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中添加尿素对黑鲷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尿素中非蛋白氮的含量高达46.7%。有人用它来代替饲料中部分蛋白质饲养鲤鱼,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海水鱼类的养殖中,有关尿素的使用尚未见过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饲料中添加尿素对黑鲷生长的影响研究。 l 材料与方法 黑鲷Sparus macrcocephalus试验鱼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岛养殖试验站繁殖培育的当年黑鲷苗。养殖试  相似文献   

2.
尿素是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亦是动物体排出的一种主要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因而其普遍存在于人类环境中.在海洋中,尿素主要来自动物的排泄和异养微生物对蛋白质、氨基酸的分解;人类的活动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将一些尿素排放于近岸海域.在可能直接消耗尿素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化学过程或地球化学过程中,光合植  相似文献   

3.
动物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前两者在体内可以完全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氨、尿素和其它含氮化合物,它们是含能物质。鱼类蛋白质的含氮代谢物质主要通过鳃排出,少量通过尿液排出(Beamish et al.,1984),这种排泄物的能量损失也称为非粪便失能。 鱼类非粪便失能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直接测定鱼的氨及尿素排泄量,然后通过氨及尿素的含能量来计算;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氮收支方程来间接估计排泄物的能量损失(Gerking,1955;Savitz,1971; Savitz et al.,1977;Lwata,1970;Porter et al.,1987),Braaten(1979),Bower等(1980),Cameron等(1983), Brafield(1985)和Knights(1985)对鱼类排泄量的各种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和综述。本研究是应用氮收支方法来间接估算黑鲷的排泄能损失。这对于探讨鱼类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及代谢产物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是大多数生物体有机氮和有机碳的主要组分,也是近代沿海海洋沉积物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海洋中生物残骸蛋白质在细胞破裂后,由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和生物细胞残留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部分氨基酸被微生物作为营养物质吸收利用[2],残余蛋白质和氨基酸经过沉降作用进入沉积物,经历生物作用及成岩改造过程,以蛋白质、肽和水解氨基酸等地质聚合物形式存在,大部分与海洋沉积物结合紧密,少数以游离态存在[3]。因此,相对于常量的碳、氮化合物来说氨基酸通常不稳定,是水体颗粒物和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循环的主要物质,也是次级生产者的主要营养物质[1]。  相似文献   

5.
利用啤酒废水养殖螺旋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啤酒废水养殖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rima),研究了废水成分、氮源、藻密度和光照等培养条件对藻生长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处理的啤酒废水养殖的螺旋藻,相对生长率与CFFRI培养基的几乎一致.蛋白质含量第6天最高,为0.2886g/g干质量,小于CFFRI培养基养殖的。实验确定曝气处理废水养藻的最佳条件是用NaOH调废水pH、藻初始密度取53.8mg/L、光照在1000~10000 1x范围,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钠或曝气8h/d。经PSB处理的啤酒废水养殖的螺旋藻,蛋白质为0.4825g/g干质量,与CFFRI培养基养殖的相近。用光合细菌(PSB)处理的废水养藻应控制废水pH为7.0且废水与PSB的体积比为3:1。  相似文献   

6.
IMPERILMENTOFAMMONIAONTHEGROWTHOFYOUNGPagrosomusmajor氨对养殖鱼类的毒性,已经引起很多关注,特别随着鱼类养殖的发展。氨浓度的增加成为影响集约化养殖。尤其是影响增加放养密度的主要问题。关于非离子形态的氨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如Robinette1976年,雷衍之和金送笛1979年,周永欣1986年.Chen1992年等。Colt和Armstrong1981年整理了氮化合物对水生生物影响后指出,非离子氨的主要效应为亚致死影响,而生长缓慢是一种最重要的亚致死影响。由于不同作者的实验对象种类不同,以及同种…  相似文献   

7.
何海琪 《海洋科学》1988,12(3):72-72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份,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对虾的生长过程主要是蛋白质在体内的累积过程,因而,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必须持续不断地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才能使对虾正常健康地生长。对虾饵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是目前对虾营养生理和人工配合饵料研究的重点,这主要是蛋白质不仅是饵料营养价值的重要决定因素,并且与配合饵料的制造价格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8.
胶州湾海水中氮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中的氮化合物,已知包括无机的及有机的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是NO_3~-、NO_2~-及NH_4~ ,后者主要是从蛋白质到氨基酸、脲等的一系列有机含氮化合物,按其形态的不同,而又区分为粒状有机氮及溶解有机氮。 NO_3~-、NO_2~-、NH_4~ 及有机氮化合物,在海洋中的分布是具有明显规律性的。而它们的时间变化及循环,则更是复杂而有趣的、。无机氮作为浮游植物的养分而被吸收,并合成为有机氮。而浮游植物又作为浮游动物等的饵料,并两者在排泄或死亡分解时,则释出有机氮。后者经过细菌的分解作用,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有机氮化合物是大气氮沉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氮循环的贡献不可忽视。介绍了大气中有机氮化合物的组成、测定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大气有机氮化合物向海洋沉降的研究现状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感染因子与水产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蛋白质感染因子的概念、蛋白质感染因子复制机理假说及其证明、蛋白质感染因子多样性等内容,并讨论了水产养殖动物中存在蛋白质感染因子疾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食物生产系统的碳排放占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 30%, 碳汇渔业是一种重要的面向人类社会高质量食物蛋白质供给 的低碳发展路径。本文基于常见的 11 种养殖贝类的固碳系数和蛋白质含量特性研究,系统评估了我国2019 年养殖牡蛎 、蛤 类、扇贝、贻贝和蚶类等在养殖周期内碳捕集特性以及对低碳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 (1) 11 种养殖贝类之间贝壳和软体 组织含碳量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干重比和出肉率差异显著。因此,贝类固碳量核算不能忽视种类差异。 (2)所选 11 种贝类 软体组织皆属于高蛋白食品,虾夷扇贝软体组织 (干重) 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针对单位质量贝类养殖,长牡蛎的碳封存贡献 度最大,而华贵栉孔扇贝提供的蛋白质最多,两者都是碳汇渔业的优势种。(3) 据估算,我国2019 年海水养殖贝类中牡蛎、蛤 类 、扇贝和蚶类总共吸收固定了约 117.98 万吨 C02,提供了 40.65 万吨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相比于牛肉源蛋白质可减少 4 048.74 万吨 C02 当量的排放量。由于贝类固碳强度大,探索低碳可持续的贝类养殖是绿色渔业经济的重要引擎, 也是建立可持续高质量“蓝色粮仓”和生物固碳的重要路径, 将在我国低碳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亚湾大鹏澳养殖网箱水体无机氮的生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1998年8-10月个月每月一次对大鹏澳海区养殖网箱水体26h定点连续观测,统计了各网箱NO3-N,NO2-N和NH4-N周日变化范围和平等值,分析了三氮的周日变化特征,讨论了三氮的热力学平衡及三氮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并估算了各网箱水体的氮负荷,研究结果表明:(1)各网箱水体三氮的周日变化除9月份外,基本无无规律性,(2)网箱水体无机氮之间的转化是不完全的,养殖时间愈长其转化愈不完全,无机氮化合物这间远未达到热力学平衡,(3)峙箱水体无机氮主要来源于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的化学和生物需氧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影响三氮变化的主要因子,8.9月份是化学过程,10月份是生物过程。  相似文献   

13.
氨及亚硝酸盐对真鲷仔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伟光  陈霓 《海洋科学》1992,16(3):68-69
氨是水产动物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亚硝酸盐是氨硝化作用的中间产物。在养殖系统中氨及亚硝酸盐都有可能积累到使鱼放毒的程度。因而了解养殖对象对氨及亚硝酸盐的忍耐程度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源对海洋微藻氮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以硝酸盐、铵盐和尿素为氮源的氮同位素分馏作用。在建立相应理论模型基础上,分别计算出各个实验体系的ε值。结果表明,在藻类生长初期,δ^15N均较低,其δ^15N的积累主要发生在指数增长期,在稳定期达到最高,与氮源的初始δ^15N相同;不同氮源的氮同位素分馏作用也不相同,其中以铵盐最强,硝酸盐次之,尿素最弱。考虑到实际情况下氮化合物并非单一存在,作者还进一步考察了上述3种氮源混合后对其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发现混合氮源体系的表观ε值介于单一氮源时的最大与最小ε值之间,该结果较好地解释了Montoya等(1991)在Chesapeak湾的现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海域有机氮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中含氮化合物按其化学存在形式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前者主要是 NO_~-、NO_2~-、NH_4~+;后者主要是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按其存在形态又可分为颗粒态和溶解态含氯化合物。海洋有机分析中,一般是采用能否被GF/C玻璃纤维滤膜截留来区分溶解态和颗粒态。能被截留的为颗粒态有机氮(PON),主要是生物体及其残骸碎屑中的含氮化合物。通过滤膜的为溶解态,包括溶解无机氮(DIN)和溶解有机氮(DON)。  相似文献   

16.
氨和亚硝酸盐对于对虾幼虫的毒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氨是甲壳类动物中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要最终产品,而且在含氮排泄物中氨占总量的40%—90%。氨由非离子氨NH_3和离子氨NH4_~+组成,非离子氨是非极性化合物,有相当大的脂溶性,能穿透细胞膜毒害组织。氨又经常会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非离子氨和其中间产品(亚硝酸盐)对鱼和甲壳类动物是有毒性的。在封闭的海水养殖系统中,氨和亚硝酸盐的积累对于虾和其幼虫有污染影响。因此,在封闭海水养殖系统中,了解氨和亚硝酸盐的积累,在对虾孵化场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条斑紫菜味美而含有丰富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是具有防治动脉硬化及高血压之功效的一种食用海藻,畅销国内外市场。我省南通市是全国条斑紫菜养殖加工的主要生产基地,生产实践证明紫菜养殖具有效益大,周期短,与农业生产不争劳动力和技术并不复杂等特点,是充分开发滩涂资源,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加速沿海经济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涂有JS-867铜-锡复合物防污剂的灯笼网(Lantern net)用于扇贝的养殖试验组,同未涂该防污剂的灯笼网养殖扇贝对照组比较,对扇贝的生长无不良影响。试验组同对照组相比较,各组所养扇贝的可食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的含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组灯笼网很少受附着生物的损坏,便于清洗,降低了扇贝养殖的生产成本。因此,JS-867铜-锡复合物防污剂用于扇贝的养殖是一切实可行的防污涂料。  相似文献   

19.
2018年7月对茅尾海主要入海河口区进行现场调查,分别采用二乙酰一肟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表层海水中尿素和各种形态氮的浓度,分析了该海湾尿素的浓度变化、分布特征及溶解态氮的组成,并探讨其来源和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夏季茅尾海尿素的浓度(以N计)分布在0.40~1.13μmol/dm^3范围内,平均浓度为(0.51±0.18)μmol/dm^3。钦江入海口区尿素的平均浓度高于茅岭江入海口区,尿素占茅尾海溶解有机氮(DON)的0.8%~10.3%。茅尾海尿素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由河口向外海逐渐降低的特点,高值区主要位于河流入海口,陆源输入和海域自身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控制茅尾海尿素来源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将初始体质量为186 g±2.0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放养于低(9.4 kg/m~2±0.2 kg/m~2)、中(13.6 kg/m~2±0.8 kg/m~2)、高(19.1 kg/m~2±1.3 kg/m~2)3个养殖密度,以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大菱鲆生长、消化酶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养殖120 d后,低、中、高试验组养殖密度分别增长至26.1 kg/m~2±1.2 kg/m~2、38.2 kg/m~2±2.5 kg/m~2、52.3 kg/m~2±3.6 kg/m~2。结果表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中大菱鲆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P0.05)高于高密度组;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大菱鲆总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但脂肪酶活力在3个密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低密度组相比,高密度组显著提高了谷氨酸脱氢酶活力,同时降低了谷草转氨酶和亮氨酸氨肽酶活力(P0.05),而对谷丙转氨酶活力无任何影响。综上所述,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中,增加养殖密度能提高养殖的产量,但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对大菱鲆生长、消化酶活力以及蛋白质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