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培训上使用的地面气象观测情境教学系统,不能为气象观测实习实训同时提供实时的天气现象、观测数据异常和观测设备故障情境,不具备同时开展基于历史观测情境和实时观测情境实习实训教学的功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虚拟串口技术和局域网数据共享方法,在VC6.0程序开发环境中,采用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相结合的程序开发思想,运用多线程方式和串口通信机制,研发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实时分发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了分钟实时观测数据、小时统计数据、分钟状态数据,在局域网内从教师机到学员机实时分发共享的功能,同时具备开展基于历史观测情境和实时观测情境实习实训教学的功能。测试应用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数据分发共享及时、稳定,满足了多学员同时开展地面气象观测情境教学的要求,大大提升了地面气象观测培训的实效,研究成果可为实时情境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风云四号A星闪电成像仪是中国首个采用在轨接收大量遥控指令,进而实现程序上注的高轨气象卫星。FY 4 (01)批地面应用系统在建设中通过设计程序上注策略和部署程序自动上注系统,实现了任务时间表生成、指令发送、上注结果辨识、错误指令重发等全自动化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卫星在稳定性和时效性上的需求,并有效缩短了上注时间。程序自动上注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对未来风云系列卫星多星统一指挥测控任务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人工增雨火箭作业自动化程度,应用GIS、GPS、GPRS技术,以雷达为主要指挥手段、集雷达图像分析、作业预警、作业指挥、火箭状态、数据传递、火箭管理等项功能为一体,建立远程控制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自动化作业系统.该系统将指挥中心形成的作业指令无线传递给作业火箭,实现了远程控制火箭的自动旋转和发射,较好地解决了火箭操作烦琐、参数设计不科学、作业记录不完整、指令传输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动气象站探测网实时监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自动气象站全网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基本原理和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站网扩容更新维护算法、在线自动气象站的远程指令控制等关键技术,并根据实时探测数据判断采集器及各传感器工作状态,实现故障信息的自动提取与短信报警.在对广东省近200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网的监控保障业务应用中,该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全省自动气象站组网维...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VR)作为近年来极为火热的高新技术,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VR应用到气象部门地面观测设备保障技能培训,降低了硬件投资且增强了培训效果。介绍了VR技术和实现工具,分析了VR技术在气象地面观测设备保障培训中的应用场景,初步设计了虚拟观测场仿真培训系统,最后对虚拟观测场的基本交互式设计及实现做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6.
(满分120;限280分种)一、场空(l分/空,共50分)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和_,硬件是由_____组成的,中央处理器(CPU)指__。 2.PC一1500主要技术指标:计算范围_,程序语言_,运行温度_,编辑功能_,加CE一161插件后内存容量为__ (K)。 3.基本操作:用__检查内存容量,用_调用红色打印笔,验笔指令为_』录取数组变量的格式为___,ERRORll ___ERROR26______ERROR78_。 4.基本功能.PC一1500机之键盘按功能分为__,本机有_三种操作状态 (用字符标出),执行状态用于__,须在_状态下辑辑程序,欲使主机呈预存状态须按键__,预存系统为用户提供了____…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气象部门大规模干部培训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发了陕西省气象远程网络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流媒体课件的制作、播放和远程培训;建立了结构式数据库,可实现培训班资料的添加、浏览、查询,报表的统计,学习资料(包括文字、PPT、图片等)下载等。系统实现了培训班的网络化管理和资料共享功能。  相似文献   

8.
区域大气环境应急响应数值预报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针对国内有毒气体泄漏等突发性大气中污染物扩散问题建立的区域精细大气环境应急响应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基于污染扩散模式HYSPLIT_4,利用中尺度模式WRF为其提供气象场,对污染扩散的路径和浓度以及地面沉降进行计算,系统后端开发了基于GIS的产品制作平台对模式产品进行叠加地理信息的处理。为实现快速应急响应的功能,模式业务系统始终处于热准备状态,并可在接到指令后迅速完成产品制作。文中给出一个大气环境应急响应演习应用实例,显示该模式系统对影响范围较大的有毒气体泄漏事件应急响应工作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遵义市地面观测站测报机发生故障无法使用,启用备份机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一套趋于自动化的连接与设置方法,实现备份机快速启用的功能,保障非常规状态下基础业务的迅速开展。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飞机增雨空地信息传输系统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飞机增雨作业过程中空地信息实时传输需求,河南省建设了飞机增雨空地信息传输系统。该系统将北斗卫星系统的通讯功能和GPS卫星系统的定位功能相结合,将作业飞机上采集到的GPS定位信息、温湿度数据及作业信息等通过北斗卫星通讯系统进行传输,并经过计算机处理在GIS电子地图上显示,从而实现了地面作业指挥人员对飞机作业情况及空中水汽情况的实时监控;通过飞行航迹、雷达及MICAPS数据等在系统平台上的叠加显示,使得地面指挥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最佳催化高度和区域,并将作业指令实时发送给机上作业人员,实现了作业实时指挥,对减少飞机增雨作业盲目性、提高作业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整个系统稳定可靠、使用方便,并且不受时间、距离、地形地域影响,能够实现大范围、多架作业飞机的实时调度指挥,是飞机增雨中一种理想的信息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是涉及气象、航空等多领域多部门的一项综合性业务,依据此项业务的流程设计开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该业务技术系统以1:25万地理信息为基础,包括综合监测、预报平台、决策平台、实时监控、效果评估和信息管理六部分。能够实现人影相关的观测资料显示、作业条件分析、航线设计、增雨飞机动态实时监控、效益评估及生成各种信息报表等功能,已经投入业务应用且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荣辉  顾雷  陈际龙 《大气科学》2008,32(4):691-719
本文回顾了关于东亚季风系统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异常影响的最近研究进展。许多研究说明,东亚季风系统无论风场的垂直结构、年循环或是水汽输送和降水特征都明显不同于南亚和北澳季风系统,它是亚澳季风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季风系统。并且,研究结果表明了东亚季风系统有明显的时空变化:其中夏季风系统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存在着一个准两年周期振荡和具有极向三极子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至今发生了明显变弱的年代际变化,这个变化在华北尤其显著;而东亚冬季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存在一个准四年周期振荡,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也发生了明显变弱的年代际变化,它引起了我国的持续暖冬。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了东亚季风系统的变异是与海–陆–气耦合系统变异及其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因而,东亚季风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大气–海洋–陆地的耦合气候系统,即称之为东亚季风气候系统。此外,本文还从上述东亚季风气候系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提出了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的气候学概念模型和华北持续干旱的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基于Web平台的自动气象站信息综合处理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和系统特点,解析了系统的总体技术框架和功能模块结构,并就设计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剖析。  相似文献   

14.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暴雨预报服务系统是以国家气象中心的现代化气象业务环境为依托,系统地集成了国家气象中心和气象业务与科研单位近年来研究开始的台风、暴雨预报成果建立的实时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目前已初具规模,1995年投入业务应用(部分投入业务试用)。文中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目标、结构、功能,以及在业务中应用和试用概况。  相似文献   

15.
用地理信息系统改进热带气旋的客观定位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初步建立了一个能集成多种数据资料和多种算法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客观定位系统。其中不同卫星及同一卫星不同波段资料(如Quikscat洋面风场、云顶亮温等)的矢量及栅格信息的叠加和分析功能,有助于从多个侧面揭示TC的结构特征;而多种定位方法(如云图形态分析法、云顶亮温极值法、洋面风场涡度极值法、数学形态学算法等)的客观化及其综合运用的实现,不仅可以减小TC定位过程中的随机(人为)误差,而且能提高TC定位工作的效率。利用该系统对编号为0203,0209,0212,0417和0419的5个TC进行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进行TC定位的精度与目前业务定位精度相当,具有良好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NCAR绘图软件在建立概念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详细介绍了利用Ncar绘图软件包,绘制概念预测模型预报点聚图的过程,并附有一个完整的源程序.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bromine family and radiative effects are considered in an updated box model under the framework of ozone-temperature feedback,in order to further analyze the possible behavior of atmospheric ozone in the lower mid-latitude stratosphere.Results show that this updated photochemical system can present several different solutions,within a certain domain of parameters,with fixed-point and periodic states appearing in turn.The temperature feedback effect introduced in this box model has not changed the topology of the ozone system.This result presents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zone system,and possible trends in the stratospheric atmosphere between complex chemistry and radi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气象资料收集监控系统是用于对实时天气观测资料及预报产品的收集、转发、监控、质量统计的系统 ,该文对系统的设计原则、构成和配置、主要功能和技术实现进行了较详细介绍 ,作为 92 10气象信息业务系统(MIOS)的前端处理软件和备份 ,满足了系统稳定可靠、质量监控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The analysis is give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urrent preparedness of available approach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oshydromet concept of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onitoring system taking into account differences in goals and objectives that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is system should achieve at the federal, regional, and local level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scheme of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onitoring system is discussed. The approximate allocation of functions is put forward among the monitoring system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nd powers among stakeholders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functions. The key issues of 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network-centric approach to the system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is proposed. Specific goals,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can be set for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is system which may differ in terms both of algorithms and actual paramet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technological components of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monitoring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架设于稻田的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并采用气象站数据与该系统采集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该系统的实用性,且构建数据到报率、数据可靠率等指标对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高精度的农田小气候信息,实用性强;数据到报率达94.5%以上,系统运行稳定;数据格式错误和数据异常时次少,数据可靠率达85.2%以上;雷电灾害是影响系统稳定性、可靠性最主要的因素.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总体效能较好,在农业气象研究和服务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