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参照DRASTIC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下辽河平原的具体状况,选择地下水埋深等11个参数作为该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因子。评价因子的评分体系依据典型地区及相应标准确立,权重体系由层次分析法和决策分析法得到。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对下辽河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该地区地下水污染情况的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典型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湖流域典型平原地区苏州市为例,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特点,选取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等6项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建立基于墒权的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ITuTmE模型。将评价模型与GIS技术相耦合,形成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并进行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能够真实地反映苏州市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权与GIS耦合的DRASTIC地下水脆弱性模糊优选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保祥  万力  余成  孟凡海 《现代地质》2009,23(1):150-156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编图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DRASTIC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最普遍应用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在利用GIS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引进基于熵权的模糊优选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熵权与GIS耦合的DRASTIC地下水脆弱性模糊优选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黄水河流域,计算出了各评价参数的熵权和各叠加分区基于熵权的隶属度,据此将地下水脆弱性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结果表明,评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更能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为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地下水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泰安市的特点和区域特色,利用DRASTIC方法,选取地下水位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类型、土壤介质类型、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类型以及含水层渗透系数7个参数为评价指标,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将泰安市地下水的脆弱性分为脆弱性高、较高、中等和低4个等级,并绘制了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对该地区今后制订地下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及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具有较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黑河市地下水环境开发利用状况及污染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该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选取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和水力传导系数7个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建立黑河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STIC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结合MapGIS软件实现了地下水脆弱性等级分布图及地下水保护防治区划的定量化及数字化.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脆弱性等级为Ⅲ-Ⅳ级,表明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区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分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德阳市城市规划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含水层厚度、富水性、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模数等能充分反应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的5个指标,建立地下水水量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分法获取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并用计点系统模型及GIS技术进行研究区地下水水量脆弱性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水量脆弱性较高和高的分布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29.7%,地下水水量保护管理形势较为严峻;发现地下水水量脆弱性在地下水补给区相对较低、在排泄区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位于黔中经济区,是未来贵州省发展重心.为防止区域地下水污染,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系统内实际情况选择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量化各评价因子并确定各因子权重,参照《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要求》(GWI-D3),并结合研究区实际,将区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划分为脆弱性很低、脆弱性较低、脆弱性较高低、脆...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昕  蒋晓东  张龙 《地质与资源》2010,19(3):253-258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的基础,是环境规划部门的决策依据之一.从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并针对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现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娘子关泉域岩溶水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的特殊性,基于欧洲脆弱性评价方法,选择包气带厚度、入渗补给量、包气带岩性、岩溶含水层的导水性能(泉水响应)四个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地下水脆弱性,并且绘制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极易污染区主要分布在娘子关泉群出露的地区,即泉源处;极难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盂县—阳泉—平定—昔阳—和顺一带以西地区,寿阳县大部分地区。评价结果在合理制定保护娘子关泉域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基础,主要用于地下水保护。综述了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提出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预测灰色理论,模糊优选识别理论,神经网络法等先进的方法及思路会在未来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西辽河平原(内蒙古部分)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选取影响西辽河平原固有脆弱性的最主要的7个影响因子,利用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划分为14365个评价单元,运用基于DRASTIC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的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绘制了脆弱性分布图。评价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内蒙古部分)地下水脆弱性存在3个分区:大部分地区为地下水稍易污染区;南部的黄土地区为地下水稍难污染区;而西辽河和乌尔吉木伦河的中上游为地下水相对略易污染区。评价结果对该区地下水资源保护、防止地下水污染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中南部分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中南地区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含水层的富水性、开采利用地下水现状等资料的调查和了解,利用地下水脆弱性的DRASTIC评价模型和AHP模糊评价模型,对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的七个因素指标进行了赋值、计算。最终得出了辽宁省中南部分城市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分为强脆弱区、较强脆弱区、中等脆弱区、弱脆弱区。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丹东地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现状,提出科学的污染防治区划建议,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选择地下水质量状况、污染现状、天然脆弱性、土地利用状况、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开采现状为准则层,综合运用模糊评价法、层级阶梯法、DRASTIC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和Map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Ⅰ~Ⅲ类水质分布面积占全区面积的91.65%,轻-中度污染水占95.81%,较弱-中等地下水脆弱区域占98.15%,准则层各指标综合评价后全区可划分为重要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防护区、一般防护区和重点防护区等4类地下水污染防治保护区.结论:丹东地区总体地下水环境状况良好,但重点防护区内城镇化程度较高,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强,建议地方政府通过定期监测评价水质与水量、改善用水单位取水和排污工艺、合理调配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开发等方式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地下水污染危害人的健康,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查明某一地区地下水容易受污染的可能性即地下水脆弱性,能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污染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依据。在脆弱性评价工作中,应用GIS技术完成地下水系统脆弱性编图,并进行地下水环境保护功能分区,是查明某一示范区地下水脆弱性的可靠手段和科学依据。本文以河北省沧州地区为例,以DRASTIC模型的七项评价因子为脆弱性评价指标,利用MAPGIS为平台实现地下水脆弱性编图,方便从事地下水工作的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地下水污染动态、空间分布及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面临影响因子多又复杂、评价指标难以客观性选定和权重不易确定等难题,以至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性。本文以鲁北平原为例,在以往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常用的DRASTIC模型基础上,采用创新的迭置指数方法,改进为"DRITCS法",选择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综合岩性、地表2 m内单层厚度大于0.5 m的粘土层厚、含水砂层厚度及其渗透系数、和地下水净补给量等因子,组成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模型。合理地确定了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中关键指标——包气带粘性土层变化影响,并在鲁北平原示范性应用和通过以面源污染为主的三氮污染现状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流域性相变造成的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空间差异性和区位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在哈尔滨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实测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DRASTIC方法,选择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包气带影响等7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哈尔滨地区地下水易污性评价体系,编制哈尔滨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研究表明,哈尔滨地区地下水易污性较高的区域占17.1%,主要分布在松花江两岸,为地下水污染的高风险地区,应列为地下水资源管理重点防护区域。  相似文献   

17.
在地下水易污染性 DRASTIC 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集对分析方法评价了地下水的易污染性.将 DRASTIC 的 7 个指标分为5级,利用集对分析给出了分析背景下系统的联系度表达式,通过 5 个级别联系度的比较,确定了评价区地下水易污染性的等级和差别.结果表明,将集对分析方法和 DRASTIC 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评价地下水易污染性,计算简便,评价正确合理,具有较好的区分性和较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松  章程  裴建国 《地下水》2008,30(6):14-18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基于保护岩溶含水层从而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提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岩溶含水层的特殊性导致污染物极易进入地下含水层,并在岩溶管道中快速、远距离地运移。与其他基岩第四系含水层相比,岩溶含水层的保护面临更大的挑战。介绍了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以及岩溶地下水脆弱性的相关问题,并讨论了岩溶区脆弱性评价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