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一些实验结果,阐述了褐藻酸钠降脂、降糖、阻止铅离子吸收的生理功能,以及对某些无机离子代谢的影响。实验表明,褐藻酸钠本身的食物纤维特性比较突出,表现出的生理作用也比较显著。它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必将成为保健食品中的一种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2.
褐藻酸钠降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褐藻酸钠在盐酸乙醇溶液中的部分降解过程。实验研究水浴温度,乙醇浓度,盐酸浓度和降解时间对褐藻酸钠降解的影响。指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浴温度、盐酸浓度和水解时间呈正相关,乙醇具有促进盐酸降解褐藻酸钠的作用,并表明乙醇浓度与降解速度呈负相关,指出适宜的乙醇用量为5%~10%,同时还得到了制备不同粘度褐藻酸钠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分离得到的5株褐藻酸降解菌进行了感染海带的实验,确定5株菌均为海带病烂的致病菌。对其降解能力和感染能力的实验表明,5株菌对褐藻酸钠的降解能力存在差异,它们对海带感染能力的差异与其对褐藻酸钠的降解情况相类似,在褐藻酸降解菌的感染下,海带光合速率下降,感染能力强的菌株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明显大于感染能力弱的菌株。  相似文献   

4.
用于固定化载体的褐藻酸钙凝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测定了用于固定化载体的几种马尾藻和海带褐藻胶(Na-Alginate)同Ca~2+离子的结合速度、结合量和凝胶强度。同时比较了褐藻酸钠的浓度、粘度对褐藻酸钙凝胶强度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褐藻酸钠硫酸酯是以褐藻酸为原料合成的硫酸酯钠盐系列物。首次报道该系列化合物(Ⅰ,Ⅱ,Ⅲ,Ⅳ,主要是Ⅰ)的抗血栓和抗凝血作用。实验发现,褐藻酸钠硫酸酯系列物均有抗凝血作用。其作用具有浓度和磺化度依赖性。实验测定化合物Ⅰ,Ⅱ,Ⅲ,Ⅳ的抗凝效价,分别相当于肝素钠的22.5%,16.7%,11.1%和11.7%。以该化合物10mg·kg-1静脉注射能增加小鼠的出血量并能抑制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化合物Ⅰ还具有延长大鼠凝血酶原时间和抑制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提示:褐藻酸钠硫酸酯的抗凝血与抗血栓作用的活性基团可能为该化合物上的硫酸根,具有肝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6.
褐藻酸降解酶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从海带(Laminaria japonica)病烂处分离出的2株别单胞菌属的褐藻酸降解菌(简称菌株A1,A2)进行了褐藻酸钠降解能力及胞外产物中褐藻酸酶特性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株褐藻酸降解菌中,菌株A2表现出较强的对褐藻酸钠的降解能力;同时菌株A2所分泌的褐藻酸酶在pH 6.0~8.0相对稳定,30℃以下酶不易失活。在较低离子浓度时,Mn2 ,Ba2 对反应有较强的促进作用,Ag 和Pb2 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绿球藻固定化培养及其对对虾养殖水质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褐藻酸钙作固定化载体,初步探讨了胶球直径、不同接种量、CaCl2溶液浓度、褐藻酸钠浓度等固定化条件对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oculata)生长及其对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绿球藻固定化培养的最好条件是胶球的直径为2.5mm、微藻接种量为1×106 Cell/mL, C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褐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2%。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藻珠, 微绿球藻生长率较高,生长周期较长。实验期间固定化微绿球藻的生物量增加了约17倍,证明了它的生理活性不会因固定化而受干扰。引入固定化的微绿球藻不但可以降低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因子的浓度,还能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使水体环境长时间处于良好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褐藻酸钠硫酸酯的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藻酸钠硫酸酯是以褐藻酸为原料合成的硫酸酯钠盐系列物。首次报道该系列化合物(Ⅰ,Ⅱ,Ⅲ,Ⅳ,主要是Ⅰ)的抗血栓和抗凝血作用。实验发现,褐藻酸钠硫酸酯系列物均有机凝血作用,其作用具有浓度和磺化度依赖性。实验测定化合物Ⅰ,Ⅱ,Ⅲ,Ⅳ的抗凝效价,分别相当于肝素钠的22.5%,16.7%,11.1%和11.7%。以该化合物10mg·kg^-1静脉注射能增加小鼠的出血量并能抑制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化合  相似文献   

9.
褐藻酸降解菌在海带绿烂病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海带幼苗上病烂明显处分离得到 2 3株褐藻酸降解菌 ,并对其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及革兰氏染色反应等进行了观察。通过对褐藻酸钠的降解实验 ,筛选出 4株具较高降解能力的菌株。感染实验表明 ,分离到的褐藻酸降解菌为海带幼苗病烂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水产系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5,(C00):229-235
褐藻酸钠降血脂作用的研究,控制光照期促进鱼类性腺成熟,胡子鲶的摄食习性、生长和耐盐极限的初步研究,山东南岸鳀鱼卵与仔鱼的观察,菊花海鞘类一新种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特殊工艺,以褐藻酸钠为原料,制成多孔性可吸收止血海绵。用正交试验法对止血海绵的配方进行了综合研究,并选出了最佳配方为:褐藻酸钠的浓度3%,粘度18CPS(厘泊)成型剂0.6%,络合剂1%,柔软剂8%。实验研究止血海绵的纤维结构与配方的关系。所得产品质地柔软,密度均匀,有一定弹性,易溶于水。这种止血海绵的含水量是8—10%,pH值为6,5,吸水率为200%。试验指出止血海绵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褐藻酸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压榨脱水后的褐藻酸用减中和使之转化成褐藻酸钠,而后干燥、粉碎得到成品。常用的中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往酒精介质中加入烧碱,俗称液相转化法,另一种是将团体碳酸钠粉末直接与褐藻酸拌合在一起,俗称固相转化法。  相似文献   

13.
一株高效褐藻酸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藻酸钠为唯一碳源,从腐烂海带中筛选得到褐藻酸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H4,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对菌株H4的发酵条件优化研究表明,H4的较优培养基组成为(w/v):褐藻酸钠0.6%、酵母粉0.5%、蛋白胨0.25%、NaCl 3%;较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初始pH7.5,接种量1.5%(v/v),培养时间48 h。Fe3+对交替单胞菌H4的产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在其他褐藻酸裂解酶生产菌株中未见报道,而Cu2+对褐藻酸裂解酶的抑制作用高达45.78%。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粗酶液酶活达到146.45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39.4%。  相似文献   

14.
离子色谱分析在黄土和粉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中存在着大量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以往的测试方法多为原子吸收和ICP—MS,离子色谱法在测试黄土样品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含量中应用不多。将黄土地质标准样品进行消解后用离子色谱进行测试,测试效果良好,重复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与推荐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准确度和精密度符舍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本实验方法测试的离子含量都在仪器响应呈线性的最佳测试范围之内,标准曲线经回归后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9。黄土样品的分析结果与粉尘气溶胶样品的离子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此方法对于探讨粉尘起源以及沙尘暴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褐藻酸降解菌埃氏交替单胞菌菌株A102发酵培养时褐藻酸酶形成条件研究表明,其产酶的培养基最适褐藻酸钠含量为0.3 ̄0.6%,氮源为0.5%的蛋白胨,pH7.5,装量是在500ml三角瓶中装培养基200ml。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虾卵子孵化及无节幼体变态对海水环境中铜的需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一种新的海水处理方法将海水中重金属离子除去,研究了中国对虾卵子孵化和无节幼体变态对铜离子的需要。在去重金属离子海水中加入一定量铜后,加入络合剂氨三乙酸(NTA)并计算铜离子活度,观察对卵子孵化和无节幼体变态的影响。第1次通过实验发现痕量水平(10-10.80~1O-8.80mol/dm3)的离子态铜对卵子发育及无节幼体生长是必需的,络合态铜对这两个发育阶段无生命作用;但较高浓度(>10-7.80mol/dm3)的铜离子产生毒性;中国对虾对铜离子的作用无节幼体阶段较卵子发育阶段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褐藻酸降解菌的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带病烂处分离到的别单胞菌属(Alkteromonas)的褐藻酸降解菌菌株A1为研究对象,在该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酶的最适温度20℃,褐藻酸钠浓度(质量分数)0.5%-0.6%,pH7.5,盐度15,氮源为(NH4)2SO4,培养时间72h。  相似文献   

18.
邹贤容  邵剑雄  陈熙萌  崔莹 《海洋学报》2010,32(9):6064-6070
对低速高电荷态Ar17+离子在与不同金属靶相互作用过程中放出的Ar离子K壳X射线的Kβ/Kα分支比及各分支K线平均能量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文献 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0.3—0.8玻尔速度之间的Ar17+离子与Be,Al,Ni,Mo,Au等金属相互作用过程中入射离子发出的X射线分支比及各分支平均能量.理论上,基于导带电子俘获模型和级联跃迁模型,建立耦合方程组,以解释实验主要结果,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较  相似文献   

19.
利用第四纪土壤微生物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芽孢计数法可以指示下伏基岩的金矿化,提取金矿化区和非矿化区第四纪土壤的B.cereus。进行微生物与金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探讨金离子与B.cereus芽孢计数的本质联系,从而为解决该找矿法的理论基础提供依据。实验证实,低含量的金离子不能促进B.cereus转化成芽孢;当金含量升高到一定范围内,可以对B.cereus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促使其由营养体向芽孢转化,使矿化区土壤芽孢计数值很高,从而具有找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本论题的研究Ⅰ中,我们直接用实验验证了海水中铀、铬、镁和钙在水合氧化钛上离子交换的互不相干作用。但是,既然铬(Ⅲ)的K1此铀(Ⅵ)要大10倍左右,铬(Ⅲ)的浓度又比天然海水条件下的大6000倍(也远比海水中铀(Ⅵ)的浓度要大),不发生离子竞争交换而表现为“互不相干作用”似乎是使人费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