(24.9%)和非同步分离(2.8%),其余的受精卵(19.0%)染色体分离行为紊乱。对4-8细胞期胚胎的倍性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处理组中含有二倍体(10.9%)、三倍体(12.5%)、四倍体(19.5%)、五倍体(12.6%)以及非整倍体(46.6%)胚胎。研究结果表明,二极分离和双二极分离分别是形成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主要机制,而其他的染色体分离行为将主要形成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18.
《海洋科学》2012,36(1)
以日本七鳃鳗(Lampetrajaponica)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和探讨类淋巴细胞原代培养条件。采用Wright氏和Giemsa氏染色法对日本七鳃鳗外周血液有形成分进行显微观察,可鉴别出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高纯度的七鳃鳗类淋巴细胞。经条件优化后确定最适培养液L15+20%FBS(5%七鳃鳗血清)+0.46%NaCl,在18℃,pH6.8~7.0的条件下对日本七鳃鳗类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大多数类淋巴细胞半贴壁生长,细胞状态较好,最长可以存活近一个月。类淋巴细胞的原代培养为日本七鳃鳗细胞体外培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全雌牙鲆种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新成 《海洋科学》1994,18(6):63-64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T.etS.)是鲈形目中的重要经济鱼种之一,由于适宜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并能在3~4℃海水中越冬,尤其适合我国北方海域养殖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已在试养,有的已形成规模生产。日本从90年代起养殖牙饵产量已超过捕捞产量,目前每年养殖约10000t。牙鲆雌雄个体生长差异很大,依自然海产的牙鲆体重生长模式计算,雌性比雄性个体体重分别高出:2龄时16.2%,3龄时28.1%,4龄时49.4%。根据日本和我们的实验结果,正常人工育苗的牙鲆,由于在性转化期宜受育苗环境…  相似文献   

20.
贻贝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磷脂含量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贮藏在20℃、5℃、- 10℃和- 18℃温度下的鲜活紫贻贝做了磷脂总量变化的研究,运用高压液相和比色法检测了贻贝在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下的磷脂组分及其含量。发现在- 18℃贮藏20d,磷脂总量损失了24.64% ,而在20℃放置1d,就损失21.84% 。说明磷脂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