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福安白云山河床侵蚀微地貌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诗经 《福建地质》2009,28(3):213-227
福安白云山蟾溪、龙亭溪、长洋溪为花岗岩峡谷溪流,河谷中发育有数量众多、规模巨大、形态各异的石穴、凹槽,成为遐迩闻名的“地学奇观”。调查表明,白云山河床基岩及岸壁上所发育的石穴、凹槽,是更新世以来河床受不同水动力条件影响及大气降水长期侵蚀形成的各类壶穴、垂直冲蚀弧形凹槽等,是发育在晶洞碱长花岗岩中的河床侵蚀微地貌。流水及漩涡流侵蚀,砂、卵石随漩涡流磨蚀是形成壶穴的主要外动力。河床岸壁上垂直冲蚀弧形凹槽主要由大气降水侵蚀而成。白云山地区河床壶穴数量众多、类型齐全,系统地展示了不同水动力条件流水侵蚀作用、壶穴发展及基岩河床演化过程,是宝贵的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2.
锅穴一定是第四纪冰川的标志吗? *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尚哲 《第四纪研究》2006,26(1):117-125
锅穴地貌现象在西方地学界已有长足的研究,在中国地貌学界也并不陌生。锅穴通常形成于山区溪流河床,也形成于风化风蚀、石灰岩溶蚀、湖滨海岸浪蚀等作用。北美、北欧末次冰期大冰盖覆盖过的地方有冰水形成的锅穴。因此,锅穴是一种多成因的地貌现象。见到锅穴而不加多方辨别论证,一概说成是冰川形成,显然是十分危险的。风化和溶蚀形成锅穴属于物理化学作用,而流水和浪蚀形成锅穴属于水动力作用。关于水动力如何形成锅穴,西方地学界早就形成了公认的解释。冰水锅穴经过反复研究也确认,其形成机理与山区河流无异,均属湍急流水在河床局部形成环流驱动沙砾长期磨蚀的结果。既非西方人19世纪提出的"Moulin Hypothesis"能够成功解释,更非眼下国内少数人倡导的"滴水穿石"能够说明。河谷跌水比想象的冰川终端冰崖缺水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3.
羊永夫 《贵州地质》2017,34(3):199-203
甲青干河河床中遍布有无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完整度不一的壶穴。曾有学者提出该河床地貌类型系喀斯特河谷"冰臼",而非"壶穴",是第四纪冰川活动形成的。本文从河床基岩岩性、地质构造、水流特征及溶蚀作用等因素,分析了平塘县甲青壶穴群的形成条件,提出了3种形成壶穴的流水运动模式:瀑布模式、阶状跌水模式和急流漩涡模式,并对壶穴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甲青壶穴群是现代河流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的产物,与第四纪冰川无关。  相似文献   

4.
福建屏南白水洋地貌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屏南白水洋不仅风光旖旎,更以"浅水广场"遐迩闻名,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经调查研究,白水洋是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时期由九岭溪和仙耙溪流水长期侵蚀形成的一个平底基岩河床,石英正长斑岩是构成平底基岩河床的物质基础,风化剥蚀、流水侵蚀是形成白水洋的主要外动力地质作用.流水侵蚀作用还形成形态各异的水蚀基岩波痕、水蚀凹槽、壶穴、流水侧蚀凹洞、弧形岸壁、波状岸壁、侵蚀阶地等地貌.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大量的裂隙调查基础上,总结分析了西南某水电站坝址区中缓倾裂隙的地质特征,阐释了中缓倾裂隙的形成机制和发育模式。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岩坡中缓倾裂隙总体与岸坡大体平行,是河谷下切伴生的岸坡应力分异和卸荷回弹形成的表生压致拉裂破裂体系; (2)岸坡的形成是河谷多期次下切的结果,河谷下切坡度变陡,后期形成的中缓倾裂隙亦相对早期宽缓河谷形成的中缓倾裂隙倾角增大,河谷侧向偏移致使凸岸坡体更有利于保存早期裂隙,因此凸岸坡体中上部多见中倾裂隙与缓倾裂隙同时存在现象; (3)峡谷的形成总体是间歇性快速下切,相对稳定阶段岸坡形成表生中缓倾裂隙,快速下切期间以河谷垂向卸荷为主,由此形成与间歇性快速下切各阶段相对应的裂隙密集区和裂隙稀疏区的间断分布。  相似文献   

6.
黄河的形成与演化对于认识我国宏观地貌格局的形成、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的区域构造活动历史、华北平原及黄渤海陆架的形成和演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黄河演化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龙羊峡以下的河段,对于黄河源段的关注较少。文章基于黄河源地区河谷地貌的实地考察,并利用SRTM1-DEM数据,分析了黄河源段干流及支流河谷橫剖面的地貌特征,并与该区典型的冰川谷和兰州附近黄河的河谷横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黄河源地区的河谷规模巨大,并呈现出谷底开阔、河床窄小、阶地不明显、谷坡陡立、河谷横剖面左右对称的U型谷特征。这些特征与该区冰蚀谷的特征相似,但与兰州段黄河成型河谷的特征相差甚远,且其河谷规模更大。我们推断,黄河源地区的河谷可能主要为冰期时的冰蚀作用所塑造,而非单纯的流水侵蚀形成。由于冰蚀作用的存在,该区早期的河流阶地可能被随后冰期的冰蚀作用所破坏,当前基于黄河源地区现存河流阶地年代的研究很可能低估了该区水系的发育历史。此外,反复的冰川进退也可能导致黄河源水系自上而下贯通,而非溯源侵蚀形成。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西南地区河谷深厚覆盖层成因机理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我国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发现各河流现代河床以下普遍堆积厚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松散堆积物。河谷深厚覆盖层的存在,不仅严重制约了工程坝址的选择,影响相关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给坝工设计带来巨大的困难。由于深厚覆盖层埋藏于现代河床之下,其形成年代一般先于一二级阶地,有悖于河流发育演化的常理,其成因一直令人费解。首次将河谷深切和深厚堆积事件与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运动、地壳运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提出冰期、间冰期全球海平面大幅度升降,是导致河流深切成谷并形成深厚堆积的主要原因的新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入层序地层学原理,从理论上较好地解释了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和河流侵蚀基准面大幅变化,并产生河谷深切和深厚堆积的原因和过程。最后,进一步将沿河大型古滑坡的孕育和发生与河谷深切事件相联系,提出沿河大型古滑坡是在河谷深切期因前缘临空较好而形成的新观点,从而对沿河古滑坡前缘剪出口高程往往低于现代河床数十米的原因给出了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洪水泛滥     
径流对陆地景观的侵蚀比其它任何地表活动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河水冲蚀形成河谷,从而形成一排水系统。这个排水系统与气候、地形、岩石和土壤具有脆弱的平衡关系。河流也是岩石和土壤物质的搬运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河谷两侧的支流和斜坡作用,把岩石和土壤物质带到了河床中。在河中搬运的沉淀物周期性地堆积在河床和邻近的河漫滩上(图6.1)。这些统称为河流环境的地区是河流的自然区域,河流弯曲的侧  相似文献   

9.
河流或流水的侵蚀淤积是改造地质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和时空对比分析等监测手段来揭示地质环境的这种快速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未来环境地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堤防和护岸工程的逐步完善,河流侵蚀淤积作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河流的侵蚀淤积地质作用仍占主导地位,由其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地质构造作用,控制河流的走向和流势;河流水文特征,决定河流地质作用的主要时期;河谷地貌形态,可以改变河流的侵蚀、淤积作用性质;岸坡岩土性质。影响河流沿岸边坡的稳定性;人类工程活动,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形态和水文泥沙过程,导致新的河床冲淤变化。河流侵蚀淤积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1)河岸侵蚀岸线后移,危及岸边居民建(构)筑物,以及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公共设施的安全;(2)河床淤积河道变浅,排洪、泻洪能力下降,影响航运并造成洪水泛滥;(3)河口淤积造成港湾功能的严重退化,影响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该电站为高坝长引水式开发.枢纽区地处岩溶高山峡谷地区,河谷地质结构总体属向斜走向谷,在其控制下形成河谷地形不对称和两岸高差大,以及巨型危岩体、顺向坡、碎裂结构岩溶含水层、岸坡卸荷拉裂缝、已建水库河床深厚覆盖层等特殊地质条件,对水工方案选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低坡度基岩弯曲河流在地质构造控制区域广泛存在(床面坡度小于5‰),洪水对基岩弯曲河流的河床淤积与侵蚀具有较大影响,但以往研究对基岩弯曲河流的洪水动力结构认识不足。通过几何概化基岩弯曲河段,考虑Froude相似与边壁粗糙,建立基岩弯曲河道概化模型,分析洪水下的弯道水面线分布、时均流场与湍流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在洪水流量下,弯顶上游出现最小水面横比降、凸岸水流分离、凹岸双环流发育、流速下潜且二次环流强度达到最大,在弯顶下游水面横比降达到最大并出现环流分裂;床面切应力分布于凸岸水流分离以及弯顶上游中心区域,横向动量输移集中于弯顶上游。试验结果为基岩弯曲河道中的床面侵蚀与沿程淤积提供了水动力方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通段古河谷典型钻孔及剖面沉积物颗粒、微体生物化石、14C测年等的分析,对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沉积地层进行了划分。该段古河谷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基本上反映了河床相—河漫滩相—浅海相—三角洲相的冰后期海侵沉积旋回。现代河床的底部,浅海相淤泥质亚黏土层已被侵蚀掉,沉积的是现代河床相砂层。  相似文献   

13.
岩溶山区土壤耕作侵蚀研究——以重庆市中梁山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岩溶山区采用示踪法证实了锄耕会引起耕作侵蚀。实验结果表明: 岩溶山区单次耕作土壤的最大位移距离为1m 左右;土壤平均位移距离0. 2053~0. 2982m,土壤位移量为42. 364~ 61. 534kg /m;耕作侵蚀速率为141. 21~ 205. 11t /hm2 ,平均侵蚀速率为162. 85t /hm2 ;它们都受坡度的影响,而且在相同坡体长度下,都随地块坡度的增加而递增。地块面积较小、坡体较短,地块破碎是岩溶山区土壤耕作侵蚀严重的重要原因。本文还结合岩溶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提出了加强岩溶山区土壤耕作侵蚀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弯道水槽中开展6组试验,分别用非黏性土及黏性土填筑河床,研究相同水力作用下近岸河床组成对黏性岸坡崩塌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试验给定的岸坡及河床组成情况下,非黏性河床凹冲凸淤且总体表现为淤积,近岸河床及凹岸岸坡冲刷强度大,凸岸附近床面上泥沙掺混较明显;黏性河床及凹岸岸坡均被冲刷,河床主流区冲刷强度比近岸河床及凹岸岸坡大。相较于黏性河床,非黏性河床近凹岸处较易冲刷,水流结构重新调整,凹岸坡脚处水流流速及紊动能可增至2倍左右,环流强度可增至11倍,加速了岸坡崩塌及崩塌体的分解输移;非黏性河床近凹岸坡脚处变形以及凹岸岸坡崩塌量均相对较大,岸坡崩塌强度为河床淤积强度的2~4倍,崩塌物质可充分补给河床的泥沙来源;经水力冲刷后非黏性河床组成情况下形成的河道滩槽高差相对较小,河道横断面相对宽浅。  相似文献   

15.
每一条河流的河谷地形,大都是长期流水作用的结果。河谷地形有低河漫滩、高河漫滩和河流阶地之分。在一般情况下,河漫滩冲积层都有明显的两层结构,在下层分布着砂层,有时夹有砾石或砾石层;在上层堆积着细砂或粉砂或细砂质壤土和壤土层。这二层不同的冲积物称为河漫滩二元结构。河漫滩上的地形及沉积物堆积的特性是依赖于该地区的地理条件(地质构造、地形特征、植被特征和降水量)的,它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因此,根据河流淤积物的分布高程可以推求最大洪水位。河流阶地一般是古河流本身活动所造成的,其平台面就是古河流的河漫滩。阶地的形成是由于河流侵蚀基准面相对变动的结果。在地壳稳定区或轻微上升区,一级阶地由于地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岸崩塌问题分析和研究,在考虑江河水位升降引起坡外水压力变化及坡内非稳定渗流基础上,同时考虑水流冲刷引起的河床冲深及河岸后退,提出了水流冲刷过程中的边坡临界滑动场和适用于天然江河崩岸的数值模拟,并对水流冲刷过程中的崩岸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两类不同土质岸坡的崩岸数值模拟,分析了水流冲刷引起的河床冲深及河岸后退过程中坡体的稳定性变化,探讨了不同土质岸坡的崩岸类型及崩塌模式。结果表明,坡度较陡的黏性岸坡崩塌时趋近于平面破坏且通过坡脚;坡度较缓的粉土岸坡崩塌时沿曲面破坏,且在水位骤降过程中易发生局部崩塌。  相似文献   

17.
在弯道水槽中展开系列试验,研究水力冲刷过程中均质土岸坡冲刷崩塌输移与河床冲淤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该过程及变化特征可描述为:水下坡面侵蚀及坡脚淘刷导致岸坡失稳崩塌;暂时堆积在凹岸坡脚处的崩塌体加剧附近水流紊动程度利于其输运与分解;分解后较粗的颗粒随弯道螺旋流以推移质形式被输移至下游凸岸落淤,较细的颗粒大部分都随水流以悬移质形式被携带至下游出口;水流结构随岸坡及河床变形而调整;如此循环往复。试验成果进一步表明:冲刷状态下,试验材料黏性越小、近岸流速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岸坡冲刷崩塌量及河床冲刷量都越大;同条件下岸坡冲刷崩塌总量大于河床冲刷总量,且河床相对冲刷率随岸坡冲刷崩塌量的增大而减小,数值范围为0.40~0.92。  相似文献   

18.
水库下游河流再造床过程中的河岸侵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测河道地形资料,分析了水库下游河床演变中的河岸侵蚀现象,包括不同横向边界约束条件、不同床沙组成和不同河型河段的河岸侵蚀的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①水库下游均会有河岸侵蚀发生,但初期一般以下切为主,后期以展宽为主。②对于横向边界约束较强的河段,河岸侵蚀相对较弱;相反,则河岸坍塌严重,河岸侵蚀强烈;③对不同的河床组成和边滩组成的河段:河床较粗特别是形成抗冲粗化层,且边滩组成较细的河段,河岸侵蚀现象非常剧烈;河床组成较细的河段,如果边滩抗冲性较强,则河岸侵蚀现象相对较弱,如果滩地组成较细、容易坍塌,河岸侵蚀也会较强;④不同的河型有着不同的河岸侵蚀现象。分汊河段以主汊为主;游荡段的游荡特性在初期受到抑制;弯曲河段的撇弯切滩现象较普遍。  相似文献   

19.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河口段河道演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光杰  王建  屈贵贤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0):1039-1045
末次盛冰期以来,由于海面发生大幅度的变化,长江河口段经历了深切古河谷形成—古河谷充填—三角洲发育的河床演变过程。海陆相互作用是河口段河道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了对河口段河道研究的成果,着重对长江河口段古河谷的形成与充填、最大海侵以来的河床演变、古河谷的沉积层序与沉积相及研究的方法进行了综述。过去对古河谷宏观的趋势研究及单个钻孔的研究较多,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不够,专门研究古河谷河形的成果很少。今后应注重宏观与微观研究的结合;根据系列钻孔剖面,分析、恢复古河谷河型;根据河型、沉积物特征等,估算古长江流速、流量;加强高分辨率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探讨环境变化与河道演变的关系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汶川地震区各流域右岸发生滑坡形成堰塞体的比例普遍高于左岸,河谷坡度明显右岸大于左岸的现象,经提取研究区滑坡前河谷断面的有关基础数据,计算出河谷坡度和不对称系数等河谷特征指标,发现研究区近七成河谷右岸坡度大于左岸,"左倾型"河谷的占比超过半数,这与科氏力在北半球对运动质点的作用结果一致,得出科氏力与汶川地震堰塞体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