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混凝土船形鱼礁的礁体设计与沉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工鱼礁礁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考虑实地投放条件和投放要求,对船形混凝土人工鱼礁进行结构设计和沉降计算。计算得到礁体的横稳心高度(?)约为0.56 m,满足一般船舶在海面的稳性设计要求;船形礁于海面4 kn拖速下所受拖曳阻力R_F值为318.04 N;礁体在水深30 m海域投放,最终速度为2.49 m/s,沉降时间13.41 s;通过计算礁体着底时的底冲力为150.00 kN,换算得出鱼礁结构强度均布荷重q(213.78 kN/m),为礁体建造时的强度要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开口比人工鱼礁体水动力特性及礁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方型人工鱼礁体开口比的变化对其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边长为3m、开口比为0~0.6之间7种不同方型鱼礁体周围水流场,通过分析水流场变化规律得到了礁体流场效应、阻力系数随开口比的变化情况;基于Morison方程计算了礁体在波流作用下的受力及其抗滑移、抗倾覆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当礁体开口比小于0.2时,背涡区范围较大,流场效应明显;随着开口比的增大,礁体产生的上升流范围及竖直向最大速度分量逐渐减小;对于方形开口礁体,阻力系数与开口比的关系式为Cd=0.875φ+1.088(R2=0.963,P0.01);随着开口比的增大,礁体所受最大波流作用力、抗滑移及抗倾覆安全系数逐渐减小,但礁体不会发生滑移和倾覆,可为实际礁体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肖荣  杨红 《海洋科学》2016,40(2):94-101
根据2012年—2013年对霞浦人工鱼礁海域调查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应用CFD软件,对礁区投放的三类不同结构单位的鱼礁组合在非定常流作用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各鱼礁组合之间的流场差异,并估算了诸营养盐垂直输送通量。研究表明:三种鱼礁迎流面上升流最大高度为礁高的2.27~3.73倍,上升流最大速度与来流速度之比为0.40~0.72,上升流平均速度与来流速度之比为0.10~0.17;计算域内单位鱼礁组合上升流平均速度为10–2 cm/s量级,三种单位鱼礁组合区域营养盐垂直通量大小关系为:方型鱼礁船礁梯形台鱼礁,方型鱼礁区4PO??-P、3NO?-N、3Si O??-Si的平均垂直通量分别为438.3 mg/(m2·d)、2212.5 mg/(m2·d)、7288.3 mg/(m2·d),鱼礁投放会改善该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形成典型的上升流区,海域初级生产力得以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布设间距对人工鱼礁流场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工鱼礁在海中不同的布局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通过水槽与风洞模型实验很难对组合鱼礁流场全局进行观测,为此提出1种基于CFD原理的人工鱼礁流场特性的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流速条件下布设间距对方形组合礁体流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较好地反映了人工鱼礁周围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分布情况;当两礁体布设间距为1.5倍礁体尺寸时,所产生的上升流高度达到最大值;当布设间距为1倍/时,其上升流的影响面积为最大;当布设间距为1.5倍时所产生的背涡流效果最好;两礁体之间的最佳布设间距应为礁体尺寸的1~1.5倍.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基本相符,该结论可为人工鱼礁实际投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澳岛东北水域人工鱼礁区的鱼类和渔获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2—1984年,于广东南澳岛东北部北角山近岸海域投放两批框架型人工鱼礁300个,礁体总量854.1空m~3,投礁面积13.1×10~4m~2。投礁后至1986年底,该区鱼类从14种增至58种。在渔场作业比率、渔获率以及渔获物组成的广度和经济鱼类的渔获比率等方面,鱼礁区均优于邻近的天然礁区。  相似文献   

6.
大连金县、长海和庄河,在其所在的北黄海海域已开始投放人工鱼礁。这是辽宁省海洋渔业实现海上农牧化的有益尝试。辽宁省有关部门,对人工鱼礁建设非常重视,共拨专款18万元,还将水泥,钢材调往投放单位。长海县已改造好一条废旧水泥船,并建造体积各为100立方米的礁体四个,投放獐子岛南端和大莫顶东北海域。金  相似文献   

7.
威海近岸人工鱼礁布设对生物资源恢复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人工鱼礁投放对区域内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效果,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北黄海近岸人工鱼礁投放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区发现浮游动物53种,其中优势种为浮游桡足类。夏秋季底栖生物幼体成为季节性优势种。游泳动物共发现14种,主要为常见的礁区鱼类。底栖动物共12种,其中棘皮动物海燕为绝对优势种,为近岸养殖生物的主要敌害生物,主要的底栖资源优势种为虾蟹类与软体动物。投礁区的浮游动物与游泳动物物种数明显多于未投礁区,表明人工投礁有助于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生态系统。但该海域大型底栖藻类较少,还应进一步对大型底栖藻类增殖以提高海域初级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材质人工鱼礁的附着效果,本研究选用玄武岩纤维(BF)、普通硅酸盐水泥(PC)、40%贝壳粉硅酸盐水泥(PF)和80%贝壳粉硅酸盐水泥(PE)4种礁体材料进行了海上挂板试验。挂板117 d后,在礁体上共鉴定出附着生物35种,其中内刺盘管虫(Hydroides ezoensis)为绝对优势种。在附着的生物种类方面PFPEPCBF(分别为27、26、15和11种);在附着的总生物量方面PEPFPCBF。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表现为PEPFPCBF;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表现为PFPEPCBF;Pielou均匀度指数(J)表现为PFPCPEBF。添加贝壳粉的硅酸盐水泥挂板生物附着效果较好,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适宜作为芙蓉岛海域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的礁体材料;而表面光滑的玄武岩纤维挂板生物附着效果较差,礁体表面制作工艺有待进一步研发。本研究中盘管虫属(Hydroides)与生物数量、附着厚度以及附着生物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总生物量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盘管虫属生物的率先附着增加了鱼礁表面的空间异质性,这对于其他物种附着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发挥了积极的生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莱州湾海域附着生物多样性的分析和人工鱼礁适宜材料的筛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摸清多种人工鱼礁模型组合对紫红笛鲷幼鱼的诱集效果,可为人工鱼礁礁体组合设计和礁区布局设计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参照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的实际建礁情况,制作并模拟4组三种模型礁体组合、4组四种模型礁体组合,在方形试验水槽中以鱼类行为学的方法研究了这8组模型礁体组合对紫红笛鲷的诱集效果.4组三礁组合礁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FHJ三礁组合对紫红笛鲷的集鱼效果非常明显,BFH、BCG、CHJ三礁组合对紫红笛鲷的集鱼效果较为明显.其诱集效果排序为:FHJ组合礁(53.84%)>BFH组合礁(44.85%)>BCG组合礁(38.11%)>CHJ组合礁(36.01%).4组四礁组合礁体的试验结果表明,4组四礁组合礁体模型对紫红笛鲷均具有较强的诱集效果,其诱集效果排序为:BGHJ组合礁(52.27%)>CFHJ组合礁(51.26%)>BCGJ组合礁(50.01%)>BCGH组合礁(45.05%).总体上,四礁组合的诱集效果优于三礁组合,人工鱼礁建设的礁群配置以多礁组合为佳.  相似文献   

10.
人工鱼礁建设对海州湾海域水质改善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海州湾海域人工鱼礁建设情况统计以及人工鱼礁投放位置与监测点位的变化关系,并根据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了海州湾海域近15年来人工鱼礁建设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离人工礁区近的点位水质明显好于其他点位水质,可见人工鱼礁建设对海州湾海域水质改善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优化了海域生态环境,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海洋生物栖息场所。建议进一步加大鱼礁建设范围,发展以人工鱼礁为主的海洋生态环境恢复建设,提高整个海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省某海域海上风电项目为背景,针对六边形钢混组合筒型基础海上建造过程中敞口筒裙无法自浮移位及基础整体起浮稳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助浮浮箱提高基础移位及起浮稳性的技术,并分别基于SESAM和ABAQUS软件进行了整体浮稳性分析与结构强度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在浮箱助浮作用下,可将基础满足稳性要求的吃水深度从13 m减小至8 m,极大地降低了对基础制造海域水深的要求;敞口筒裙—浮箱移位及筒型基础—浮箱起浮过程中,其整体垂荡与纵摇固有周期均随吃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两种结构分别在7 m和8 m吃水深度下的运动响应最优;移位及起浮过程中,浮箱与基础结构的应力均满足结构强度要求。此项技术的研究及在广东省某海域的成功应用,为推动在更多的浅海区域预制大型筒型基础结构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海洋油气平台在达到作业寿命后必须进行废弃处置,将海上退役平台改作人工鱼礁投放,对优化渔业资源、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平台拆卸结构,共制作了箱状、管状、柱状、网状4种典型鱼礁实物模型,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鱼礁类型单体的稳定性和流场效应。结果表明:开口率0.1至0.8的箱状礁的稳定性均能满足要求,但开口率高于0.6的箱状礁难以形成连续的背涡流区域,设计时应使开口率低于0.6;管状礁应选择堆叠放置方式投放,且堆叠层数与稳定性和流场造成能力均呈正相关,在设计时尽量提高管状礁的堆叠层数;柱状礁设计时应尽量降低其重心,并减小迎流投影面的中空面积投放;基于平台的钻井架、火炬臂、栈桥设计的3种网状礁,均满足礁体稳定条件,且均能形成大范围的背涡流区域,可作为人工鱼礁投放。研究成果为平台造礁礁体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对海上退役平台的废弃处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西沙岛礁白云岩化特征与成因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碳酸盐岩的白云岩化作用至今仍是一个争论颇大的科学问题。在2012-2013年期间,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在西沙石岛钻取了长达1 268.02 m的“西科1井”岩心,在0~1 257.52 m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的岩心中存在有7个白云岩层。本文基于西科1井岩心样品的矿物组成、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了西沙岛礁特有的白云岩化作用过程。结果表明:西科1井7层白云岩在成因上与埋深和压实成岩作用无关,其分布与海平面下降的地质事件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白云岩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白云岩成岩流体为浓缩的高盐度海水。根据白云岩层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礁滩潟湖环境下高盐卤水渗透回流作用的白云岩化模式:伴随海平面的升降,礁体处于淹没与暴露的交替之中,海平面下降导致了礁滩潟湖的形成,由于西沙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使澙湖中海水盐度增高,最终形成富Mg卤水;澙湖中高盐度富Mg卤水在礁体内下渗和侧向扩散,Mg逐渐替代早期CaCO3晶格中Ca而形成白云石;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和礁体淹没与暴露的交替导致了钻井岩心多个白云岩层的形成。海平面升降直接控制了岛礁碳酸盐岩的发育和白云岩化作用,导致海平面升降的古气候变化在岛礁的形成发育中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platform and fringing reefs of Torres Strait are morphologically similar to reefs of the northern Great Barrier Reef to the south, except that several are elongat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trong tidal currents between the Coral Sea and the Gulf of Carpentaria. Surface and subsurface investigations and radiocarbon dating on Yam, Warraber and Hammond Islands reveal that the initiation and mode of Holocene reef growth reflect antecedent topography and sea-level history. On the granitic Yam Island, fringing reefs have established in some places over a Pleistocene limestone at about 6 m depth around 7000 years BP. Emergent Holocene microatolls of Porites sp. indicate that the reefs have prograded seawards while sea level has fallen gradually from at least 0.8 m above present about 5800 years BP. On the Warraber Island reef platform drilling near the centre indicated a Pleistocene limestone foundation at a depth of about 6 m over which reefs established around 6700 years BP. Reef growth lagged behind that on Yam Island. Microatolls on the mature reef flat indicate that the reef reached sea level around 5300 years BP when the sea was around 0.8–1.0 m above present. On the reef flat on the western side of Hammond Island bedrock was encountered at 7–8 m depth, overlain by terrigenous mud. A progradational reef sequence of only 1–2 m thickness has built seaward over these muds, as sea level has fallen over the past 5800 years. Reef-flat progradation on these reefs is interpreted to have occurred by a series of stepwise buildouts marked by lines of microatolls parallel to the reef crest, marking individual coalescing coral heads. Detrital infill has occurred between these. This pattern of reef prograd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adiocarbon dating results from these reefs, and with seismic investigations on the Torres Reefs.  相似文献   

15.
熊媛  黄荣永  余克服 《海洋学报》2022,44(8):151-168
准确计算珊瑚礁的面积是评估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基础,但我国迄今对南海珊瑚礁的面积估算仍缺乏共识,缺少可靠的估算方法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西沙群岛羚羊礁为例,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时相多光谱遥感影像低成本半自动化估算珊瑚礁面积的方法。首先快速目视确定地貌带分界线的粗略位置,然后利用基于梯度向量场的主动轮廓线模型(Gradient Vector Flow-Snake, GVF-Snake)实现这些分界线位置的自动精化,最后将不同时相的瞬时分界线转换为面要素进行多时相的融合,从而得到珊瑚礁的面积。基于53景Sentinel-2 多光谱成像仪(MSI)影像的实验表明,羚羊礁的总面积为17.22 km2(Landsat 8 陆地成像仪(OLI)用于方法稳定性的验证,得到的羚羊礁面积为17.29 km2),其中礁前斜坡、礁坪?潟湖坡、潟湖的面积分别为1.76 km2、10.29 km2、5.17 km2。该数值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体地,该方法获得的地貌带分界点与实测水深所指示分界点的位置偏差能控制在0.2~4.9 m的范围内(不超过0.5个像素),珊瑚礁最外轮廓线与30 m等深线的位置偏差亦在1个像素大小内(5.7~9.5 m),而估算面积与高分辨率WorldView-2影像解译得到的面积差异为0.02%。同时,该方法获得的珊瑚礁边界线的完整度、正确度、提取质量精度能够由单时相平均的60%、64%和54%分别提高至84%、83%和72%。此外,该方法能够减小基于不同遥感数据源的珊瑚礁面积估算结果的差异,即6景以上的多时相Sentinel-2 MSI和Landsat 8 OLI影像提取的珊瑚礁面积标准差分别不超过0.01 km2和0.05 km2,仅相当于珊瑚礁总面积的0.2%和0.5%。总而言之,该方法能够用低成本的10 m分辨率Sentinel-2 MSI和30 m分辨率Landsat 8 OLI影像获得接近1.8 m分辨率WorldView-2影像的面积估算精度,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广西海域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生境数据,在系统保护规划理论框架下,利用Marxan软件构建了广西海域优先保护格局以识别保护空缺。结果表明:广西海域优先保护区集中在三娘湾、合浦、涠洲岛海域,部分区域游离在现有保护体系外。与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对比,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沿岸滩涂分布区、红树林分布区和涠洲岛珊瑚礁分布区。本研究首次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理论,研究了广西海域优先保护格局,为广西海域的保护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宣德环礁作为我国南海诸岛礁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岛礁之一, 其周围海域地质灾害对岛礁基础工程建设及人类活动具有重大危害。为适应南海岛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文章采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18年采集的单道地震数据, 对宣德环礁东部斜坡带海域灾害地质因素进行综合解释和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区主要发育有海底滑坡、海底陡坎和断层3类地质灾害。海底滑坡是研究区主要灾害地质因素, 规模大小不一, 海底陡坎和断层为次要地质灾害。海底陡坎根据成因可分为礁体陡坎和滑坡陡坎, 礁体陡坎为礁盘形成过程中受海平面上升控制形成, 滑坡陡坎为海底滑坡导致。通过分析认为陡峭的地形和峡谷水道的侵蚀搬运作用是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主控因素。这些地质灾害对海洋工程建设及管线铺设均有不利的影响, 应尽量避开。  相似文献   

18.
Multibeam sonar mapping, drill cores and underwater video data have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a previously unknown coral reef province in the Gulf of Carpentaria, Australia. Seven reefs, comprised of coral limestone that support living corals have been mapped so far and as many as 50 other reefs may exist in the region. U/Th ages show that reef growth commenced shortly after limestone pedestals were submerged by rising sea level around 10.5 kyr BP, making them the oldest Holocene reefs known in Australia. Reef growth persisted for ~ 2.0 kyr but it had ceased at most locations by ~ 7.0 kyr BP. Measurements of reef growth rates (0.95 to 4 m kyr− 1), indicate that the reefs were unable to keep pace with contemporaneous rapid sea level rise (> 10 m kyr− 1),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a “give up” reef growth history. Core samples from reef platforms demonstrate that Pleistocene limestone is exposed at depths of 27 and 30 m below present mean sea level. These depths represent regionally significant phases of reef growth during a prolonged sea level still stand. We conclude that the reefs are therefore mostly relict features, whose major phas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lates to an earlier, pre-Holocene sea level still stand.  相似文献   

19.
利用西沙海域最新采集的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西沙海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并在西沙海区新近纪识别出点礁、塔礁、台地边缘礁和环礁这4种不同类型生物礁,总结了不同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征。早中新世时,西沙碳酸盐岩台地开始发育,台地数量较少且规模有限;中中新世,随着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海平面上升速率和碳酸盐岩的生长速率接近,此时碳酸盐岩台地发育规模达到最大;晚中新世以后,海平面继续上升,海平面上升速率远大于碳酸盐岩的生长速率,随着水深的快速增加,台地进入淹没阶段,不适合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发育,仅在部分构造高部位继续发育,生物礁主要为大型的环礁。控制西沙碳酸盐岩台地发育的影响因素为构造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20.
江苏小庙洪牡蛎礁的地貌-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卫星影象和野外实地勘察资料对江苏小庙洪牡蛎礁的地貌-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牡蛎礁发育在强潮淤泥质潮坪上,造礁牡蛎主要是近江牡蛎和长牡蛎,表层的鲜活牡蛎为褶牡蛎。牡蛎礁区海水属盐度较高(27—30)的半成水,含沙量较大,为0.2—0.3g/L。活体牡蛎堆积体顶面高于周围潮间下带滩面1.0—1.5m。潮流较强,多在0.5—2.0m/s。海岸剖面可分为4个带,即礁后潮间带、潮沟、礁体生长带及礁前斜坡带。由于处于海岸侵蚀段,礁后潮坪缺失潮上带和大部分的潮间上带。礁后潮坪主要以粗粉砂为主,礁后潮沟冲淤变化较大,故礁体生长带时而为一沙洲,时而又与岸滩相连。礁体生长带分布在潮间下带,可看到独立的斑状礁体、带状礁体和大面积环状礁体群。环状礁的微地貌可以划分为礁塘(泻湖)、塘口和塘沟、塘口三角洲、礁墙和礁平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