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总结我国水利部、环保部、国家海洋局对于排污口分类的特点,结合当前陆源污染物排海监管的需求,在现有陆源入海排污口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与评价现状的多层次分类体系.根据污水的处理程度和入海方式进行第一层分类,依据具体的行业和产污主体类型进行多层次的细化分类.由于不同类型排污口各自的产污主体或排放方式不同,细化的层数有所不同.通过对2010年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掌握的全国沿海地区陆源入海排污口进行了重新分类,结果表明:新分类方法能更好地适应我国陆源入海排污监管的需求,从监督陆源排污的职责出发,与环保部监测排污口接轨,既关注了工业、生活两种产污主体,还关注了农业污染源.建议推进陆源入海排污口普查、监测方案调整、标准化报表设计等工作,使细化的分类体系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我国海洋环境监测,适应海洋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天津陆源入海污染源和邻近海域的污染评价分析,研究了2011—2012年,天津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以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天津近岸海域污染现状日趋严重,入海污染物主要为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和总磷,提出了应加强对陆源排污口的监控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入海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渤海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本研究在渤海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濑户内海、地中海、黑海3个内海的区域治理经验,提出渤海的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包括控制陆源污染、防治海上污染、建立陆海统筹、加强监视监测、完善法律法规、开展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等。  相似文献   

4.
陆源污染物直排入海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很大,陆源入海排污的监测至关重要。本文以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为基础,通过地图导航、图形编辑、信息查询、数据统计和测量5个子系统,实现了基于MapObjects滨海新区陆源入海排污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入海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对排污口污染物超标进行了预警,为环境监测和预警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2013年9月和12月对雷州湾陆源污染入海现状开展了2期调查和分析,对汇入雷州湾的河流、围海养殖及工业直排等输入源的入海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统计了不同类型污染源对雷州湾的污染负荷,分析了陆域入海污染物对雷州湾水质的影响,以期对雷州湾陆源污染的防治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陆源污染物大量入海、海洋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均给渤海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从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污染治理措施及其效果,提出渤海海洋环境保护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考虑"陆源产生-河流输移-入海输出"的整体过程,根据土地利用、农业人口和畜禽养殖等数据,利用输出系数模型(ECM)模拟估算胶州湾海岸带2000—2013年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对比河流入海实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获取氮、磷非点源污染入海系数。结果表明:胶州湾海岸带各入海河沿岸氮、磷负荷年际下降趋势明显,空间上则呈现出"北高南低",耕地和农业人口是主要污染源;氮、磷入海通量与陆源污染负荷分布规律一致,氮、磷污染的入海系数均在0.6以上。河流及其流经区的空间异质性导致入海系数的差异化,其自然净化过程会对氮、磷污染物造成损失。因此为有效地缓解胶州湾海岸带非点源污染现状,应将源头控制、过程修复与末端治理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渤海微塑料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渤海沿岸陆源入海以及渤海海峡处微塑料的输运路径进行追踪模拟,探讨了不同季节微塑料的输运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渤海沿岸与渤海海峡处微塑料的输运速度与输运方向受季节性风海流影响明显。陆源入海微塑料大多沿岸输运,向渤海中部输运扩散的能力较弱。渤海海峡处的微塑料在夏季和冬季呈现"北进南出"的输运趋势。来自黄海的微塑料较少能深入渤海内部,大多在海峡北部积聚或沿辽东半岛北上输运,而源自渤海的微塑料受海峡南部群岛阻隔的影响,仅有少量微塑料能输运至北黄海。渤海三个海湾的近岸区域与渤海海峡处易发生微塑料的积聚。  相似文献   

9.
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内海,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渤海沿海地区有着浑厚的工业基础以及绝佳的地理优势,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海洋资源开发强度高、利用方式粗放,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久居不下,重点海湾环境质量未见根本好转,环境风险压力有增无减,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文章介绍了渤海地区的发展现状,分析渤海与濑户内海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便于借鉴日本濑户内海的治理措施以及立法经验,深刻剖析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不足,并提出健全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调整渔业发展、提升海洋生态预警能力监测等建议,以期总结出适合我国渤海环境治理的海洋规划方案,从而挽救渤海的生态环境,恢复渤海往日的生机。  相似文献   

10.
闽江口海域是福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但也存在许多环境污染问题。2018年10—12月,对闽江入海口区域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开展调查和监测。本次共调查93个排污口,主要分布在琅岐岛(34.4%)和粗芦岛(20.4%)上。入海排污口的类型以设闸排污口为主,共调查有52个,占调查总数的55.9%,主要分布在琯头镇区域(17个)和琅岐岛(12个)。监测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海域陆源排污口的氨氮、总氮和总磷超标严重,五类水质和劣五类水质样品分别占29.9%和37.7%。其中,设闸排污口的劣V类和V类水质样品最多,其次是自然径流。从区域来看,在琯头镇的劣V类和V类水质样品共有18个,占该镇排污口样品总数的90%。水质样品的最高监测浓度为:氨氮-20.2 mg/L,总氮-27.0 mg/L,总磷-2.86 mg/L,氨氮浓度已经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15 mg/L)。闽江河口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针对排污口排污超标情况严重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监管和控制、开展重要排污口重点治理工程、开展陆源入海排污口详查等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为闽江河口陆源入海排污口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06,49(9-10):706-716
Bohai Sea, China's only inland sea, became seriously polluted because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ollution monitoring system of Bohai Sea started in 1978, and has grown to have 215 monitoring stations toda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cently increased effort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Bohai Sea in an effort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ider Bohai Sea Area.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urrent pollution situation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s. It also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ollu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pollution abatement programs for Bohai Sea.  相似文献   

12.
渤海水环境无机氮污染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海域污染日趋严重, 无机氮是主要的污染因子, 对无机氮未来趋势的预测及风险空间分布的分析可为减缓和管理渤海海域污染提供依据。本文基于2000 到2011 年渤海无机氮的趋势性监测数据, 用IDW 插值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并根据其发展趋势预测今后5 年渤海海域无机氮含量, 划分了渤海无机氮污染的高、中、较低和低风险区, 为渤海无机氮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渤海海域的污染物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文章基于已有监测数据,分析渤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LPAHs、HPAHs和CPAHs)的分布、来源及其与沿岸陆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PAHs、LPAHs、HPAHs和CPAHs含量最高的海湾分别为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和渤海湾,3个海湾均以LPAHs为主;PAHs及其各类组成的来源主要包括入海河流携带的陆源污染物,海流输送并沉积的泄漏原油以及港口、城市和工业基地的排放污水;PAHs的分布受沿岸土地开发利用以及工业和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且沿岸土壤中的PAHs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4.
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近海环境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东  侯西勇  张华 《海洋科学》2019,43(2):82-90
曹妃甸明显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地理特征、较强的资源支撑为其成为我国北方天然深水大港提供了必要条件。曹妃甸临港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将大大加快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规模宏大的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在带来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近海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在结合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曹妃甸海域概况及围填海工程背景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地貌景观、水沙动力、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4个方面详细论述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近海环境的影响;针对曹妃甸海域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加强科学研究、优化评估方法、落实管理制度、注重生态补偿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曹妃甸围填海区域及其周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2000年-2010年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这三个主要污染因子趋势性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水质空间稳定性评价、监测站位时空重要性评价以及站位网络优化设计等技术方法,对渤海2010年原有的海洋环境趋势性水质监测站位进行优化调整,为渤海海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评价,提供更为有效、客观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胶州湾沉积性污染已成为黄、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忧患。文以莱州湾及胶州湾水体交换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化为背景,提出开凿胶莱人工海河工程的战略构想,通过开凿人工海河,贯通胶、莱两湾,以达到加快两湾水体循环、改善渤海和黄海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目的,并兼有航运、旅游、生态、城市及经济开发之利。对工程建设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渤海冬季油气生产危险冰情报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渤海中的油气田冬季生产都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冰灾威胁,建立渤海冬季油气生产危险冰情报警系统和防冰减灾的海冰管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提出一套适用于渤海不同冰区以及不同型式油气开发工程的冬季油气生产危险冰情报警方法,其中包括渤海海冰生消过程中的监测,预报系统,对不同类型开发工程危险情报警标准的考虑以及海冰管理数据库和专家系统软件。本文是在辽东湾油气田海冰管理实验和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对渤海冬季生  相似文献   

18.
王睿  林锟  王江涛  谭丽菊 《海洋科学》2021,45(4):189-200
多溴二苯醚(PBDEs)属于新兴污染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燃剂,在各种工业产品中广泛应用,而且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海洋环境中。PBDEs还有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与此同时渤海又是我国唯一一个半封闭型的内海,有较差的自净能力以及与外界海水交换的能力,因此渤海区域PBDEs的研究在近十几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PBDEs在渤海区域内的污染特征以及在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介质中的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并对与PBDEs相关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方式进行了总结,以期使读者深入了解渤海区域内PBDEs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为以后此区域进行多溴二苯醚的污染防治和渤海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和27个内陆城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改进的引力模型和Arcgis10.0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测度环渤海地区沿海与腹地旅游空间联系强度,揭示海陆旅游产业的相互作用关系和时空演化态势。研究表明,环渤海地区沿海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内陆城市,时序上海陆系统的联系逐渐增强,空间上呈现局部聚集和整体分异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基础和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影响沿海与腹地旅游空间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促进跨区域产业融合和资源配置、优化旅游开发空间格局、建立整体营销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环渤海地区沿海与腹地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