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张志悦 《海洋预报》2004,21(2):74-77
本文对沧州沿海“10.11”特大温带风暴潮的成因及重现期进行了简析,并对这次特大温带风暴潮的灾情成因进行了分析,就防灾减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远距离声学相关海流剖面仪(ACCP)已研制成功,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已成功地测得近1200m水深处的海流剖面,而记录到的海底回波信号深度达5000m,ACCP海流剖面仪与ADCP多普勒海流仪的测量结果一致,同时也符合信噪比和方差的理论预期值。  相似文献   

3.
庆祝狄兹(R.S.Dietz)80岁诞辰1994年是狄兹的80岁大寿,《地球和行星科学年评》刊登了狄兹的自传性长文。狄兹以首先提出海底扩张说名震地质界。他对这段经过是这样写的:“1960年晚些时候,我开始写一篇纯理论性的短文,题为《由海底扩张导致的大...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水产学院著名养殖专家L.R.道纳逊(L.R.Donaldson)教授,从事鲑科鱼类养殖与育种工作多年。他得悉我国目前缺少优良的鲑鳟鱼类品种之后,即积极帮助我院引进优良品种。今年三月份,他从西雅图空运虹鳟发眼卵给我院后,  相似文献   

5.
三倍体合浦珠母贝的生殖腺观察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姜卫国  李刚等 《热带海洋》1990,9(1):24-30,001,T002
通过对三倍体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yy(D.)春、秋两个繁殖盛期的生殖腺发育状况和性经观察,发现大多数三倍体在外观上没有生殖腺或者只有发育不全的生殖腺。组织切片检查结果表明,多数三倍体的生殖腺停留在休止期和增殖期,少数发育到生长期。没有一个三倍体的生殖腺发育达到成熟期。三部体中,雌性占94.3%,雄性占5.7%。三倍体的生殖腺中,初期的生殖细胞占多数,没有出现成熟的卵母细胞和精子。有些滤泡和生殖细胞萎缩退化。因此,三倍体生殖腺发育异常,三倍体合浦珠母贝是不育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体长频率分析划分鱼体年龄的方法有图解法和统计法。前者简便易行但主观性强,后者具有较强功能且越来越占有显要地位。MIX程序(MacdonaldandPitcher1979)用于分析混合统计分布的直方图,这一程序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用混合分析法解析了日本鱼箴Hemirham-phussajori(T.et.S.)的体长频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其体长频率分布由两个或三个峰值构成。结合有关生物学资料,日本鱼箴只由两个年龄组构成,最小的峰值是上岸较晚的较小个体  相似文献   

7.
自六十年代起,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广泛应用,使硅藻的形态学及分类学的研究日益深入。近年来由于采用硅藻壳壁上二种超微结构——唇形突(Labiate process)和支持突(strutted process)的形态、数量及其在壳面上的分布在不同的科、属、种的表现不同作为分类标准,使得从十九世纪末以来所采用的形态学的分类依据有了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闽江口海蜇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高次方程和指数高次方程模拟闽江口海蜇伞径和体重的生长,结果表明海蜇生长明显分3个阶段:5月10日以前为缓慢生长期;5月11日至7月30日为快速生长期;7月30日以后为衰老期,个体收缩,体重减轻;伞径和体重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8月5日和7月30日;伞径和体重生长速度最大值分别在6月2日和6月25日。据此确定闽江口海蜇最佳捕捞期7月30日,最佳捕捞伞径494.1mm;合理开捕期7月20日,开捕伞  相似文献   

9.
最近,号称“飞燕”、“榴莲”和“尤特”的三股台风频频光顾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地区。其所到之处,横行无忌,暴戾乖张,给当地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各种传媒不断发出惊呼人们惊恐之余发问:  相似文献   

10.
冰后期珠江三角洲沉积物通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珠江三角洲283个钻孔资料中识别出了冰后期海侵旋回底界面,从269个钻孔中识别出了最大海侵面,记录了它们的埋深值,并由此计算了冰后期及其海侵和海退期间的沉积物总量,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在冰后期及其海侵和海退期间的沉积物总量分别为114.09,36.70,77.39Gt.海退期沉积量大于海侵期.以现今珠江输沙量的约84%沉积在三角洲范围内计算得到冰后期珠江年均输沙量约为9.91Mt,6000a以来的年均输沙量约为15.35Mt.  相似文献   

11.
通过渤海QD-3134孔位连续沉积岩芯所记录的5000aB.P.以来地磁场要素(主要是D和I及磁场相对强度)的系统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其时空变化特征与黄河中-下游区域考古地磁的测量分析结果相吻合。由变化特征显示出:I及地磁场相对强度的明显变化界线位于2500aB.P.左右,此界线与该区域孢粉及有孔虫分析显示出的组合明显变化界线相一致。D的明显变化界线位于2000aB.P.左右,此界线与竺可桢等统计分析的中国北方5000aB.P.以来的气候的明显变化界线相一致。这种变化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显示出,自龙山文化期以来,I由高值向低值变化及D由酉偏转向东偏,与气候温湿特征对应,I由低值向高值变化及D由东偏转向西偏,与温干气候特征相对应;I及D突变时期与灾害气候环境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棕囊藻Phaeocystis sp.独特的生理、生态学特征使它能在不同营养条件、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化的环境中生长,并且由于受自身的毒性和粘液质的保护使它不能作为摄食者的食物而被大规模摄取,这使它不仅成为高纬度和极地海域一种重要的浮游植物类群,而且在中、低纬度海域它也能旺发,达到非常高的细胞密度,或形成赤潮.棕囊藻对不同生存环境的可塑性,归属于它独特的生理适应性和生理学的某些特点.棕囊藻特有的生物学特征使它在全球范围内高丰度、富分布,对改变整个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威胁,应当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陈子燊  位帅 《海洋通报》2020,39(5):530-535
使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 FRF 1985—2016 年的极值波高及其持续时间数据,采用最优的 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和 Kendall 分布函数构建极值波高和相应历时不同组合的联合概率分布模式,分析各个组合的遭遇概率、“或”重现期、“且”重现期和 Kendall 重现期,以出现最大可能概率的方法推算各组合联合设计值。结果表明:Kendall 重现期所对应的累积频率更准确地代表了特定设计频率下的风险率;重现期分别为 5 年、10 年、20 年、50 年、100 年、200 年推算的 Kendall重现期设计值介于“或”重现期和“且”重现期设计值之间,小于相应的边缘分布设计值;基于 Kendall 重现期的极值波高及其持续时间不同重现期组合推算的结果可为海洋工程构筑物设计与风险管理提供新的选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伏旱期旱涝与海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取全省25个代表站1961—2000年7月降水资料和北太平洋海温月平均资料为素材,首先标定典型早涝年例,其次对比分析典型早涝年例的海温场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关系。初步结论有:(1)黑潮区海域海温偏高(偏低)、太平洋中东部赤道附近海域海温偏低(偏高)时,福建伏早期易于发生干旱(洪涝);(2)ENSO冷(暖)事件影响年时福建伏早期易早(涝)。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10,(3):5-5
北京时间2月27日14时34分,南美洲智利中部近岸海域(36.1°S,72.6°W)发生8.8级地震,引发地震海啸。美国夏威夷和日本分别拉响了海啸最高警报,海岸附近的人员和船只迅速撤离:菲律宾、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也发出了海啸警报,告诫当地民众不要去海边。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全新世高温期中的气候突变事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通过孢粉、闪芯和古湖泊等研究,确定了高温期起迄时间为8.5-3KbB.P.,恢复了高温期的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作者发现在高温期仍在有7.8,5.3和4kaB.P.等三次具有普遍意义的气候突变事件,其降温幅度甚至可达3-4℃。这些突变事件对人类文明和环境变化起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与它位伴随出现的各种严重自然灾害阻碍和限制了古文明的发展,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8.
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上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与成盐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及察汗斯拉图地区的上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物及其孢粉化石的研究,结合古地磁、同位素年代测定,建立了九个孢粉带、九个植被演变期、三十次气候波动及三个成盐阶段。分析了本区主要成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 第四纪下限位于Ⅲ/Ⅱ孢粉带之间,对应于古地磁的M/G界面。中更新世底界位于Ⅵ/Ⅴ孢粉带之间,对应于古地磁的B/M界面。晚更新世底界位于Ⅷ/Ⅶ孢粉带之间,铀系测年为距今15—17万年。  相似文献   

19.
元谋盆地的第四纪红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元谋红土的分布规律,物理化学性质,红土化作用时期以及红土对环境的解释。按成因观点,元谋红土可分风化壳型红土,地下水型红土,坡积红土三种。中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早期,全新世最佳期,是元谋红土的主要形成特期。作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红土的形成发育,与盆地的第四纪发育历史密切相关。同时,红土也记录了盆地过去的环境演化,因而有可能提取红土储藏的信息重塑第四纪环境。  相似文献   

20.
对虾养成期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传染性和非传染性虾病开始流行。特别是高密度养殖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后,助长了许多疾病的产生和传播,致使不少国家与地区在经济收益方面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正确认识虾病发生的原因和及时提出控制虾病的方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世界对虾养殖生产中,迄今已发现的对虾疾病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